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南国时评:“道歉节”是一种精神推动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31日10:37 广西新闻网

  “对不起,上次是我不对!”“我一直想向你道歉,对不起了!”……3月29日下午,在郑州管城区工二村小学,四(3)班的教室里一片互相道歉、说“对不起”的声音。这是咋了?原来,这是学校举办的一个“道歉节”,同学们都把平时说不出口的歉意大声说了出来。学生可以通过当面道歉,或者打电话、写书信的形式,向别人道歉。道歉对象可以是同学、家人、陌生人,也可以是动物、植物等(据《郑州晚报》3月30日报道)。

  河南 刘克梅

  在现在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的情况下,难免会造成中小学生的“自我意识”过于强烈,以至于在待人接物方面少了宽容和互相谅解,许多人不习惯对他人说“对不起”。在这些人当中,有的是根本没意识到自己是错的,有的是知道错了,却不好意思开口道歉。

  长期这样下去,这些学生会越来越以自我为中心,他们用“想当然”作为生活、学习指导思想,用“固执己见和精神偏执”作为处事原则,用“精神自傲和自闭”作为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原则,缺乏反思、忏悔和珍惜意识。如果不加以引导,孩子的自我、自傲和自大意识会得到无限膨胀,霸王脾气和暴力因子会越来越多,不利于形成博爱、互助和善良沟通的良好品质。所以,教育尤其是德育需要纠偏,用良性手段唤醒孩子的灵魂成长。

  教育不仅是单维度的“传道、授业、解惑”,更是多维度的交流、启发、探索和唤醒。“教育是一种通过知识引导人的智慧成长的艺术,是人对人智慧的引导、激发和唤醒,是人们心灵的体操和精神的交流与对话”,“用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颗灵魂呼唤一颗灵魂”,用灵魂牵引感染学生、唤醒学生,培养其不倦的自我教育意识和忏悔意识,教育才能成功。在这样的环境中,教育不是作为导师指导学生的知识认知,而是重在引导孩子,教会学习;不再仅仅是按部就班的“知识加速器”,而是不断更新的“人格助力器”;不是不厌其烦的威逼利诱,而是激活孩子的成长冲动,促使他们不断反思、不断忏悔、不断调整。“教育是被感染的,不是被教导的”,达到不教而化的人格知识进步。

  “道歉节”就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用特定节日强化孩子的道德思考能力,孩子们充分考虑自己所作所为,用“道歉”表达自己的忏悔意识和珍惜意识。没有老师教育,没有家长强调,已在沟通中达到了人格升华和进步。“想当然”转化为“深思熟虑”,“固执己见和精神偏执”转化为“换位思考”,“精神自傲和自闭”转化为“豁达大度、胸襟开阔”。

  道歉的结果并不重要,在道歉中学到谅解,在道德中懂得羞辱,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才是最重要的。

  ——这个教育平台搭得好!编辑:马骎作者:刘克梅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