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说说光荣与耻辱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4日02:39 北方新报

  本报牵线 河北籍边防官兵资助我区贫困生

  本报讯(记者 梁晓龙 通讯员 郝茂生) 3月30日,地处中蒙边境的包头市达茂旗查干淖尔苏木边防工作站的负责人收到了一封感谢信,寄信人是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学生田佳的家人。在信中,田佳的家人感谢该边防工作站的王晓勇和李伟。因为在他们的资助下,贫困大学生田佳有学上、有书念。这件感人的事情是由本报牵线搭桥促成的。

  田佳是乌兰察布市丰镇人,她的父亲疾病缠身,已经丧失了劳动能力,全家人仅靠她母亲打工的微薄收入过日子。在爷爷的帮助下,田佳勉强念完了高中。2005年,她考取了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可惜没有钱上学。当时,本报报道了田佳需要得到好心人资助,完成大学学业的消息。查干淖尔苏木边防工作站的王晓勇和李伟从本报得知田佳的处境以后,萌发了资助这位贫困大学生上学的念头。可是,他们每人每月的津贴只有138元,对于大学生来说,这些钱根本不够用。两个人商量以后,与远在河北省承德市的父母通了电话,请求他们支援。2006年元旦刚过,王晓勇和李伟收到了父母寄来的第一笔资助款,他们立即把这笔钱汇给了田佳。收到资助款以后,田佳和家人非常感动,写了一封感谢信表达感激之情。王晓勇告诉记者:“我们资助田佳上学的行动得到父母的支持。今后,我们和父母每年要拿出2000元钱资助田佳,直到她大学毕业。”

  呼和浩特火车站附近黄毒泛滥

  本报讯(记者 徐亚军 实习记者 周新超) 连日来,很多市民向本报记者反映:“呼和浩特火车站附近出现了很多兜售黄色书刊、淫秽光碟的地摊,严重影响了首府形象,扰乱了社会风气。”

  4月3日上午,记者对此事进行了暗访。在呼市车站西街的一个地摊前,记者随手拿起一本名为《算卦不求人》的书翻阅起来,发现这本书排版、印刷粗糙,语句不通顺,里面还有很多错别字。记者左挑右选的行为引起了卖书妇女的注意。她问记者:“你是不是要买那种书?我这有几本刚卖完。”她指着马路对面的一个地摊说:“你去那个地摊买吧。”记者来到马路对面的地摊前,一个中年男子直截了当地问记者:“要买黄书吗?”说话间,他从纸箱子里面掏出一本名为《偷情绝秘》的书递给记者,还说:“10元1本,内容绝对过瘾刺激。”记者看到,这本书里面配有彩色性爱插图,内容不堪入目。随后,记者走到一个卖光碟的地摊前,看到光碟封面上的画面赤裸露骨。卖光碟的妇女对记者说:“5元1张,内容够辣,每张光碟的播放时间是70分钟。”记者粗劣计算了一下,在呼市车站西街上,兜售黄色书刊、盗版书刊、淫秽光碟的地摊就有18个。

  点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