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让民作主新村建设事好办了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5日03:53 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四权”保障新型扶贫开发,仪陇人尝到甜头———

  ■饶瀚吴启富本报记者陈勇李伟

  4月初,坐在白墙青瓦的新房前,仪陇县大风乡灯包村六旬老农林品才享受着和煦阳光。

  过去住破农房、踩烂泥坝、喝泥汤水,如今,院坝硬化,机井、沼气、新厨卫一应俱全,“我们都尝到了新型扶贫开发的甜头!”诉说变迁,林品才感慨不已。

  自去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唯一“扶贫开发构建和谐社会试点县”以来,仪陇县探索出“整合资源、创新模式、培育产业、协调发展”的新型扶贫开发路子,在146个重点贫困村打响扶贫攻坚战。

  玉米粒丢出的“民主”

  镜头一:日兴镇九湾村被纳入首批试点村的好消息反倒让村民犯嘀咕:又是干部“说了算”,村民遭“凉拌”!

  但接下来的事却让村民们心中一喜———去年7月12日,镇村干部在农家院坝召开现场会,桌上摆一排贴着水、路、产业、新村建设等标签的碗,“大家认为应该先做哪项,就往哪个碗里丢粒包谷。”会毕计数:治水居首,路列其次,产业、新村建设亦“上榜”。

  古老形式演绎现代民主,所激发出的热情让干部始料未及———就在“丢包谷”当天,村民们便交来集资款1.12万元,并承诺投劳。

  试点之初,中央领导作出重要批示:严防搞花架子,严防搞形象工程。

  担心并非多余。几年前,该县某村调整产业,村干部一拍脑袋便要求全村大种板栗、黑蜜李,由于缺乏技术、土质不符几乎颗粒无收。从此,村民和村两委班子对着干:“你”倡导,“我”反对;“你”推进,“我”顶着……“像这样干部费力,群众受损的教训屡见不鲜,值得我们警醒!”县委书记任晓春认识深刻。

  以“让民作主”为落脚点,以村党支部的领导权、村委会的执行权、监委会的监督权、村民的表决权等为核心的“四权”建设成为扶贫开发成败的关键。从村两委成员到村民代表、村务监督员等,都由群众按程序“海选”产生,先后有875个村的群众选出心仪的当家人。

  三蛟镇昆山村干部“擅自”花1300多元引进一台割谷机,由于不适用,群众不买账,干部只好“买单”。

  “昆山要发展,最缺启动资金。”去年6月,镇村干部总结教训,将解决方案提交村民大会决策———以农民自愿入股、政府资金配套的方式组建村级发展基金,为急需生产资金的农户提供短期小额信贷。很快,得到村民拥护的“农民银行”便聚资13万多元,上百村民从中受益。

  “昆山村模式”,目前已在该县逐步推广。

  从“抄手”到“抢手”

  镜头二:今年2月21日,日兴片区15个村摆开“擂台”,各村均派出村支书、村主任、专业会计、农户代表组成的最强“5人阵容”———目标:入围2006年度试点村。

  “我们村群众100%支持!”

  “我们村民交齐的配套资金,今天都抱来了!”

  演讲、陈述、答辩、评委现场打分,7个村在激烈竞争中胜出。

  这与去年试点之初的“冷场”反差强烈:任干部磨破嘴皮,报名的村却寥寥无几,大多数村民“抄手”观望。

  政府单一投入助长等靠要思想,投入项目分散、缺乏实效更导致农户“兴趣缺失”———县领导反思缘由,对症下药。

  变单一投入为多元投入、分散投入为“打捆”使用。创新投入机制,突出农民在“参与式”扶贫中的主体地位。试点工作启动以来,政府投入帮扶资金4000万元,“撬动”农民投入近8000万元,“放大”效应显著。

  让最困难、最有条件发展、群众积极性最高的村先试点。按照“自愿申请、乡镇推荐、考察评估、竞争入围”程序,凡“群众自愿”比例达到75%以上的村才能获得竞争资格。这确保了“整村扶贫”中项目制定充分体现“村民意愿”。

  民主评定优先扶持对象,推行“阳光”机制。在首批59个试点村中,由村民大会无记名投票,按总户数10%进行评定,评出的10828名重点扶贫对象张榜公示,并报县上确认、建卡、登记造册。

  围绕“整村扶贫”聚合资源、培育产业。构建完善的扶贫产业链,七环集团、哈哥兔业、蜀南鹅业等龙头企业被引进,带动了20万亩优质粮油基地、2万亩中药材基地、5万亩优质果基地和40个獭兔养殖基地村建设,产业兴村方兴未艾。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