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媒体时评:"动力缺乏症"绊住浙江企业创新步伐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4日17:12 新华网

  新华网浙江频道4月4日电 (记者 崔砺金)尽管政府对技术创新的投入总量和比例都居全国前列,个别企业像吉利集团、富通集团等的创新实践也可圈可点,但总体而言,浙江的各级官员和企业界都不得不承认这样的现实:面对产业升级和国际竞争的压力以及生产要素的制约,由于企业创新能力不足,导致核心竞争力缺乏,从而可能影响"经济列车"的呼啸前行。

  影响企业自主创新的因素究竟有哪些?记者近日在制造业大省浙江采访中发现:由于自身的"路径依赖"、浮躁心态和外部环境的"劣币驱逐良币"效应,使相当多的企业甘愿模仿而舍弃创新。此间专家认为,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为了鼓足其创新的"动力源",在全社会营造适宜的"创新文化"已成当务之急。

  "路径依赖"、浮躁心态使企业懒于创新

  作为全国最大的制造业基地之一,浙江以其分工细腻、数量庞大的"块状经济"而卓尔不群。可来自浙江省中小企业局的统计却令人尴尬:占浙江企业数量绝对多数的中小企业,其产品主要靠模仿。全省80%的中小企业没有进行新产品开发,产品更新周期两年以上的占55%左右。绝大部分中小企业的产品模仿国内外大企业,来料加工业务比重较高,原创性、自主性产品偏少。另外,浙江中小企业研究开发新技术的费用占销售收入比重不到0·2%,与江苏、山东、广东相比明显偏低。

  不独中小企业,大中型企业创新不足问题也较为突出。浙江省经贸委技术装备处副处长李京宁告诉记者,他们曾作过调查:2003年浙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419家,但办技术创新机构的只有2492家,占38·8%;当年全省规模以上企业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仅为0·53%,低于同期全国0·31个百分点。

  缺乏研发能力,自主品牌和自主专利不足,难怪有人指责:"浙江制造"多为低档产品和贴牌加工,仅赚点可怜的加工费而已。深入探究浙江企业创新不足的内在原因,浙江省委党校副教授王立军认为,低价竞争的惰性和低技术的生存方式是主要因素。

  浙江传统的制造业走的是劳动密集、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路径,但"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与"调整产业结构"的口号喊了很多年,总是"雷声大、雨点小",为啥?浙商研究会秘书长徐王婴认为,"不熟悉的不做"是浙商一贯的风格,已经成为一种产业的"路径依赖"。当初面对产能短缺带来的市场机会,只要低水平复制产能,或进入进出口、房地产等行业,似乎都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得高回报。强大的利益诱惑使很多企业被眼花缭乱的机会牵着鼻子走,技术创新也就无从谈起。徐王婴称,产业"路径依赖"的背后,其实质是思维的"路径依赖"。

  温州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谢健教授也佐证说,温州人的特点是"不熟的不做",这一方面是温州人"务实"的表现,但另一方面也正是温州人的"路径依赖",使其很难走出传统产业的领域。这样,传统产业的发展空间本来就很有限,再加上温州土地、能源等的瓶颈制约,就逼使许多习惯了"路径依赖"的企业不得不换一个地方去继续他所熟悉的产业。换句话说,温州企业的大量外迁,实质上也是一种"路径依赖",是传统产业在异地的"拷贝"与放大,而非质的提升。

  浮躁心态也影响了企业去搞技术创新。浙江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沈建明认为,这些年来企业和市场的扩张速度远远快于创新周期,使企业不能静下心来搞创新。企业需要的大多是成熟技术,都可以买来,由于体制因素,国家对大学、研究机构的投入是不计成本的,企业只要用投入成本的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就可以买到这些成果,比自己研究合算,又可以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浙江从国内购买的技术数量全国第一,但每项技术的价格却是全国倒数第一,引进的设备基本上是10万元级的。企业花钱买技术与设备,而不愿意自主创新,说到底最终还是掉进了技术依赖的泥沼。

  一些企业主直言不讳地对记者讲,既然靠引进和合资可以省时、省事地获得技术,就没有必要再培育自己的技术力量。于是,就逐渐失去了创新和自主开发技术的激情与"梦想"。浙江省经贸委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办公室主任凌云还分析,企业拼命向国外购买设备,是因为引进设备的是设备的使用者,而非设备的制造者,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劣币驱逐良币"效应使企业不愿创新

  由于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我们对知识产权所有人的自我保护、国家对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社会对知识产权的舆论监督和全民意识保护等多个层面都存在不足,再加上知识产权比任何实物资产都更容易被盗窃、复制和侵权,企业辛辛苦苦创新出的成果被别人"盗用"后,相关的法律制裁手段又显得苍白,违法成本甚微,这种"劣币驱逐良币"的效应,使企业不愿花力气去创新,转而加入"仿冒者"行列。有鉴于此,浙江飞鹰集团董事长吴少华呼吁:创新成果要立法予以保护。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潮下,任何存在侥幸心理的"偷"技术者必然会受到惩罚。其实,浙江已经尝到了"克隆"和"仿冒"的苦果。据浙江省知识产权局局长王宏理透露,近年来,浙江的外贸出口保持了高速增长的态势,但浙江企业在国际贸易中也面临了越来越多的技术壁垒和专利纠纷,浙江省的经济安全和产业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威胁。以2004年为例,仅技术壁垒一项就给浙江的产品出口造成25·5亿美元的经济损失。来自浙江省经贸委的一项调查更是惊人:浙江约有47·8%的企业遭遇过技术壁垒。

  全社会要营造"创新文化"

  从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发达国家的现代化过程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质是技术进步的过程,是一个速度、结构和效率的综合提高过程。此间专家认为,在陶醉于仅仅获取少量加工费的"中国制造"、"世界工厂"称号的时候,应当清醒:缺乏核心技术的支柱产业,缺乏知识产权的制造业,缺乏创新能力的众多企业,仅仅是建立在沙滩上的"工业王国"。为了走出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缺乏"的困境,政府应该加强监管和引导,创造环境,形成全社会自主创新的风气,着力培养"创新文化"。不少专家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政府应该出台好的制度安排和政策导向。浙江省发改委副主任刘亭说,现在科技项目招标不够公开,资金安排还是传统模式。政府应该借鉴湖南卫视"超女"节目的运作经验,在科技管理方面实行以海选招标。

  创新成果极易被盗版和流失。技术创新的高投入、高风险的性质,使它所要求的环境条件比其他投资要苛刻得多。著名经济学家樊钢认为,保护知识产权,为自主创新提供法治环境,更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

  ――消除科研和生产"两张皮"现象。浙江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郭占恒认为,浙江的高校还没有成为原始创新的基地,对自主创新所起的作用尚不大。现有的科研体制对自主创新的支撑不够,企业自己研究与开发没有产学研合作不能申报奖项,得不到政府的创新经费支持。无奈之下,企业转而寻求国际合作,与合作方分享知识产权,而不能完全自主。

  为了真正做到"产学研"结合,应该通过体制改革激活高校这一自主创新的重要载体。浙江工业大学池仁勇教授说,应鼓励大学围绕浙江特色产业的自主创新,设立工程服务中心和产业技术研究机构。这些中心要有不同于生产企业的体制,体现公益性的特点,实行不同于教学科研部门的考核体制。高校还可以向产业集群里的科技服务中心和产业研究中心派遣科技特派员以沟通企业和大学。

  ――大力推进品牌培育和技术标准等"软实力"建设。浙江省经贸委技术装备处副处长李京宁建议,应协调政府各部门力量,在技术标准、专利、名牌产品、驰名商标等建设上形成"组合拳"。从专利、技术标准等角度出发,支持一批在战略或关键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对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和发起制定国家标准的企业,予以重点支持。(完)

  相关报道:

  有个问题时刻萦绕在记者的脑际:深圳的自主创新成果是怎样创造出来的?是靠谁创造的?随着采访的深入,答案越来越清晰:是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是企业家,尤其是有理想、有追求的民营企业家。

  深圳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和特色,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90%以上的研发机构设立在企业;二是90%以上的研发人员集中在企业;三是90%以上的研发资金来源于企业;四是90%以上职务发明中的专利出自于企业。

  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建立和体制实际上有非常大的关联。因为自主创新能力的建立需要一个长远的规划和长期持续地投入,才能够见到效果。如果一个企业的主要领导人,他不能考虑到5年10年以后的事情,不愿意投入资源去做对企业发展有长远意义的事情,企业的长远科技创新 能力就很难建立起来。

  李东升代表表示,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不能只关注近期的经济效益,因为这种能力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能积累起来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