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杭州小笼包” 没几家是杭州人开的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4日05:39 都市快报

  嵊州制造:一项源于农村的创新,是这样“包围”城市的

  核心提示

  在北京最大的望京社区内,打着“杭州小笼包”招牌的店多达100家。他们以户为单位,采用独立租借门面或与不同品种小吃经营者合租门面的方式,制作、叫卖小笼包。

  而北京城区四环以内的杭州小笼包子店已达1000家,其密度超过国内任何一个中等以上城市,几乎每条胡同内都挂起了“杭州小笼包”的招牌。

  他们的经营者,几乎全都是嵊州人。

  最近,有人做了个调查,嵊州人至少在北京开了3000多家杭州小笼包子店。而在全国各地,最保守的估计是5位数。

  “要不是小笼包的生意火,我这做蒸笼的生意肯定好不了,我也不可能在市区买下这房子。”谈起小笼包,42岁的手艺人梁六仁这样描述,“沾了小笼包的光了,我现在跟老婆孩子一起过着好日子。”

  在嵊州剡湖街道禹溪村,像梁六仁这样的蒸笼师傅共有5人,他们一年的蒸笼产量是1.8万个。这些蒸笼的去向,是遍布全国各地、烙着嵊州制造的“杭州小笼包”店。

  “禹溪村,总人口911人,劳动力590人。九成以上的劳动力,都做过小笼包的生意,现在还有六成人在外地做小笼包。”村支书屠兴招说,2005年村民人均收入超1.5万元,是嵊州富裕村之一,对这,“小笼包”该记头功。

  一个被小笼包改变的村庄

  禹溪村,东靠曹峨江,南邻嵊州市区,以“大禹治水,工毕了溪”而得名。村边有座小山,山上都是像小笼包一般大小的石头。传说,这些石头是大禹治水时一个送饭姑娘篮子里的包子变的。

  传说与禹溪村的现状结合在一起,多少有点意味深长———走进这个104国道旁的小村,一排排都是气派的小洋房,村里的篮球场边上还画着小笼包的壁画;村里的露天广场上,“剡湖街道新农村建设农民技能比武”的大红横幅依旧高挂着———2006年元月16日,剡湖街道的11个村代表队33名选手就是在这里比拼谁家“小笼包”做得好吃,张灯结彩的,比过年看大戏还热闹。

  这一切都在表明,“小笼包”改变的,并不仅仅是村民们钱包的厚度。

  小笼包走到哪火到哪

  随着禹溪村做“小笼包”出名,近几年,嵊州其他地方的人也都动了这个心思。

  “以禹溪村为中心,画一个圈来确定有村民在外靠做小笼包子为生的区域的话,能把整个嵊州都圈进去。”嵊州剡湖街道宣传委员金黎霞说,具体的数目很难考证。

  而他们踏足的地方,南到云南,西到新疆,北到北京,在偌大的中国版图上,几乎找不到没有他们足迹的角落。

  让他们能够立住脚的原因,在今年“小笼包”大比武的第二名———走南闯北做了10多年小笼包子的王林夫看来,一个是工艺上的差异,“我们的小笼包子和别的小笼包子最大的区别是,我们的皮子都是先经过发酵的,这让我们的包子吃起来不会觉得油腻。”另一个原因是,无论走到哪里,嵊州“小笼包”都会根据当地的饮食习惯,进行改良———“像我们在四川做的时候,就会在馅里加上辣椒粉。”

  如此庞大的队伍,让小小的小笼包生发出巨大的产值。“在外面做小笼包子的,一家两口子一年纯收入5万元已经是最差的了,好一点的十万、二十万不成问题。”屠兴招说。

  以此计算,光在北京,嵊州人每年靠做“小笼包”,就可以创造1.5个亿以上的纯产值。

  想做出兰州拉面那样的名气

  一个村庄靠“小笼包”致富了,而且在全国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发展,成了不可回避的话题。

  作为村里的当家人,老书记屠兴招认为:通过一定的行政行为,引导嵊州制造的“小笼包”进入品牌化、产业化的道路,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2005年,在一份由他主导的调研报告中,提出了“发挥现有在全国一定的知名度,成立禹溪小笼包子协会,创建自己的小笼包品牌,做大做强,成为像兰州拉面、沙县小吃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全国知名小吃”的目标。

  但是时至今日,这个设想的大部分内容仍然停留在纸面。

  “我们曾经构想过搞冷冻小笼包,但是首先我们这不是大麦、小麦的产地,其次,我们调研发现国内冷冻食品的市场已经基本成熟,我们进入的风险评估并不乐观。”金黎霞说,搞冷冻食品的构思最终被否决。

  街道现在的想法是把小笼包结合农家乐一起做,或者搞个以小笼包子为主的小吃一条街。说这话时,金黎霞一脸的犹豫。

  让她犹豫的原因是,如果可以把禹溪村的小笼包当做一个特色产业来看的话,那么这个产业的现状相当无序,决策者在试图做出一些改变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根本无法盘清家底———“现在做小笼包的,都在外面漂。做得不好,立刻就背起家伙,换一个地方再来,或转行,或干脆回家。”屠兴招说,这是一个开放式的行业,进出都没什么门槛。只要花个几天的工夫学一下技术,就能开店,而一旦做得不好,随时可以放弃。所以,这就造成了这个产业具体有多少人在做,做得如何,成为一个非常难统计的东西。

  越来越多的嵊州人不做小笼包了

  另外,一个让决策者担心的趋向也正在蔓延。

  走南闯北做了近10年的小笼包子后,村民徐秋江回到禹溪村,买了几台挖掘机做起老板。“做小笼包太累了,每天凌晨2点就要睁眼,脸都顾不上洗就要开始忙,一直要到晚上11点才能睡下。”而现在,他每天可以睡到自然醒。

  “前两年最多的时候,整个村子大概有90%以上的人在外面做小笼,而现在,60%都不到。”屠兴招说,在完成了第一桶金的挖掘后,越来越多的禹溪人选择了离开这个“做得太累”的小笼包,带着“第一桶金”投入了其他产业。

  说到底,做小笼包还是个苦行当,如果不能改变这个局面,再不进行产业定型,类似的自主转移或许会让嵊州小笼包在根基上动摇。

  “目前我们针对外出做小笼包子这个人群,主要是帮他们把子女就学,老人养老安排好,让他们在外创业没有后顾之忧。”至于其他的,在屠兴招看来,还是得慢慢策划。

  嵊州造的“杭州小笼包”如何发展,这让人伤透了脑筋。而这个时候真正的杭州小笼包也在考虑如何与之一争高低了:目前,杭州新丰小吃正在申请注册商标,他们很有信心打造好自己的品牌,并且不排除将来在省外开分店。

  ■起源

  嵊州人开的店为啥叫“杭州小笼包”?

  这是一个不得不说的故事。

  1987年,禹溪村村中心一幢三层的小楼拔地而起,在一片低矮的土房中,显得鹤立鸡群。

  这幢房子的主人,正是昔日的穷小子———屠福元。

  “福元在外面干什么了,这么赚钱?”一时间,这成了村头巷尾的热门话题。

  1980年开始养蜂,3年下来,没赚一分钱,反而赔了4000元本钱———这是村民们知道的屠福元。

  而他们不知道的是,1984年养蜂失败的屠福元在外打工时,在贵州碰到了一个老乡。这老乡开了一家小笼包子店,月收入600元,而这时的屠福元,每个月的收入是200元。

  200元和600元的差距,让屠福元立刻做了一个决定:回到家里,他辞了工作,带着老婆徐林玉到了贵州。

  跟着师傅学了几天的手艺,屠福元的小笼包子店,在贵州通仁市一个角落里开张了。

  做过销售的屠福元知道,要想产品卖得好,一个响亮的牌子少不了。

  “当时师傅的店名叫绍兴小笼包,他也建议我们打同样的牌子,”徐林玉回忆道,“但是福元觉得不够响亮,那个年代,很多人不知道绍兴在哪,但是大家都知道浙江有个杭州,杭州有个西湖,所以我们就做了个招牌,就叫‘杭州西湖小笼包’。”

  “贵州那边人做包子,都做得很大,而且要往里面加大白菜什么的,而我们做的是纯肉谄的,个头又小,挺稀奇的。”开张第一天,刚学会怎么包小笼包子,心里还没什么底的徐林玉就被排着队来买“杭州西湖小笼包”的人吓了一跳。

  两年下来,屠福元还了养蜂时欠的债务,还盖起了三层小楼。

  乡里震动。

  “先是亲朋好友,然后是左邻右舍,再后来,认识不认识的村里人都来了。”1987年回到贵州的徐林玉发现,一夜之间,她的小笼包子店俨然成了一个培训基地,“前前后后在我这里学出去的,肯定超过100人。”

  这些乡邻学好了手艺,就相继离去,同时带走的,还有“杭州小笼包”这个名字。

  随后,“杭州小笼包”就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冒了出来。(记者李欣阳 都市快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