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江苏沿江开发取得新进展 四大产业集群基本形成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31日11:03 龙虎网

  【龙虎网报道】这是一组令人振奋的数据。

  仅仅两年时间,人口不到全省的1/3,面积不到1/4的我省沿江8市,目前GDP已占到全省的53%,出口总额占到全省的34%,直接利用外资占到全省的54.3%;而入江河流水质大大好于以往,2005年的水质达标率,与上年相比又提高了近7个百分点。

  用有关部门的话说:“自2003年6月,省委、省政府提出新一轮沿江开发以来,拥有长江岸线的八市和省有关部门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使沿江地区在加快发展、跨江开发、产业集聚、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新的进展,为江苏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又贡献绚丽一笔。”

  800里长江岸线,四大产业集群基本形成

  目前,沿江地区已基本形成了四大产业集群:

  ———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形成了以整车制造为龙头,以发动机、机械传动件和汽车电子设备制造为重点的产业链。长安福特年产16万辆轿车和35万台发动机项目正在南京江宁开发区加紧建设,仪征汽车产业园已经建成,轿车和中型客车正在源源不断地驶出厂区。

  ———船舶制造产业集群。南通30万吨级油轮、泰州10万吨级的散装和集装箱货船、南京的汽车滚装船组成了沿江壮观的造船产业大军,全年完成钢质船舶近200万综合吨,约占全国总产量的五分之一。

  ———新材料产业集群。依托沿江的石油化工、精细化工企业,重点发展了市场容量大、技术含量高、附加价值高的新材料产业,并通过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形成以新材料为主体的产业集群。扬子-巴斯夫一体化工程170万吨石化产品建设项目、东方化工己内酰胺扩建工程、联成增塑剂、大金氟化工等一批重大项目的建成投产,进一步加快了我省重化工业产业升级的进程。

  ———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以芯片设计制造和新型显示器为重点,延伸发展配套产品,形成差别化的产业集群。特别是南京、镇江、常州等一批500-1000万片LCD规模化项目顺利竣工投产,有效适应了市场电子产品升级换代的需求。

  与此同时,自主知识产权的培育提高了沿江产业的层次和竞争力。通过成组配套的科技计划项目支持和重大科技成果在沿江地区推进转化,沿江软件、集成电路、数字化视听、新型纺织机械、高性能材料、太阳能综合利用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群显现快速发展态势。

  2005年,沿江地区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4500亿元,占全省比重近60%。省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在沿江地区的电子信息、生物技术与新药、新材料、现代装备制造、新能源与环保、高科技农业等重点科技领域实施50个项目,这批项目均达到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的技术水平,迅速提高了一批产业的竞争力。

  沿江开发的总体目标之一,是通过各种引资方式在沿江地区投入2500至3000亿美元,到2010年形成12800亿的经济总量,再造一个新江苏。

  两年来,沿江开发以稳健的姿态向着这一目标迈进。

  跨江联动突破体制束缚,一批产业进入产出高增长期

  沿江开发在江苏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连结大江南北纽带的重要作用。沿江开发的目的是希望通过构筑大沿江经济板块,突破长江天堑,建立起江南辐射江北的传导机制。只有苏中真正发展起来了,才可能将发展的态势延伸到苏北腹地,带动苏北腾飞。

  为了科学而详实地掌握沿江发展的进度,从2005年开始,我省对沿江地区各项主要经济指标进行单列统计。

  据省统计局的数据统计,2005年,沿江地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897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7%,按可比口径占全省比重由2002年的48%上升为53%左右;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041亿元,增长20.4%,占全省比重49.0%;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20亿元,增长23.6%,占全省比重46.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63亿元,增长15.1%,占全省比重48.5%;出口总额418亿美元,增长34.5%,占全省比重34.0%;实际外商直接投资71.6亿美元,占全省比重54.3%。沿江地区经济的发展,开发区在其中保持了主体地位并发挥先导作用。

  目前,沿江开发区集聚的一批产业,已进入产出高增长期。

  这是非常值得关注的亮点。2005年,37个沿江开发区共完成业务总收入11205亿元,已接近全省87个开发区业务总收入的一半。

  2005年,苏中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自改革开放以来首次与苏南齐头并进,工业增加值增速首次超越苏南,约快2个百分点。

  沿江开发给苏中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生机勃勃的活力。

  科学推进先进管理,土地岸线资源得到集约利用

  苏中工业增速得以超越苏南,得益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突破性进展。苏中的交通环境,让这一轮沿江开发具备了前所未有的条件。

  目前,长江上一条条过江通道如火如荼地兴建,犹如一条条“红丝带”将苏中、苏南连接在一起。继江阴长江大桥、南京长江二桥之后,润扬大桥和南京长江三桥建成通车,苏通大桥即将建成,南京纬七路过江隧道开工建设,泰州过江通道、崇启和崇海公路大桥前期工作正在加快推进。各种过江通道与沿江高等级公路、铁路、水运、航空一起,编织了一张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这张网无疑也是打通沿江开发所需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的血脉图。

  依托畅通的血脉,由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实施了沿江地区南北产业转移。通过推动要素流通和产业联动,加快苏南地区资源相对紧缺的产业向苏中、苏北有规划、有梯度的转移。2005年,沿江地区转移重点项目800项,完成年度投资150亿元,大大提高了苏中、苏北的“造血功能”。

  在这经济现象的背后,科学推进是沿江开发的核心。

  两年多来,沿江开发按照“国际制造业基地”和“新型工业化道路先行区”的战略定位,科学布局产业空间,创新招商引资方式,组织产业向开发区集中,积极培育自主产权,产业集群成效显著,产业竞争力大大提高。

  《江苏沿江地区产业空间布局规划》合理规划了沿江地区产业发展空间、城镇建设空间和生态保护空间,应予限制和禁止的项目制定限制和禁入的政策标准,通过稳步推进,形成沿江地区科学合理的总体空间格局。

  根据沿江产业布局规划,沿江各市以沿江开发为品牌,有选择、有重点地定向引进能够显著提升产业配套能力、延伸产业链条以及壮大港口竞争力的项目,坚决杜绝一些低水平、重污染的重复建设项目进入沿江。

  对于供给刚性的不可再生、沿江开发必需的土地和岸线资源,在沿江开发实施之初,省里就制定了一个原则:把投资集约度和产出效益作为沿江岸线和建设用地使用的重要条件,对进区企业和项目确定单位土地投资门槛值和单位土地产出目标值。目前,根据这一原则,沿江两岸岸线整合工作已有序推进。2005年南通、江阴、常熟、张家港、泰兴等地共有20多公里深水浅用、长线短用、优线劣用、占而不用的岸线和码头已经部分收回或实施搬迁改建。

  为全面掌握沿江岸线开发利用现状,省沿江办、省测绘局开发了沿江地区长江岸线空间地理信息系统,完成了1∶25万、1:5万、1∶1万比例尺的空间数据库建库工作,对长江岸线的使用情况做了一次全面的调查摸底,为科学规划,最大限度地提高岸线资源的利用效率奠定了基础。为了将长江岸线的开发利用纳入法制化的轨道,省发改委牵头编制《全省长江岸线开发利用管理办法》。南京、镇江、泰州、南通等市也都已制定了相应的岸线管理办法。

  六道措施保护生态环境,入江水质达标率1年提高7个百分点

  长江,既是吞金吐银的黄金水道,又是哺育沿岸2400余万人口的母亲河。开发沿江,决不能玷污长江。沿江开发始终将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六道防护措施构筑起铜墙铁壁。

  ———规划和立法先行。《江苏沿江开发总体规划》和《长江水污染防治条例》都对沿江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提出了细致要求,同时还编制了《江苏省沿江地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江苏沿江地区产业空间布局规划》,全面深入地指导沿江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严把新建项目审批关。包括港口、道路和企业在内的所有新改扩建项目都要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2005年省环保主管部门共审批新建项目400多件,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基本在各市预审时就被否决。各市共否决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建设项目200多个。

  ———建立立体环境监测系统。沿江定期对长江干流11个水质监测断面、张家港河等11条入江支流监测断面以及25条主要入江河流29个控制断面、沿江城市的空气环境质量和典型化工园区有机毒物排放情况等进行监测调查。

  ———污水集中处理、水环境综合整治。沿江各市签订市(区县)长环保目标责任状,纷纷加大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2005年共新增污水处理能力40.5万吨。各有关城市还开展了古运河、运粮河、外秦淮河等污染严重的入江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以净化水质,减少长江入河污染。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省对54个开发区开展了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大多集中在沿江地区。在基础产业、规模企业中率先推行清洁生产模式和废物回收利用技术,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统一起来,从源头上防范经济开发对环境和生态的破坏。全省“十五”期间1400家企业完成了清洁生产审核,一批清洁能源发电项目开工建设,新建燃煤电厂均设有脱硫装置。

  ———强化对各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力度,鼓励有条件的地区争创国家森林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在工业生产区与城镇建设区之间、大型化工园区与人口集中居住区之间、工业生产区与生态敏感区之间着力建设绿色生态保护隔离带,在沿江两岸着力保护洲滩湿地生态系统,在丘陵山地着力保护森林生态系统。2005年全省完成沿江景观生态防护林建设面积25000公顷。监测结果显示,与2004年度相比,2005年入江河流水质达标率提高了近7个百分点。空气质量除了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基本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