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南闯北的采花一族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3日16:28 央视《致富经》 | |||||||||
央视《致富经》3月21日播出《走南闯北的采花一族》,以下为节目内容。 在重庆市荣昌县路孔镇有这么一个现象,每年的3月25号后,这里的156户村民就要举家外出,他们要在外面待上8个月才回村里来。 荣昌县二朗村村民 陈昌洪:”我们一般都去陕西, 青海, 甘肃”。
荣昌县尚书村村民:“追花夺蜜嘛,反正哪儿有花就去哪儿”。 荣昌县尚书村村民 罗利财:“我们都是追花, 必须要有花源, 蜜蜂必须要有花才能生存, 没有花是不能生存的”。 哪儿有鲜花这些村民就到哪儿去,养蜂卖蜂蜜是他们的主要经济收入。3月初到25号前,是村里油菜花开得最好的时候,也是蜜蜂采蜜的好时节,因此他们也格外忙碌,忙过这一阵,他们又要举家迁移。 记者:“你这是准备把蜜蜂放出来是吗”? 陈昌洪:“是,太阳出来就必须把它放出来了,把保温给揭开。 那塑料是保温的? 陈昌洪:“对,是的”。 记者:“1个箱子里有多少只蜜蜂?” 陈昌洪:“有好几万多只”。 陈昌洪一共养了80多箱蜜蜂,跟村里的其他人相比起来,他养殖的数量不算多,1年下来他的蜜蜂可以产蜂蜜8吨左右,收入4万多元钱。 记者:“这就是蜂王?” 陈昌洪:“这就是蜂王,对。” 记者:“蜂王是不是就是这个箱子里蜜蜂的头儿。” 陈昌洪:“对, 是的。” 记者:“1只箱子里有几只蜂王。” 陈昌洪:“最多就是2只 ,它日夜不停的在里面产卵, 然后再出新蜜蜂, 蜂王是母蜂”。 荣昌是我国三大养蜂县之一,蜜蜂饲养量达5.41万群,仅次于浙江省江山市和四川省眉山县,2005年全县蜂产品产量达3800多吨,产值4200多万元。 记者:“必须要戴是吗?” 罗利财:“对,你不用戴,你问题不大。” 记者:“为什么他问题不大?” 罗利财:“因为他穿的衣服是红色,帽子也是红色,蜜蜂最喜欢。” 记者:“蜜蜂喜欢红色吗?” 罗利财:“蜜蜂喜欢喜欢黄色,喜欢白色,讨厌黑色,看到黑色它就叮你,有的人头发不够卫生,蜜蜂为什么先叮头,就是因为讨厌黑色,讨厌异味,头发洗得再干净,也有味道,它最讨厌汗味。” 在尚书村人们管罗利财叫养蜂状元,他的养殖经验十分丰富。 罗利财:“天要温度高,在18摄氏度以上,这种花就排蜜了,蜜得18摄氏度才能排,像这种阴天根本不行”。 罗利财养了近20年的蜜蜂,虽然说得常年在外风餐露宿,但他却乐在其中,靠养殖蜜蜂他家1年的收入,能达到8万元左右。 罗利财:“一个是天气好,一个收入也可以,只要把自己的蜜蜂管理好了, 那就有了收入,心情也愉快”。 路孔镇的村民已养了几十年的蜜蜂,为了常年采蜜,养殖形式由过去的坐地养殖变为现在的游牧式养殖,由于蜂产品在国际和国内市场较为畅销,路孔镇的养蜂数量不断扩大,2002年蜂产品产量达到350多吨,而这时问题也来了。 荣昌县路孔镇副镇长 李杰武:“价格越来越低, 老百姓的收入受到影响, 都没有多高的积极性。” 以前路孔镇的蜂农养蜂,一直是蜜蜂自己养、蜂产品自己销,价格也是自己定,养殖的数量多了以后,蜂农们担心产品卖不出去,便采取低价销售的方式推销蜂产品。 陈昌洪:“有的人为了赶下1个采蜜点,想走了,他就把蜂蜜便宜卖给人家了”。 蜂农:“蜂产品出来,价格比白糖还要低,你说有没有积极性”。 各为其主的销售方式不但没有扩大销路,相反一些收购商利用蜂农这种急切销售的心理,趁机压级压价。 蜂农:“价格低得没办法,才1元3角钱1公斤。” 罗利财:“唉,伤心啊,那个时候处理不掉,伤心得很”。 面对越来越低的蜂产品价格,罗利财等一些养殖大户向镇里提出要求,希望成立一个协会,把蜂农组织起来,大家共同闯市场。 荣昌县路孔镇副镇长 李杰武:“订好价格,大概是多少 8千或者是7千元钱1吨,大家统一了,低于这个价钱就不卖”。 在镇里的统一协调下,2002年底路孔镇养蜂协会成立了,镇里所有的蜂农都加入到协会,他们以当年的市场价格为参考,内部统一价格后再对外销售。 李杰武:“杜绝了过去那种一家一户自己定价的黑性循环,压级压价,各自为阵的现象。 ” 罗利财:“当然好,对我们来说有个组织,互相有个商议,我们要求这样做”。 价格统一以后,协会又针对过去蜂蜜价格低,是因为收购商少,销路不畅的原因,找到附近的蜂产品加工厂,希望他们到路孔收购蜂蜜,而这时的加工厂因为蜂蜜俏销,也正寻求蜜源,双方一拍及合,然而就在这时,加工厂却对蜂农提出了一个苛刻的要求。 加工厂负责人 窦廷伟:“我们对蜂农是有要求的,他们的蜂蜜浓度低于38度,我们坚决不收”。 蜂蜜的浓度越高纯度也就越高,按以往的习惯,到了割蜜季节,蜂农一般2天割一次蜜,这样蜜蜂采回来的蜜所含水分没有完全蒸发,产量比较高,而浓度在38度以上的蜂蜜3天才能割一次,相比起来产量会下降30%,就在大多数蜂农接受不了这个条件的时候,这个叫肖兴毅的年轻人却按照加工厂的要求生产起来。 肖兴毅:“产量少了,价格上去了,销售量就好了”。 加工厂生产主管 叶兆荣:“像浓度是38度的蜜我们可以给6千1吨,39度的蜜我们给到6200元”。 2003肖兴毅的蜂蜜刚割出来就以每吨高出别人100元的价格,被加工厂全部买走,销路畅通后,他的养蜂量由10箱扩大到80多箱。 肖兴毅:“如果是质量达不到标的,就得自己想办法卖,自己想办法你就卖不掉”。 看到甘洪的蜂蜜不仅好销,而且价格也高,路孔镇的蜂农都生产起了高浓度蜂蜜,现在他们的蜂蜜全都买到了周边的加工厂。 荣昌县玉顶村村民 希昌贵 :“不愁卖,国家是大量收购,再多都要”。 荣昌县尚书村村民 梁朝元 :“现在割再多的蜂蜜,我们都不愁销路,主要蜂蜜的质量好”。 就在记者采访结束,准备离开路孔镇的时候,恰巧碰到刚从新疆养蜂回来的梁朝友,他急匆匆来找罗利财,说是要跟他讲讲赚钱的门道。 梁朝友:“有人在,罗利财”。 梁朝友原本是路孔的一个养蜂大户,2003年到新疆养蜂,2005年他成为国内第一个把没有经过任何加工的高浓度生态蜂蜜卖到德国的人。 梁朝友:“要跟国际接轨,要生产成熟蜜,现在外国人就是相信成熟蜜,没有经过污染,没有进行加工,这个蜂蜜是原生态蜂蜜,直接出口”。 梁朝友的生态蜂蜜,以它原汁原味及绿色环保、浓度高的特色,每公斤7美圆卖到了德国,我国每年向欧盟出口10万吨蜂蜜,但每公斤的出口价仅1.6美圆。目前,路孔镇正策划成立养蜂联合体,蜂农们准备进一步联合起来,生产跟国际接轨的原生态蜂蜜,出口创外汇。 编导:李爱平 摄像:高 元 本文由中央电视台七套《致富经》栏目提供。 注:CCTV-7《致富经》栏目播出时间: 首播: 每周一至周五22:07--22:37 重播: 每周一至周五12:30—13:00 财富无处不在,行动成就梦想!《致富经》栏目敬请您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