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观点:一线员工应该占有更多荣誉资源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4日01:35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时下,全总关于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推荐评选工作正全面展开。值得关注的是,全总明确规定在推荐的先进个人中,企业一线工人和专业技术人员须占50%以上,科教人员不少于20%,企业负责人不超过6%,进城务工人员要有一定数量(见2006年3月26日本报)。

  推荐评选重点倾向基层班组、面向一线职工,强调要重视推荐长期工作在生产一线
、在平凡岗位上作出突出贡献的普通劳动者。这一规定使劳模回归本源色彩,将劳模评选人本化。

  劳动模范是劳动群众的杰出代表。评选劳动模范,要以“劳动”为前提,选拔重点是生产一线的职工群体。上世纪50年代的孟泰、时传祥,60年代的王进喜,70年代的张秉贵,改革开放之后的史来贺、李素丽等,都是来自生产一线。

  随着劳模荣誉的物质化,个别地方评选劳模变了“味”。劳模中带“长字号”的“官模”和“款模”逐渐增多。一些“明星劳模”的出现,更是在评选中夺人眼目。

  诚然,在今天,劳模已非传统意义上单纯的“老黄牛”。随着社会进步、生产力的发展,劳模队伍结构也应与时俱进,扩大评选范围。我们必须承认,企业家、管理者群体是稀缺的人力资本。他们的经营管理也属劳动范畴,对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然而,从社会分配公平角度看,“官模”、“款模”和明星劳模增多甚至是过多,实质是抢占了属于一线员工的社会荣誉资源。

  那些“星级化”的劳模们除了劳模评选,还有其他的荣誉评价体系,实现社会荣誉价值。例如,企业家可以参加优秀企业家、年度经济人物评选,官员可以参加优秀公务员评比,而文体明星从来都不缺社会荣誉。对于广大一线职工,从学徒干到退休,倘若没有升迁的机会,评选劳模是其社会荣誉价值实现的主要渠道。

  在博弈论中,在同一市场环境下,拥有较多机会和较少机会获得资源的人相比所获得的收益是不均等的。社会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星级另类劳模过多出现,必然占用一线员工的社会荣誉资源。

  从以人为本的角度看,一个民族、一个社会主要物质财富创造,最终都要落实到生产和科研一线的普通劳动者身上。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主要靠包括科技人员和农民工在内的一线职工们。企业的价值和声誉必须靠一线员工共同支撑,一线员工才是企业品牌的缔造者。

  评选劳模宣传典型,目的是极大发挥劳模效应,倡导人们学习。如果评选脱离一线员工,必将影响甚至伤害基层劳动者的劳动热情,劳模效应也将大打折扣。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