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周口农信社信用工程解农民融资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31日11:59 河南报业网 | |||||||||
河南报业网讯 2004年的9月,伴着秋收,河南省周口市205个农村信用社的职工以复杂的心情迎来一场决定他们命运的变革——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在我省全面推开。 一年后,这个曾被称为“老大难”、“马蜂窝”的系统,发生的变化让所有人惊奇——
截止2005年,全市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120.53亿元,较2002年底增长29亿元,储蓄存款115亿元,较2002年底增长38亿元;各项贷款余额89亿元,较2002年底增长20.28亿元,农业贷款70亿元,较2002年底增长22.58亿元。 值得惊奇的还有—— 为解决“三农”问题而推行的“信用工程”也初见成效。截止2005年全市共建立农户经济档案64万多户,评定为信用户的农户数35万多户,信用户贷款余额达17亿多元,预测能促使农民增加收4.6亿元。 资产质量有了质的提高——2005年12月末,全市农信社不良贷款余额较2002年下降15.8亿元,占比下降了23.43个百分点。 曾经的“老大难”,现在竟然步入稳步健康发展的良性轨道!这背后又隐藏着什么样的故事,近日,记者带着这个疑问进行了深入采访。 以“信用工程”破解农民融资“瓶颈”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目标的难点和关键在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利于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在周口,农村发展之重要,“三农”问题之难解,注定了农村信用社的发展之路充满坎坷、支农之路任重而道远。 而加强“三农”的决心不能动摇、扶持“三农”的力度不能减弱、强化“三农”的工作不能松懈的大趋势,决定了周口农村信用社必须走自身发展与破解“三农”难题、构建和谐社会结合起来之路。只有立足发放农村小额贷款,大力创建“信用工程”,才会奏响“和谐发展”的最强音。 “为什么长年以来周口的农村信用社系统会举步维艰?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其没有找准正确的发展出路。” 河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周口市办公室主任褚家茂向记者介绍了我市农村信用社系统过去的一些情况:1998年以前,周口市农村信用社80%以上的信贷资金投向了村办集体企业和乡镇企业,农业生产资金严重不足。随着乡镇企业大规模的关停破产,农村信用社资金遭受巨额损失,经营受到重创。同时,由于产权不明晰、管理体制不顺等因素,农村信用社近年来经营风险凸现,支农能力下降。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配合全省农信社改革,市农信社下决心在全市开展以“信用工程”创建为龙头的改革。 从此,农村信用社改革在经历了长时间的探索和试验之后,掀开了新的一页。 “农村信用社说到底就是农村的一个企业,相比较商业银行来说,它有无法替代的优势,它更贴近农民,而且它还有遍布乡村的众多网点。农村信用社做的都是小买卖,但小买卖做好了一样也能赚钱。” 其实也正是定位于做“小买卖”这样一种思路,让我市农村信用社逐渐走出了一条农民增收、信用社增效、政府满意的“三赢”之路!。 “过去农民贷款难,是因为农民贷款金额往往只有几千元甚至几百元,贷款的成本高、风险大,但是利润却不大,因此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不愿意把钱贷给农民。”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增收问题。而农民增收难的一大原因就是农业资金的投入不足。这对于农村信用社来说,也意味着无限的“商机”。” 正是基于对市情的正确分析,我市农信社由此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为走出经营困境,在经过科学考察论证后,全市农村信用社系统扭转了嫌贫爱富、嫌农爱企的观念,树立立足“三农”、服务“三农”的思想,为创建“信用工程”奠定了基础找到了新的发展出路:依农兴社,靠农发展。随后,我市的农信社开始了以信用村、户评定为主题的“信用工程”创建工作。 记者跟随市农信社办公室在“信用工程”创建工作走在前列的沈丘县农信联社采访时,看到该联社印制的“开展信用农(商)户贷款明白信”,上面有这么一句话读起来让人顿生亲切之感,“农村信用社资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是咱农民自己的银行。” “明白信”还列举了办理信用户的一些具体办法:推行“一次核定、余额控制、随用随贷、周转使用”和“贷款上柜台服务”的小额信用贷款管理办法;凡年龄在60周岁以下、遵纪守法、在信用社没有陈欠贷款的农民和个体合法经营户,均可申请办理贷款证;信用户凭两证一印(身份证、贷款证、预留印章)到信用社营业柜台直接办理贷款,手续简便,随用随贷。 全市各乡(镇)农信社也都对入股农民和信用农户实行利率优惠、贷款优先的政策,并利用电视台、墙体标语、宣传单等进行了广泛宣传。通过宣传,农村信用社的社会形象迅速得到提升。 截至目前,全市共建立农户经济档案64万多户,评定为信用户的农户数35万多户,信用户贷款余额达17亿多元,预测能促使农民增加收4.6亿元。 以评定信用户、创建信用村(镇)、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为主要内容的“信用工程”,可以说真正实现了优化信贷管理机制和支农服务的最佳结合,就社会而言,这是解决农民贷款难,破解的“三农”难题的“民心工程”;而对于支农能力日渐下降的农信社来说,又无疑于“希望工程”和“救火工程”,是自身尽快摆脱困境、走向光明的必由之路! 不让“信用工程”变成“面子”工程 开展“信用工程”必须善始善终,决不能停留在口头上。 为确保“信用工程”取得成效,在‘信用工程’创建工作中努力抓好规范管理、加强服务,确保“阳光作业”,防止“信用工程”变成“面子”工程,并促进这项工作稳步推进。一是扎实评定,严格授信。他们按照“一次评定、逐户授信、按年审核、柜台办理”的操作程序,严格执行信用村、户评定标准,实事求是地确定授信额度,颁发贷款证,并建立农户小额贷款经济档案。调查时,做到“A、B信贷员”(两个信贷员)同时登门到户;评定时,做到集体审议确定农户的信用级别及授信额度,力求评定结果准之又准、细之又细、实之又实。评选中,坚持成熟一户发展一户,成熟一村发展一村的原则,不搞形式,不走过场,不图虚名。二是加强新增贷款管理。严格落实“四包”责任制(包发放、包收回、包效益、包赔偿)、信贷员“A、B制”和责任追究制,增强信贷人员的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发放时,农户必须凭“两证一印”到柜台办理,做到身份证、贷款证、农户印章“三对照”,做到贷款、农户、信贷员“三见面”。三是严格监督检查。建立了信用社、信贷员和联络员、监督员三级检查监督机制。县联社不定期组织专项检查,信贷员对贷款户跟踪调查,每个行政村聘请1名村干部和1名德高望重的人分别作为联络员和监督员,及时了解、监督和反馈贷款运行情况,并建立了规范的信用户经济档案。同时要求信贷员在信用户建设工作中必须做到廉洁清正、恪守信用、手续简便,让广大信用户真正享受到凭证贷款、见证即贷、确实好贷以及利率适当的优惠政策。 在沈丘,各信用社营业室都设立了信贷专柜,减少贷款环节,为农户贷款提供一站式服务,开辟了绿色通道,实现了“阳光”作业,杜绝了违规、违纪行为的发生;信贷员脱下皮鞋换布鞋,脱下西装穿便装,走村串户,了解农民需求,送资金、送信息,做广大农民感情上的贴心人、致富上的引路人、经营上的理财人。这也透视出农信社员工自“信用工程”创建工作以来所发生的一种深层次的转变。 农信社在为农民群众服务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找回了失去的信誉,也找准了生存发展之路。 当支农不再是一个个空洞的口号,当服务正一步步揉入坚实的行动中时,成功,就只是时间问题。 2004年春节前后,沈丘县城关、周营、范营等多个信用社门前,来还贷还息或办理贷款的农户竟排起了长队。据县联社有关人员介绍,这是多少年来从没见过、令人振奋的现象! 沈丘农村信用社用真实的事例为“成人达己”这句古语做了一次生动的诠释! 支农命题新解 支持“三农”是农信社永恒的主题。 近两年来,沈丘县白集乡的顾营行政村村民顾红林的日子过得十分舒心。 “我们村可是远近闻名的网业加工专业村,村里除五保户外,几乎家家都有织网机。全村用电量能占白集的1/3。”顾红林站在他的网业加工厂里自豪地对记者说道。 顾红林的网业加工厂有30多台机器,请了20多个工人,工人每月都能挣上个七、八百块钱。顾红林的厂子需要20多万元流动资金来滚动发展,而凭农商户贷款证,他一次最多可以从农村信用社里贷到9万元现金。 据了解,顾营村有260户农户,其中信用户就占了145户。全村的网业加工每年可创产值5000万元左右,年可创利润800多万元,人均年收入可达到4000元以上,大约相当于周口农民人均年收入两倍的水平。两年多以来,白集乡信用社共向顾营村投放了860多万元贷款。 顾营村经济发展的军功章里也有农村信用社的一半! 在沈丘县,像顾营这样的专业村比比皆是:槐店镇的苗圃花卉、石槽乡小涂营村的粉条加工、莲池乡的蔬菜大棚、留福镇元路口村的养殖和果园、纸店镇的定单农业、陈寨乡的牛鼻骨加工及周营乡孟寨的生态循环经济村等等,无一不是沈丘县农村信用联社的“信用工程”的受益者。 一位基层干部形象地说:“农村信用社小额信用贷款看似一匹小马,小马却拉动了农村经济发展这辆大车,真正成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为把更多阳光和雨露洒向农民,在满足种植、养殖业等基础农业生产贷款的情况下,该县农村信用社进一步在支农深度、广度上下功夫,配合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多元化发展农村经济的战略部署,引导、帮助农民走上了产业化经营路子。目前,农村信用社已成为地方党委、政府做好“三农”工作、打破经济发展资金“瓶颈”的一个关键,是金融机构支农的主力军。 据了解,2003年以来,全县信用社为6537户农民累计发放养殖业贷款13676万元,确保了畜牧业经济收入的增长。记者在周营乡孟寨生态村采访时,该村支书孟春田兴奋说:“这两年在乡信用社的支持下,我们村是家家有养殖,带动了循环经济的发展,人均纯收入达5000元以上。大家的腰包鼓了,精神面貌也好了,村干部也好当了,这不,春节还没到,村民们就天天来我家,要求给乡信用社送一块大匾。可以这样说,没有乡信用社的小额贷款,就没有我们孟寨幸福的今天呐。”一席话,道出了所有因为小额贷款而致富的农民的心声。 如果说“信用工程”在经济领域促进了城乡的发展,那么在精神领域,它又于无形中帮助了农村信用环境的改善,促进了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许多农民和村干部把被评上信用户、信用村的农民和村组干部将诚实守信视为莫大的荣誉,贷款到期主动归还;即使有困难,就算临时转借也要还上,绝不失信以免降低自己的信用等级。沈丘县城关镇南关行政村支部书记张连营就是这样一个人。为了保住信用村这块“金字招牌”,村里每一笔贷款到期,他都会主动催收。如果有贷款农户一时资金周转不开了,他就想方设法甚至自己掏腰包也要替别人还上。去年以来,他就两次替别人还贷1万多元。张连营经常在群众大会上说:“决不能因为一户贷款逾期而毁了我们村民的信誉,砸了我们信用村的牌子!” 如今,在周口,诚实守信已不再是一个响亮的口号。 正是由于农村信用社把触角深入到了全市农村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解决了农民融资瓶颈,改善了社农关系,营造了良好的信用环境,加快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奏响了“和谐发展”的最强音。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我市开展的庞大的创建“信用工程”活动,走出一条农民增收、信用社增效、政府满意的“三赢”之路,促进了“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同样,必将在全市形成时时讲信用、事事讲信用、人人守信用的良好社会氛围,实现打造“信用周口”、“和谐周口”、“文明周口”、“富裕周口”的目标,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