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分数首次与录取脱节 复旦面试招生能否破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3日09:02 青年时报

   新华社上海4月2日电(记者刘丹、肖春飞)4月1日、2日,1185名上海高三学生在万众瞩目中先后走进了复旦大学光华楼。他们中将有300人通过这所著名大学自主招生的“面试”而被录取,高考分数第一次与高校录取脱节。

  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唐安国指出:“这是中国高考制度改革的破冰之旅!”然而,由绝对清晰的笔试变成相对模糊的面试,人们仍关注着面试能否保证公平?此
次改革能否为相对刻板的高考制度注入活力?

   从“人纸较量”到“面面交流”

  这是一次新中国教育史上从未有过的大学入学考试:考场内,一张桌子、两把椅子,一个计时器。桌上摆放着前来面试学生的自荐信、个人基本信息表、高中三年各科成绩单、两封推荐信——至少一封为任课教师推荐,还有平时表现的各项能力证明材料、获奖证书、特长证明……

  与传统的高考不同,没有了答卷的“沙沙”写字声、没有了紧张难耐的考试气氛,“人和纸的较量”变成了“面对面的交流”。

  在复旦大学光华楼里,这样的考场有150个,150位面试教授分居其中,1185位学生分别走进此前电脑排位所定相应的5个房间,每位学生分别在5个房间各进行15分钟“一对一”面试,总计75分钟的面试后,教授们将进行综合判断:此生是否能被复旦大学录取?

  一位姓杨的高三学生在自荐信中写道:“最心仪的专业是临床医学”。于是在面试时他被问道“不少媒体披露过医生收红包的事件,对于医德问题,你有何看法,应如何避免‘红包事件’发生?”

  “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哪些矛盾,你有何观点和看法?”“有些演算题可能需要经过冥思苦想才能得到答案,你有无这样的经历,举例说明,并分析当时的心情。”这是上海七宝中学高三学生路鹏程面试时被问及的问题。在老师的推荐信中,认为小路在数学、管理方面有突出才能。

  跟以往高校实施的保送生、优秀生选拔、5%“自主招生”等政策不同的是,此次改革的突破在于“面试决定录取结果”“学校说了算”。

  自3月2日复旦大学发布自主选拔录取招生改革方案以来,近6000位报名学生通过复旦大学申请资格测试,1208位学生入围面试,最终面试录取的300名学生,约占复旦大学2006年总招生比例的10%。

  值得一提的是,被录取的300名考生,还须参加6月份的统一高考,高考成绩对录取结果不构成影响。

  高考指挥棒不变,素质教育是空话

  行知中学学生蒋林的话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她说,面试时,真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觉,提问者不拘泥于课本,社会关注度的考察被提升到重要位置,“要答好这样的问题,临时准备根本没用,面试考察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不用死记硬背书本知识。”

  有一名考生却有不同看法:“从2月18日我被学校确定为自主招生对象起,从复习语文、数学、外语和物理4门功课,增加到复习10门功课,从每天晚上12点睡觉推迟到凌晨2点才能睡觉!”

  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表示,这项改革一个重要的信号在于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当代大学生最缺失的是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高考指挥棒不改变,“唯分数论”的培养人才模式不改变,中国的素质教育将成为一句空话,“一张再好的试卷也无法考查考生的综合素质”。

  复旦附中副校长吴坚说:“学校大张旗鼓搞素质教育,紧锣密鼓搞应试教育,连校长都快成了人格分裂的人。复旦面试招生是一个信号,如果这种选拔方式达到一定规模,那么,从高中到初中乃至小学,大家都会重新审视:我该怎样培养孩子?”

  秦绍德表示:“希望以此次改革带动中小学改变‘唯分数论’的传统培养模式,让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都有意识地在培养综合素质方面下工夫,为基础教育的素质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体制保障。”

  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研究所副所长杨小微表示:素质教育之所以在我国中小学校中的发展遭遇阻力,其根源在于“高考指挥棒”一直没能改变,复旦此次改革,对促进中小学校素质教育的加快发展可起到催化作用,也对全国高校的自主招生改革有着示范作用。

   面试能够确保公平吗

  不少学生家长有一种焦虑:面试人为因素较大,公平如何体现?

  秦绍德说,复旦为此次录取改革做了体制保障和科学严密的程序设计,以确保这项改革严格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要求施行——无论是面试考生还是被最终录取的考生名单,都将适时在网上公布,拒绝接受“条子生”,学校纪委将参与招生各环节工作,整个录取环节将接受上级教育部门和媒体的监督。

  秦绍德介绍,学校成立了由150名不同学科领域的教授组成的专家面试团,事先对专家团进行了严格的面试培训。面试团5人一组,分别为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技术科学、自然科学以及学生德育等5个领域的专家,文理兼顾,中青搭配。

  面试前半个小时电脑随机抽样,分配不同专家面试组所对应的考生,一对一面试完毕,5位面试教授以“A、B、C、D”四种类型完成对学生的面试评分,随后该组教授就考生的面试表现进行合议,大家不存在异议就意味着“通过”,若意见不一致,再由招生改革领导小组牵头,召集面试教授复议,经讨论若确为某专项领域有特殊才华的所谓“偏才”者,可以通过复议形式举手“通过”。专家名单、专家分组名单和学生分组名单均严格保密。

  值得一提的是,每间面试房间都放有录音笔,对考生面试过程进行全程录音,必要时将录音作为复议时的一手资料,“尽量不漏过一个未来人才”。

  复旦大学招生办主任郑方贤强调:在这项改革中,学校的声誉是至高无上的。但是不少家长依然表示,面试成绩教授的主观性较强,应该将家长代表也纳入监督队伍中,才能体现真正意义上的“公平”。

   “高考本无错,错的是分数至上的录取手段”

  对于“复旦模式”,教育界也有不同声音。上海师范大学现代教育研究所所长杨德广认为,要真正做到“自主招生”,就不应该让学生再参加统一测试。他说:“这么做,仍然是引导学生整天去应对考试和考分,这种增加学生负担的‘自主招生’还是不搞为好。”

  还有一些教育专家表示,一定时期内,高考仍然是中国高等教育招生的主要形式,但需要建立以统一考试为主、多元化考试和多样化选拔录取相结合的高考与招生制度。

  秦绍德表示,在现阶段高校资源有限、社会公平关注度高的情况下,高校自主选拔前一定要进行测试,因为面对成千上万的考生,必须有个合理的标准初步选拔。“按照国外大学经验,如哈佛、耶鲁,他们在自主录取前,对学生初步选拔,主要看考生‘中学水平考试’成绩,这是大多数高校认同的标准化考试。而我们没有统一的‘中学水平考试’以供参考。”

  一直潜心研究教育问题的熊丙奇教授说:“复旦此次招生改革是一次有益尝试。自主招生的真正意义,在于打破‘一考定终身’的集中录取制度,高考本身没有错,错的是以分数为唯一选拔标准的录取手段,如果将高考认定为一种标准化测试,意义就完全不同了。”(完)


来源:新华社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