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传承传统文化要注入“新意”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2日09:59 解放日报

  一段日子以来,各种冠以传承传统文化名义的活动搞得挺热闹,也引起了不少争议。有的大学设立国学院,有的大学办国学“老板班”,有的大学规定“四书五经”为新闻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的必修课,有些人在大力提倡青少年要读“四书五经”,有些地方进行祭拜孔子等古圣先贤的活动。对此,媒体、学者和社会公众都在议论:这样做,能否起到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作用?

  事实上,从维新变法、“五四”运动以来,如何看待和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一直是争论的话题。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不能全盘抛弃传统文化。其实,全盘抛弃既不现实,也不可能。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文化之根,是我们的血脉所系,这个根无论如何还是得留住的。在全球化时代,文化发展更要体现民族性,应当充分考虑中华民族的心理特征、思想情感、道德规范和价值取向。

  但是,这个根也有它的不足,不能一成不变。不要说现在,就连在宋代最想保存传统的朱熹都说,“若不濯去旧见,何处得新意来”。儒家文化能在由宋至清时期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关键就是不断有“新意”注入。我们现在讲弘扬传统文化,同样也得濯去“旧见”以来“新意”,在传承中重塑传统文化精神。

  不可否认,中国传统文化在19世纪以来遭遇了发展困境。这个困境我们通常归咎于外部因素,但内因可能才是真正的主导因素。固步自封、文化创造力的衰竭,都是导致传统文化逐步走向衰落的原因。外来的挑战和由此导致的旧的社会政治制度的解体,不过是加剧了它的衰落过程。随着20多年的改革开放,当下,我国的传统文化开始有了一些走出困境的迹象。这种迹象的出现,可能并不能归功于那些强调要保存传统文化的人,而应当归功于批判它的人。没有这些批判,我们就很难看出它到底有哪些问题,更不可能有新思想、新精神的注入和升华。历史虽然不允许假设,但是客观地讲,如果没有新思想、新精神的输入,我们能有机会去谈什么传统文化和现代管理之类的事吗?

  我们并不反对让青少年读“四书五经”,也不反对让博士生去学习基础的经典文献。青少年需要了解一些传统的知识,提高传统文化的修养。多学一些知识,不管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道德层面的还是技术层面的,总不是坏事。据说背“四书五经”还能够提高记忆力呢。我们也不反对让青少年熟悉传统的礼仪制度、道德规范,但是要让青少年依样画葫芦地按照这些礼仪道德行事,可能就没有必要了。因为这些道德规范赖以成立的家庭和社会环境都已经发生了变化,应该脱其形而重其神。

  传承传统文化,需要扎扎实实地逐步推进,从古典文献的整理和研究、传统文化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民族文化精神的弘扬和培育,到物质性和非物质性文化遗产的保护,都是需要我们实实在在去做的。只重形式或大做表面文章,看似热热闹闹,实则于事无补。至于借“国学”以谋利,倒是符合市场经济的法则,但与传承传统文化已经相去甚远。我们要珍惜我们的传统文化,传承它、弘扬它,就不能将它当作旧时遗物来赏玩,更不能借“传承”之名来哗众,而是要认真地接受下来,不断赋以新的精神和形式。当前尤其要把传承传统文化同建设社会主义新道德的实践结合起来,形成新的荣辱观和道德观。这样,我们的传统才能有生命力,才能不断传承下去。“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中国文化能够继千年而不堕,端赖这“维新”的精神。

  (作者系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少年工作系主任、全国青联委员)

  陆玉林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