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烟草需要另辟蹊径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31日16:21 新世纪周刊 | |||||||||
-文翰 前有洋烟对中国市场的虎视眈眈,后有国内舆论环境的层层设防,中国烟草的发展似乎到了一个“不破不立”的关键 阶段。而此时一些企业另辟蹊径的思考,对中国烟草而言就显得弥足珍贵
面对烟草行业的新情况,一批优秀的企业没有简单地喊口号、定目标,而是务实地修炼内功,这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烟 草的希望。 西方有句谚语:上帝在关上一扇 门的时候,又打开了一扇窗。而用这句话来形容中国烟草业的现状是再恰当不过了。一方面《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 实施,让烟草企业的外部环境日益严峻;另一方面,由国家主导的烟草行业的内部重组也正在进行当中,一批优秀的烟草企业 正在破茧而出,而他们的经验也值得中国烟草业的整体借鉴。 甘做小弟的烟草国企 与中国烟草业的一些“大腕”相比,红河卷烟厂充其量只是一个“小弟”级人物——短短20年的历史、偏隅云南弥 勒县,只有“红河”一个香烟品牌。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小弟”,却在6年的时间里实现了“大哥”级的辉煌——2002年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20 04年进入中国烟草企业利税10强、并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成为中国烟草过百万箱的三大品牌之一;2005年实 现香烟产量131.61万箱。 对于红河的飞跃,红河人将其总结为独特的企业软内涵。而这种企业内涵,对于时下的中国烟草业来说,应有很好的 借鉴意义。 随着近几年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有一大批企业走出了国门,实现了与国际接轨的夙愿,而“用N年时间进入世界5 00强”也成为一些企业的奋斗目标。在整个烟草业来看,也有部分企业开始同外国烟草巨头进行接触,以合作的形式为中国 烟走出国门进行着准备。同时,还有一些企业开始多元化发展,金融、地产、旅游、咨询等行业中都出了烟草企业投资的影子 。 与这些同行的壮志雄心相比,红河“不求最大,但求最好”的经营理念以及“主业不精、不求多产”的投资理念多少 显得有些保守。红河卷烟厂的厂长邱建康对此解释说:“把自身做大是任何一个企业的愿望,尤其是当企业发展进入快车道的 时候。但越是这个时候,越应该有清醒的认识。在企业的管理制度,尤其是人才及软件方面储备还很薄弱的时候,盲目扩张是 有很大风险的。” 事实上,尽管红河的扩张步伐似乎没有同行们迅速,但其对产品品质的要求却是越来越高。这也正是红河“但求最好 ”的具体阐释。邱厂长说,要做到最好,就必须充分应用先进的技术来装备企业。为此,红河卷烟厂在设备、车间、技术、原 料、环境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用邱厂长的话说就是“十分认真地对待每项投入的全过程,努力把握‘选择正确、实施到 位、效果优良’的原则,让我们的投入都产生应有的价值。” 与红河卷烟厂务实的经营作风相比,其对企业国际化战略的思考则更加独到。对于目前国内同行与外烟巨头的“联姻 ”行为,“红河”并没有赶这个时髦。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红河人更关注中国市场。因为他们知道,只有把红河品牌做好,把中国市场做好,企业才会有竞 争力。在现阶段,就想与外烟直接竞争是不现实的,更不用说走出国门了。 记得不久前,搜狐总裁张朝阳曾经有过一段对国际化的经典描述。他说:“如果中国的市场有足够大,那么我们就没 有必要为走出国门而走出国门。” 而红河对于国际化战略的理解与张朝阳的上述话语有异曲同工之妙。实际上,对于拥有3亿多烟民的中国市场来说, 拥有了中国就拥有了世界,而红河主打国内烟草市场的战略构想显然是更加理性和成熟。 独特的差异化模式 谈到企业管理,我们可以说出很多经典的西方管理学理论。但在具体的实践中,往往这些先进的理念会遇到中国式的 尴尬。 于是,我们看到,一些国有企业在向现代企业的转轨过程中,由于没有很好地做到吸收与创新,企业效益也没有得到 根本的改善。 而对拥有50多年历史的中国烟草来说,在行业利润相当可观的情况下,对管理模式进行创新,似乎有“多此一举” 之嫌。也正因为此,红河卷烟厂独特管理模式的建立,更应值得业内人士尊敬。 红河的管理者们十分强调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差异化,即将企业独有的特质作为企业发展的内核。“扁平化”管理,是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被红河人提及最多的字眼。 而所谓扁平化管理,就是以“团队”作为基本的划分单元,充分给人予发挥的空间,使每个人成为自身所从事岗位的 独立运行者,同样也为各管理层间、管理者与被管理者间提供了沟通、交融的机会和条件。 在此模式下,从高层管理者到一般员工,每个人及其所从事的每个岗位,都是企业这个大平面上的一个点,每个人在 自己的岗位上充分发挥,并对自己所做的事充分负责。 客观地说,这样的管理模式对人的要求是比较高的,而在多数国有企业中,正是因为没有很好地解决人的问题,才使 企业遇到了危机。而红河卷烟厂早在1997年,邱厂长就专门撰文《建设管理文化,发展红烟软内涵》来阐述企业建设过程 中人的问题。 在红河的管理体系中,对职工为企业做出的贡献给予充分的肯定,并通过晋级和奖励制度实现职工工资收入差别化, 既有效激发了员工的创造能力,也使员工的工作得到认可。在此基础上,红河卷烟厂还对企业内部岗位进行了专业化分工,员 工可以根据自身的特长和优势,从自我发展需要出发,自主选择方向,并通过自身努力,最终发展成为专业技术方面的专家。 红河卷烟厂的工会主席告诉记者,就在两年前,他还是卷包车间的一名普通机修工,是通过基层的民主选举才担任现 在的职位。与大多数企业工会简单为职工谋福利的职能不同,红河卷烟厂的工会还要参加企业的重大决策,包括人事任免的否 决。这样的制度,就很好地将企业和员工的利益捆绑在了一起。而事实也证明,正是因为红河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才使 企业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动力。 如果说红河独特的管理制度只是国企改革思路和实践上一种创新的话,那么其在品牌方面的建设,某种程度上已经成 为行业发展的趋势。随着烟草行业《百牌号目录》的实施,中国卷烟生产和品牌集中度迅速提高。“削减香烟品牌”已成为中 国烟草业的当务之急。从这个意义来说,红河的单一品牌策略就显得极具前瞻性。 红河人对品牌的追求,就是其对企业内涵的铸造。而这就要从企业的方方面面着手,全方位提高工作质量和竞争实力 。变产品生产为品牌生产,在细节上下功夫,严格控制影响产品质量的每一个环节。红河人知道,品牌营销是建立在好产品基 础之上的,品牌营销的重心永远是生产高质量的产品。 而在拥有了高质量的产品之后,红河人对于自己品牌的推广,更是独具匠心。除了传统的路牌和公益形象的宣传,红 河还以体育为媒介,推出了差异化的营销策略。其早在2000年就冠名了红河汽车拉力队,而2005年与中汽联及上海国 际赛车场签约,成为中国赛车运动战略合作伙伴,更将代表了红河奔腾文化的赛车运动和品牌精神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神奇的三级配方 事实上,红河的差异化策略不仅体现在营销上,也体现在其技术创新上。如今,在中国烟草业,“降焦减害”是一个 时髦的话题。很多烟草企业纷纷提出类似“健康香烟”、“中药香烟”的概念,而且为了抵御世界范围内“混合型”香烟的“ 入侵”,也提出了“中式卷烟”的崛起之路。 在这样的环境下,红河的技术创新更加显得市场化,虽然少了几分激情,却多了几分稳重。对大多数烟草企业提出的 “用中式卷烟来对抗外国混合型香烟”说法,红河的态度则更加具有国际化视野。红河的管理人员告诉记者,红河不会排斥对 混合型香烟的生产,如果烟民有这个需求,我们就提供这种产品,更何况混合型香烟已成为世界的一种趋势。在技术上,红河 完全具备这种能力,只是在等待市场的契机。 实际上,与一些烟草企业或多或少强调扛起民族烟草业旗帜的豪言壮语不同,红河更加热衷于对其香烟生产工艺的创 新与发展上。由于决定烟叶品质的生长因素是极其复杂的,在生产和交易中,只能凭人的眼光或少量的抽样检验来确定烟叶的 级别,但同级别烟叶的品质差异往往是极大的。而在传统的单级配方工艺中,无法实现这种差别的统一,就会造成同级别、同 配方、同工艺制成的卷烟特性及香气的不同。 显然,这种生产技术上的缺陷对企业实施品牌战略是有不利影响的。而针对单级配方工艺存在的问题,红河卷烟厂经 过技术创新,设计了由叶片、叶丝、产品三次配方构成的工艺流程(简称三级配方)。全新的配方工艺,将卷烟配方延伸到了 打叶复烤工序,彻底排除了原料品质不均衡及不确定性对卷烟产品品质研究和生产的严重制约。 目前较多人提到中国烟草的同质化现象。但红河人不以为然,红河人追求的就是不同质化。原来,云南的烟草企业可 以凭借云南烟叶好的先天优势生产香烟。而如今,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很多外省市的烟草企业也开始采用云南的烟叶作原 料,这就使云南烟草企业的产地优势不再明显。在这种情况下,生产工艺的高低,将最终决定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而三级配 方的成功推出,正是红河核心竞争力的体现。看来,在技术环节的考量上,红河再次走在了市场的前面。 文化的影响力 谈到企业文化,对于有些人来说,世界500强企业的经验也许是耳熟能详。但如果你来到弥勒,就会发现红河的企 业文化中有很多令你感动的东西。在弥勒县的旅游指南上,你可以清楚地看到红河卷烟厂厂区的名字。一个烟厂的厂区,竟能 成为旅游景点,这似乎已经在揭示红河卷烟厂的独特文化。 来到红河卷烟厂的厂区,恐怕你的第一感觉就是惊讶。假山,怪石、绿树、碧水,要不是隐隐传来的烟叶香,你不会 认为在这青山绿水掩映中的就是红河卷烟厂。更为独特的一景是,在这里你看不到传统国有企业的工厂大门与围墙,人们可以 随意在这里嬉戏,玩耍。开放的厂区,开放的办公楼,开放的思想,也许这些才是红河人独有的精神气质。 我们知道,作为国家的利税大户,烟草企业回报社会,为当地百姓做一些好事的善举并不鲜见。但像红河卷烟厂这样 ,能够改变一个城市面貌的企业却并不多。弥勒的三大旅游景点庆来公园、庆来学校、湖泉生态园,都是红河投资修建的。除 此之外,在弥勒只要是美的地方,都会有红河的影子。从某种程度来说,红河卷烟厂是弥勒县“美”的设计师。 对于红河卷烟厂在弥勒大量回报社会的表现,邱厂长说:“企业最终的目的是回报社会,产品只是个载体。”也正是 在这种理念的指引下,我们在红河州遭遇自然灾害时,云南省防治非典的捐款以及昆明理工大学的赞助仪式上,都看到了红河 卷烟厂的身影。 至于说到红河卷烟厂对弥勒县的意义,弥勒县政府的付部长告诉记者,红河卷烟厂为弥勒的发展做了很多。正是有了 红河卷烟厂的存在,才使得弥勒成为红河州13个县比较富裕的一个,经济发展位列中国西部百强县的第22位。对弥勒当地 人来说,能进入红河卷烟厂工作,将是一件十分荣耀的事。因为这里的工资高,让人羡慕。 而为了发展当地的旅游业,红河兴建了湖泉生态园。在这里有豪华的五星级酒店,还有为数众多的温泉浴场,为来自 省内外的游客提供了一个非常理想的休闲去处。尤为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红河卷烟厂的存在,弥勒人已改变了传统的地域概念 。过去,人们都想去昆明发展、定居,而现在弥勒人已经越来越喜欢这里了。 如果说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只是红河卷烟厂的显性作用的话,那么红河给弥勒带来的精神层面的影响则更加无处不在 。用县政府付部长的话说,红河卷烟厂带给了弥勒人更加开放的思想理念。为了提高当地人的素质,红河卷烟厂邱厂长亲自设 计并修建庆来学校。与烟厂的厂区一样,在这所学校里你也看不到大门和围墙,一切都是透明的,而这里的教学设施也是一流 的,就算在大城市也毫不逊色。 红河卷烟厂所在的红河州政府的官员告诉记者,红河卷烟厂最为可贵的一点是在其发展的黄金时期,没有“斤斤计较 ”。例如为了实现红河的品牌战略,2003年其与省内两家烟厂合作生产“红河”牌卷烟,但利税都留在了当地。除此之外 ,红河的发展也带动了当地纸箱厂,铝箔厂等的发展。 现在的弥勒人,已把红河卷烟厂当成了弥勒的名片。从这个层面来说,正是红河卷烟厂的发展才让弥勒有了今天。如 此看来,与其说是弥勒的红河,不如说是红河的弥勒,而这可能就是红河卷烟厂最值得人们尊重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