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风景这边独好———射洪县瞿河乡桅杆村新农村建设见闻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2日05:53 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新华社记者杨三军阳春三月的四川省射洪县瞿河乡桅杆村,麦苗青青,菜花金黄。

  这个位于川中丘陵地带的村庄,共有502户、1784人,人均耕地不足0.8亩。制种、果树、养殖、劳务输出,是村民四个主要收入来源。去年全村人均纯收入3460元。记者日前走进桅杆村,到处可以感受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清新气息。

  桅杆村村委会办公室就建在村边,这里也是村里的科技书屋及文化活动室所在地。村委会办公室旁边是一个敬老院,是由闲置的原村小改造而成的,里面住着24位老人,其中有18位五保户和孤寡老人,还有6位子女在外务工托养的老人。

  敬老院内有活动室、健身器材,老人们有的在下棋,有的在看电视,有的聚在一起晒太阳、摆“龙门阵”,有说有笑,其乐融融。记者注意到院子里种着莴笋、油菜等蔬菜,还养着两头大肥猪。

  离敬老院不足五十米的地方,就是桅杆村卫生站。三间房子分别为诊室、药房、治疗室,屋内屋外,干干净净。诊室门上挂着“射洪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村级定点机构”的牌子。行医已有二十多年的村医邓锦钦告诉记者,村里96%的农户都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小病可以不出村。

  桅杆村约八成的农户都住进了楼房,一幢幢二层小楼坐落在青青田野上、掩映在茂林修竹间,分外醒目。把各家各户连接在一起的,是一条条平整的乡村水泥路。记者采访时,已到了做午饭时间,奇怪的是,四处望去却看不到农村那最常见的袅袅炊烟。记者随意走进一户———6组村民杨成文家,很快找到了答案。女主人林文碧把记者带进了厨房,她打开气阀、轻拨开关,沼气淡蓝色的火苗就燃了起来。“我一家四口人,用沼气做饭足够了,既干净、又便宜,再不用像以前烧柴时那样烟熏火燎的了,还可以用来洗澡。”言语间,这位朴实的农村妇女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从村民的口中得知,桅杆村原来的基础条件并不好。村班子内耗严重,村级负债沉重;民心涣散,群众工作难做;群众生活不够富裕,缺乏增收项目;基础设施差,村道路破烂不堪,晴天尘土飞扬,雨天一泡泥汤……

  而如今,村民们说起村干部近年来的“政绩”,人人都谈出不少:修通村组道路,打卫生井,建沼气,发展果树,兴修水利,建养老院……“从电视、报纸上大伙都知道新农村建设。”60岁的村民宋德芬言语直白,“我觉得,上下结合一条心,才能‘开创’新农村。”

  射洪县是川中丘陵地区的百万人口大县,是四川省唯一的丘区经济发展示范县。面对人多、地少、资源贫乏、交通不便等不利条件,射洪县担当起丘区“突围”、破解发展难题的“先行者”。桅杆村便是射洪农村的一个缩影。

  “千帮助,万帮助,不如帮助建好党支部。”2003年,34岁的瞿河乡财政所所长李林被选派到桅杆村任党支部书记。在村组改革中,桅杆村组干部由原来的17人下降为4人,全部为党员,村两委干部兼任村民小组组长,工作“一竿子插到户”。

  桅杆村过去有“两杂”制种的传统,但不成规模,效益差。李林通过召开村干部会和村民代表会,首先统一思想,然后联系到正大、蜀兴种业公司等龙头企业,将桅杆村发展为制种基地。当年,全村仅水稻、玉米、棉花制种,人均增收就达130多元。坚持“村民自治”,通过“一事一议”进行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桅杆村有3个组是出了名的“干湾子”,过去一直用柴油机抽水灌田,费用很高,群众怨声载道。李林带领村班子成员实地考察,向上汇报争取支持,并发动群众筹资筹劳。在具体操作中,村干部不管钱,只负责协调、组织和服务;资金由村民代表管理,并负责材料选购、工程质量监督。不到10天,一座投资2万元的抽水站建成了,抽水那天村民奔走相告,笑逐颜开。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桅杆村的精神文明建设也有声有色。村上兴建了文化活动阵地,村有党员活动室、图书室和文化活动中心。广泛开展“五星级”(守法星、和睦星、卫生星、文教星、致富星)文明户创评活动,不仅使农民群众进一步更新了观念,增强了发展意识,提高了致富本领,还带动了农民群众移风易俗,革除陈规陋习,树立新风尚。

  “老有所养,壮有所为,少有所教,困有所济,病有所医,村有水泥路,家有沼气池,户有卫生井。”这幅农房墙上的标语概括了桅杆村的现状。它让记者感慨不已:论经济发展水平及农民的富裕程度,别说是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农村相比,就算在四川,比桅杆村富裕的村子也有很多。但是,若讲和谐,“风景这边独好”。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