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万名干部下基层专题报道:心系这片希望的热土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31日09:17 青海新闻网

  青海新闻网讯

  走进炊烟袅袅的村庄,你的脚步和爱,会自然而然的沉重起来;走进飘着葱花香的农家,你的胸膛一定会被真诚和热情所燃烧。而当你有一天突然要离开她时,一种眷恋如同乡愁一样萦绕在你的心湖。农村,还有农民,让你拿得起,却放不下。

  ———摘自一位驻村干部的日记

  真情温暖热了农民的心

  农家的土炕暖热了驻村干部的身躯;而驻村干部的实际作为,却温暖着农牧民群众的心房。

  干部们说,农民就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农牧民群众说,下乡干部就是我们的贴心人。如火如荼的新农村建设刚刚拉开序幕,这个舞台每天就有许许多多撼动人心的故事发生。

  我们的每一次采访,几乎都是在这些动人心弦的故事中进行着。真情的碰撞,溅起一串串心灵的火花。

  故事从今年2月18日说起。省人大常委会宣讲组的同志刚刚来到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满坪镇清泉村时,祁立寿一家的遭遇立刻引起了他们的关注。这一家5口人只因2月 6日那场突如其来的火灾,落到了无家可归的境地。

  当天,10名驻村干部二话没说,纷纷摸着自个腰包,一下凑了2000多元现金,并把带来的10袋面粉等救济物资送到了祁立寿的手中。晚上,再次说到祁立寿家的境况时,他们心里依旧很不踏实。是啊,钱物只能解决燃眉之急,可这一家人今后的日子怎么办呢?他们思来想去,觉得还得有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办法才行!

  第二天一大早,刘同德和温丽蕴踏着厚厚的积雪穿梭于清泉村的农户家中。他们挨家挨户去做动员工作,寄望大家用爱心为祁立寿老人筑起一个“温暖的家”。

  没过几天,清泉村的党员们站出来了。这个捐来5元,那个又送来20元;这家拿来一袋水泥,那户又扛来一根椽子,爱心的波涛一浪高过一浪。在驻村干部的号召下,热情高涨的乡亲们自觉地投入到了为祁立寿老人重建家园的工作之中。

  在不到10天的日子里,当一排砖混结构的新房从废墟中拔地而起时,祁立寿老人潸然泪下,几次带着全家人欲要跪谢,但一次次被下乡干部扶起。重新点燃起生活信心的祁立寿老人逢人便说:“党的干部实话好,我们全家5口人一辈子也不会忘记他们的大恩大德… …”

  这就是我们的下乡干部———他们走到哪里,就把真情和爱心留到哪里。

  天刚蒙蒙亮,驻村干部刘维平就急匆匆地走出了平安县三合镇条岭村。原来,他在条岭村宣讲中央一号文件时,发现村里的自来水中断已有30多天,许多村民无奈之中只好用窖水接济。农民的闹心事就是他刘维平的事啊!虽然徒步走了整整一天,也没顾上吃饭,但还是没查出断水的原因,刘维平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了村里。

  翌日,刘维平再度出行至9公里处,终于发现了漏水破裂的管道,竟喜不自胜。于是,他一溜烟狂奔到村,一面给村干部讲述他的“重大”发现,一方面联系更新所需的水管,同时又跟村干部一道部署抢修管道的事宜。

  条岭村的人们赶到现场时还在清晨时分。凛冽的寒风,直逼得多数人不由自主地瑟瑟发抖。管道破裂处已是泥水成冰,要抢修就得从冰水坑里清除淤泥。人们围观着、纷纷议论着,但就是没有一个人情愿第一个跳下去干活。刘维平急了,他挽起裤腿,纵身跳进积水坑道,挥镐清理淤泥。看着刘维平冻得发青的脸庞,村民们接二连三地跳了下去……经过驻村干部和村民们4个多小时的艰苦奋战,破裂的水管终于修复还原。清澈甘甜的自来水再度流进条岭村时,心花怒放的人们纷纷夸耀驻村干部刘维平:这就是咱们的贴心人。

  以上只是我省万名干部下基层期间,结合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为农牧民群众解难题、办实事的一个缩影。

  分赴我省广大农牧区的万名干部自从进村入户之后,在认真宣讲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精神的同时,积极为农牧区发展出谋划策,并以饱满的热情和自己的实际行动,在短短的半个月内,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共办实事2200多件。

  也许这一桩桩、一件件实事,说起来并不让人觉得惊奇,但是这些事却在农民心头扎下了根。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从万名干部真情助农的行动中,已经强烈感受到新农村建设的春风正在吹拂着青海的山山水水。

  把希望的火种根植在农民的心田里

  吃着农家饭,睡在农家的土炕上,如果你的心还在城市里流浪,那么,你充其量是个来去匆匆的过客而已。

  驻村干部们深知,农村是一个最讲实际、崇尚真诚的地方。夸夸其谈、哗众取宠是没有市场的。因此,行动就是最好的诠释!

  在准确把握新农村建设的深刻内涵、切实找准新农村建设的“抓手”之后,万名下乡干部潜心调研,倾听民声,付诸行动,脚踏实地从点滴做起,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他们像春天的使者,在这个希望的季节里,把一粒粒建设新农村的种子,播进了广大农牧民群众的心田里。

  3月16日上午,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塔尔镇党委书记将一块刻有“情系农民,服务到家”字样的牌匾送到了西宁市工商局。小小牌匾承载着塔尔镇半沟村2000余名群众对驻村干部的一片感激之情。

  原来,半沟村农民饲养的奶牛有300余头,每天有几千斤牛奶产出,但因销路不畅,养殖户的经济收入无法得到保障,因此忧心忡忡。驻村干部任德厚听说此事后,心急如焚地四处奔波。有次回村因误了当日班车,他竟在雪地里整整走了5个多小时,一双皮鞋在泥泞中报废。傍晚抵村,任德厚浑身发烧,大汗淋漓。到第二天,感冒越来越重,乡亲们关切地劝他回西宁治病,但任德厚依然留守在村,一心思谋着为村民们建一个奶站的事。

  在那些天里,任德厚与养殖户们交心畅谈,日夜商讨着如何开拓市场,如何增加科技含量,如何发挥规模效益,如何树立诚信意识等问题。当然,任德厚讲得最多的还是建设新农村,讲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讲自主创业,讲勤劳致富……

  任德厚半月的奔波也终于有了结果:天露奶业公司决定投资5万余元在半沟村建设一个牛奶收购站,并与200余户奶牛养殖户签订了长期的供奶合同。农民们舒心地笑了,他们屈指一算,这样一来,半沟村的奶牛养殖户们每年在一头奶牛身上可增加1200余元的收入。当然,任德厚并没有因此“消停”下来,又拿出5000元解决了村里16名贫困学生的学费。离开半沟村时,还特意为26户特困户送去了1500斤面粉。

  新农村建设,无疑是惠及广大农牧民群众的民心工程。然而,对于我省农牧区幅员辽阔、经济落后、基础薄弱的现状,新农村建设面对诸多无法回避的困难。

  为改善这种现状,加强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万名下乡干部想方设法积极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实际问题。如共和县沙珠玉乡扎卜达村驻村指导组为群众修建了水闸和16眼雨水集流井;省邮政局在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杏儿藏族乡为修复水渠捐赠了20吨水泥;省水利厅驻村干部至今还在为解决乐都县达拉土族乡泉洼村的人饮工程日夜奔忙。

  上下联动,齐心共建新农村,这是在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当中掀起的一股热潮。省农牧、财政、社保、工商、供销联社、农行、农发行等部门共同组成13个专项下乡服务工作组深入全省各地,重点围绕备耕春播、农资供应、市场整顿等开展督察指导和服务工作。工商部门深入开展农资市场整顿专项服务工作,开展了“红盾护农”行动,严厉打击经营假冒、伪劣农资的不法行为,切实维护农民利益。省农行、农发行、信用联社认真做好农贷发放支农贷款,到目前已发放贷款1.28亿元。各级种子部门通过送货上门、增加销售网点等办法加快种子销售供应力度,全省已供应各类良种380多万公斤。省供销部门专项服务工作组积极开展农资销售工作,将销售中心下移到终端市场,上门服务、方便群众,到目前农资调运工作已基本到位,并在专项服务开展期间销售化肥1万吨。

  爱心滋润着希望的田野

  百姓疾苦常牵挂,群众冷暖记心头。为农民办实事,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添砖加瓦”,这已成了下乡干部的一种自觉行动 。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要全面提高农民的素质,要培育新型农民。因此,下乡干部们把关注的视线投向农牧区教育卫生科技等领域。

  2月23日,西宁市城北区教育局培训室里座无虚席,祁家城村的村民正在聚精会神地聆听焊工技术专家讲座。

  驻村干部张萍说,在驻村的几天里听到群众反映最多的,就是为农民工多举办一些实用技术培训班,提高农民的种养业和外出务工技能。为此,宣讲组便邀请专家教授在全区范围内,相继举办以常见蔬菜病虫害防治、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食用菌栽培技术、缝纫裁剪、藏毯编织、电工、电焊工等农民群众容易接受掌握的技能进行专业培训。

  村民田发辉感受很深。他幽默地告诉记者,农民有了技术,无论干啥,只要肯吃苦都能挣到钱。从前外出打工,因没有专业技能,一天只能挣10元左右,现在学了泥瓦工,最少一天也能挣50元,一个月1500元,相当于一个国家干部的月工资哩。

  新农村建设呼唤着新型农民。培育新型农民,全社会都在行动。在这短短的15天里,我们的驻村干部及所在单位的领导,情注新农村建设,心系农牧民群众,把美好的希望变成点滴的雨露,尽洒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

  省农牧、财政、社保、工商、供销联社、农行、农发行等部门与各地协商配合,加大农业科技和技能培训力度,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50多期,培训基层农业技术人员和农民1.67万人,农业技术推广专项服务组举办“手把手”蔬菜技术培训班10期,培训农民462人,并对19个县的土壤肥料技术人员进行了专题培训。举办以拉面、驾驶员、建筑为主要内容的“阳光工程”培训班134期,培训农民工1.57万人次。团省委宣讲组还把实用技术培训班,办到了农民的家门口;省卫生厅宣讲组在驻村期间,组织医疗队到乐都县中岭乡开展送医、送药、送知识的活动,共有400人接受免费诊疗;省农行驻村干部还为举步维艰的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孟达乡寄宿小学送去了30套课桌以及电脑、打印机、纸张等价值达3万元的教学用品,解决了该校的燃眉之急……

  走进山乡村落,漫步庭院田畴,记者有个深刻的感受:我们的万名下乡干部通过为农牧民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办好事,不仅把党的温暖送进了千家万户,而且还把新农村建设的美好蓝图,深深地植入到了广大农牧民群众的心田里。

  走出农家小院,离开牧民帐篷,从万名下乡干部的辛勤汗水中,从乡亲们充满信心的眼神里,我们欣慰地看到:我省的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伴随着春天的脚步,已经迈开了坚实的步伐。(作者:杨华 唐钰 罗藏)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