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残少女:父母为何成“哑巴”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3日04:55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 |||||||||
未成年人“心病”严重 八成自杀少年性格内向 昨天上午,一名16岁的高中女生到成都市未成年人心理咨询中心寻求帮助,她的左手腕上缠着新鲜的棉纱,原来,这是又一名有自杀或自残倾向的少女。连日来,成都市未成年人心理咨询中心平均每天受理的少年“心病问诊”呈增多趋势。据统计,发生自杀行为或有自杀、自残倾向的未成年人,70%到80%性格内向。
个案:“哑巴”父母令孩子自闭 文文(化名)是成都市一所重点中学高一年级学生,家境不错,成绩也很好,但她却不喜欢与其他同学交流,同时她还有个“爱好”———自残。她的左手腕上已经被她用刀片和碎玻璃割伤过3次了。 专家将文文请进了发泄治疗室。进入发泄室后,文文环顾四周不久,开始大哭,随后大骂父母是哑巴。医生找到了文文自残内向的“病因”:那就是文文的父母在家中基本上不说话,他们也不会主动与文文沟通和交流什么。专家称,长此以往,给孩子的心灵留下阴影,也难以树立孩子与外界交流和与人相处的自信心和勇气。 数据:自杀少年八成自卑 据了解,成都市未成年人心理咨询中心近段时间每天接待的门诊量接近20起。“被父母带到这里来求助的,除了考试紧张、自闭、不合群的少年,还有不少是需要走出自杀、自残阴影的。”中心心理咨询专家袁茵称,青少年十有八九的自杀、自残者,都是性格内向的。 支招:重塑个性调节环境 成都市四医院院长、心理咨询中心主任毛文君称,造成少年“心病”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遗传和环境。前者可以通过后天培养,重塑个性;后者可以通过改变学校、家庭等不利于健康性格发展的社会环境,最终让孩子拥有一个乐观开朗的性格。同时,让孩子学会表达情绪,善于发泄情绪,家长应该做好表率,给予引导。 刘敏记者杨炯实习生唐文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