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毕业生遭遇就业尴尬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4日11:50 公益时报 | |||||||||
-实习记者 徐 可 我国社工人才的“缺口”很大,但是这个新鲜的面孔在经历着尴尬的处境。为此本报记者采访了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与管理系的陈涛主任。 陈主任说:“目前的情况是,一方面专业的社工非常紧缺;另一方面正规的社会工
中国社会呼唤专业的社工 社会工作者这个职业在发达国家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在我国的香港地区也已经存在了50多年,但是在内地却是刚刚兴起的新职业。正是因为社会工作在国内发展的时间并不长,长期以来社会对这一职业感到陌生和不了解,使得社会工作不能成为一项专门的事业。 此外,社会工作缺乏广泛的社会认可度。“在中国,很多人误把社工等同于义工,这种社会对社工的认识偏差,也影响到了学生的就业方向。但是凡事都有一个过程,目前我国的社会工作者大多活跃在社会福利、社区矫治、司法等各个领域,并开始逐步向卫生、教育、社会保障、心理辅导等广大领域扩展。他们发挥的维系社会良好秩序的作用如今正日益得到社会的认可。” 待遇不清楚,岗位不明确 “因为社会工作的制度化还没得到完善,机构里没有建立职业体系,所以没有明确规定哪些工作是要由社会工作者从事的。因为没有划分社会工作者的级别,所以每个级的工资不明确。还有就是有些NGO,机构里自身的问题还没有解决,所以开不出工资或适当的薪水。” 社工职业化势在必行 2004年7月1日,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了第九批国家职业标准,社会工作者的职业标准正式公布。这个职业不再“有名无实”,开始走上专业化、职业化的发展道路。 对于资格认证,陈主任的看法是:“对于中国社工的发展来说这是重要的一步。它的意义在于,开始确立了社工这一职业,让大家知道365行中有这么一行,这是对它的一种承认。另外也告诉了人们,要想从事这个职业也是需要一定条件的,必须经过一定程序,才有资格从事这个职业。所以,对于社会工作在社会中获得认可,被大家所接受,它的出台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有待完善完整的社工职业 “职业资格认证是说考试通过了有资格从事这个行业,完成了职业入口的规范建立,但是出来之后要到什么工作岗位中去呢?政府还没有具体落实,究竟哪些机构需要多少个社工这都还不明确。要想使专业社工真正地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最重要的是在制度和政策上给予配套。资格认证的出台是对改变社工的状况有帮助,但我觉得这还是不够的。从资格的认证到岗位的对接都打通了,才算是一个完整的职业制度建立起来了。” “我们学校从明年起正式招收第一批社会工作的研究生,我们给他们的定位是具有学术能力的实践工作者。希望他们从事的工作是:1、社会工作教育。因为全国近200所院校设有社会工作专业,但是真正受过社工专业教育的人来做老师的不多。所以希望我们大部分的学生做教师,以促进社工教育的发展,通过这种方式来推动整个社会工作整体的进程,最终实现对社会更大的贡献。2、从事跟政策推广有关的工作。或者是在政府的部门中,在有一定影响力的岗位上去推广社会工作这个职业,或者是在机构里面具体地把社会工作发展起来,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建立起一套专业的社会工作体系。社会现在这个阶段其实是需要领导型的人才,中国的社会工作发展需要这批人,需要他们把这个专业在社会中立起来,推动社会工作的职业化进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