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汽车变“气车”进度慢 什么“绊”住油改气步伐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4日11:25 龙虎网

  【龙虎网报道】随着国家成品油价格的新一轮调整,公共交通行业再次出现了“油改气”的强烈呼声。将“汽车”改成“气车”,清洁环保,经济节约,已被广泛认为是改善能源结构、缓解城市大气污染的重要举措。但是从实际情况看,呼声高涨,进度却几乎裹足不前。问题出在什么地方?记者近日分别采访了公交、出租、公用事业等部门,就此问题进行把脉。

  不少“油改气”车辆“吃了回头草”

  据介绍,公交车由烧油改为用气后,单车每个月起码可以降低成本550元,同时大大减少可吸入颗粒,对于尾气污染渐趋加重的城市来说,环保优势明显。

  出租车行业更是油改气的天然支持者。按照出租车一天跑200公里计算,烧油18到20升,93汽油价格目前最低为4.41元/升,一天花费百元左右。而改成天然气,跑200公里需要18立方米,按照每立方米2.8元计,一天花费50多元,这样,一个月轻松省出1000多元。

  在寻求石油替代型燃料的过程中,南京于2000年开始发展液化气汽车。但是六年过去,成绩单却乏善可陈:公交车改造不过300多辆,出租车700多辆。就是这样单薄的数字,还在消减之中:700多辆出租车,目前仅剩150多辆还在坚持用气。

  油改气,要过几个高门槛

  为什么又变出了个“气改油”?南京个体出租车驾驶员李师傅抱怨说:加气站太少。

  南京目前只有一个加气站,还位于郊区天保驾校附近,这跑一趟可就是不小的成本。此外,“难言之隐”还有不少:烧气就是比不上烧油,有时爬个坡就感到力不从心,加速时“上气不接下气”,有时看到路边顾客招手,可一眨眼就被汽油车抢了先,这耽误一脚就是8元的生意。所以,一气之下吃了“回头草”。

  油改气还面临不少技术难关。行家介绍,燃气车的动力要比燃油车小10%左右,影响了加速和爬坡。此前,深圳已有近千辆改装车由于匹配不好而趴窝。

  除此之外,油改气还碰到系列的不利因素。车辆改造至今没有国家标准,安全存在隐忧。改造都是自买自装,缺乏安全监管。已有专家建议,要慎重对待“油改气”,不能只考虑省钱。而保险公司更明确宣布,改装的汽车出了事故不理赔。

  南京遭遇的另外一个棘手问题是,由于改造车用的都是液化气,缺陷是价格波动太大,往往一日三涨,大大抵消了与汽油的价格优势,这也打消了部分车主的改造愿望。

  加气站陷入站少——车少——站少的不良循环

  制约油改气最大的瓶颈,是缺乏足够的加气站。以杭州为例,由于加气站点太少,不少司机抱怨一天要跑老远加气,省钱却不省心。

  南京唯一的天保加气站,省了天保驾校50%的燃料费,但投资方港华公司却乐观不起来:由于“气车”太少,几乎没有效益可言。据介绍,加气站的建设陷入了车少——站少——车少的不良循环之中。

  由于燃油价格节节攀升,目前南京已有包括大明路等4座加气站正在紧张建设。而记者了解到,为加大加气站的建设力度,南京将放开闸门,鼓励社会资本建设加气站。但目前,最大问题是缺少规划土地。

  由于加气站必须远离民居,并要考虑车辆进出的便利,南京有关部门确定了两个原则:一是跟随公交车枢纽站布点,二是改建现有的加油站。但是,目前公交枢纽站普遍太小,根本放不下加气站的身架;而加油站不光要受制于中石油、中石化的垂直领导,而且往往在谈判中开出天价,令人难以承受。

  南京面临油改气的黄金机遇

  油改气要不要坚持?专家们几乎异口同声:必须坚持,而且要加快。考虑到液化气价格优势可能消失,专家力主发展天然气汽车。随着西气成功东输,南京将源源接受来自塔里木盆地的优质天然气。

  南京在其“十一五”交通规划中明确提出,争取到2010年,50%左右的公共汽车油改气。

  而2006 2007年期间,更是南京难得的油改气的黄金时机:这两年南京有最充足的气源保证。

  南京市政公用局公用处的侯峻处长介绍,南京最大的气商港华公司已和中石油签订了“照付不议”合同,保证2006年供给南京3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到2007年,递增到3.38亿立方米。按照南京2005年用了2亿立方米计算,南京这两年可能每年有一个亿的盈余,如果此时不大规模上马油改气,一旦气商转投他用,油改气将面临缺乏稳定气源保证的不利形势。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