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亮点故事:山东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的故事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4日01:46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一盘蔬菜鼓了农民腰包

  三、四月份,“菜乡”山东寿光已是春色浓浓。记者穿过一排排的蔬菜大棚,来到田柳镇秀峰公司的“现代农场”,但见众多的“农民工人”正在田间“工作”,车来人往,一片繁忙景象。

  据该公司总经理田云峰介绍:“这处农场是公司原料菜生产基地,占地2000亩,是公司以每亩500元至600元的价格从当地农民手里租赁的。这些农民收着地租的同时,有的进入公司成为按月领工资的工人,有的到城里打工,拿着双重收入。”秀峰公司是寿光用工业方式发展农业的新模式的实践者。公司一头连市场,一头连基地,基地带着农民,使他们不用背井离乡就可致富。

  在冬暖式蔬菜大棚的发祥地———该市三元朱村,以世纪三元绿色农业有限公司为主体,形成了3000多亩蔬菜基地,公司同附近20多个村的2000多家“网络户”建立联系,形成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基地内,农民埋头种田,公司抬头“问路”。所有“网络户”实行标准化生产,种子、农药、肥料统一供应、统一管理,产品经检测合格后统一冠以“乐义”商标推向市场,让农民享受实惠。

  在市场博弈过程中,寿光形成了一批科技兴农的蔬菜基地,像燕兴华的“绿色农庄”、黄荣名的“葡萄庄园”、韩仕禄的“蘑菇基地”等,都成为带动周边农民致富的源头。

  近年来,寿光市采取扩大投入、合资合作等措施,大力发展“半工半农”的农业龙头企业,将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变为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的大生产,农业生产的科技水平和种植效益大大增加。目前,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已发展到320家,拥有各类专业市场40多处。

  “玉米芯”发展出大产业

  谈起正在申报国家专利的“同时利用植物秸秆的物质和生物能生产化学品和发电的关键技术攻关项目”,济南圣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唐一林就掩饰不住自己的兴奋之情。

  圣泉集团非常重视技术创新,坚持原创、集成与消化吸收相结合,在行业率先从“玉米芯”开始生产糠醛,再从糠醛分别系列化生产呋喃树脂和聚四氢呋喃等化学品。主导产品呋喃树脂占据国内市场的三分之一强,并出口日、韩、美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此,该公司一年要消耗所在地章丘市28万吨“玉米芯”。

  过去,从“玉米芯”中提炼出呋喃树脂后,会产生大量玉米芯渣,废渣不但造成污染,而且长期保存会出现自燃现象。通过技术创新打造“玉米芯”连接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既解决了废渣污染问题,一年还为企业带来500万元的纯利润。该集团发展玉米芯综合利用深加工,使章丘市及周边县区51万农户每年每户增收300多元。

  吃了“芯”再吃“秆”,现在,吃到甜头的圣泉集团又将目光投向了被大多数农民当作废物的玉米秸秆,在生物能源和生物化工开发利用方面寻求新的突破和创新。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