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李宇春“老师”今天咱们播报播报你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4日05:51 都市快报

  李宇春老师?李宇春有没有资格当老师?半岛晨报昨天很正经地提出了这个问题。

  大家不要笑,其实往深了说,这是现代人面临的一个称谓困境的难题。十多年前,有个日本人在中国听到满大街都是“师傅”,吓了一跳:在日本,师傅是那种功底很深厚、成就很高的人……如果这个日本人现在再来中国,他肯定更犯晕:因为中国满大街都是老板,连公务员叫自己的领导都一口一个“老板”……

  称谓这件事,叫得好,有股子亲切感;叫得不好,让人汗毛孔跳舞,反胃。

  “一档娱乐节目中,主持人竟然以‘老师’来称呼李宇春,令我觉得不能接受。”大连市民郭先生昨天说。

  28岁的郭先生从事传媒工作,他认为,超女严格地说是一种“娱乐产品”,她们并非属于哪一类艺术领域的杰出人物,李宇春等“超女”一夜成名继而走红,只是一种非主流文化的娱乐圈现象。“老师是我们成长中的引路人,是除父母外对我们人生起最大作用的人。我很反感娱乐节目主持人滥用‘老师’称谓的行为,有哗众取宠的意味。”

  有意思的是,就在李宇春被叫做老师的同时,一些真正的老师却没人叫了。半岛晨报的记者发现,时下,大学校园里的年轻教师经常被学生直呼其名。这类年轻老师也乐于接受学生的这种称呼方式,而直呼老师名字的学生也多因为这些新师是自己熟稔的学兄学姐,改口叫老师显得有隔阂。

  作为教育界人士,社会学家、大连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柳中权喜欢被称为老师,更加爱惜这个称呼。他说,现在“同志”已经很少被使用,“先生、小姐”这类西式的称呼在一定领域中带有“特殊行业”之嫌。因此,年轻人或资历浅的人在称呼比他们年长或资深的人时常常会选用“老师”这个称谓,确保万无一失。

  不过他担心“老师”这一称谓被泛化导致出现两种危害:在一些场合被滥用而导致被亵渎;泛化、滥用后,从业教师的自豪感下降。(都市快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