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德美,老战友张炳松等你救命》追踪 半天就找到了时德美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5日05:21 东方今报 | |||||||||||
37年了,仅靠一张37年前的黑白照片能找到战友吗?六旬老兵张炳松说,他想着就是再快也得一个星期。可实际上只用了半天。昨天,本报刊登了《时德美,老战友张炳松等你救命》的消息,在百余名热心读者的帮助下,昨天上午10时13分,我们就替张炳松找到了他的战友时德美。
◎河南爱心包围湖北老兵 张医生、赵先生……看到本报报道,与湖北老兵张炳松没有任何关系的人们,纷纷打来电话,提供寻找时德美的线索。 3小时接到线索近百个 “时德美就是咱郑州的,你让张炳松别着急,那样会加重他的病情,我已经跟朋友打电话让帮着打听了!”昨天一大早,郑州市骨科医院的张医生第一个打通了记者的电话。张医生说,他们医院原来有个开救护车的司机叫时德美,是从部队转业的,只是后来调走了,两三年前还见过,他也已经托朋友打听了。 省外贸进出口公司的赵先生打来电话说,他们公司有个叫时德美的,已经退休了。 郑州市公安局的宋先生通过户籍系统,查出在郑州市经八路21号院有个叫时德美的,他查过后立即打来电话通知记者前去认认。 开封一位读者来电说,开封通许有一个叫时德平的,名字、长相都和照片上的时德美差不多,让记者打电话问问“看是不是他的兄弟”。 在两三个小时的时间里,记者接到提供有关时德美线索的电话近百个,但都是只知道有这个人,没有具体的联系方式,也说不出具体的住址。 “你们要找的时德美是我叔叔啊。”上午10时10分,一名年轻人打来的电话,他说,他一眼就认出照片上的是他叔叔。 时德美主动打来电话 得到时德美的电话,记者还没来得及拨,手机又响了。 “我就是时德美啊,老领导打来电话说有老战友找我,我买了报纸看了,张炳松就是我的战友!”10时13分,时德美老人拨通了记者的电话,话筒里的声音略显苍老,但仍掩饰不住他的兴奋。 时德美说,就在10分钟前,一位老领导拨通了他家的电话,告诉他,他湖北的一位老战友处境艰难,通过《东方今报》在找他救命。 得知这个消息,时德美赶紧出门买了一份《东方今报》,翻开一眼就认出第三版上的照片是他和战友张炳松的合影,那是他们出生入死的那么多年唯一的一张合影。 ◎跨越37年时光的通话 中断联系37年的战友,在热心人士和今报的帮助下,重新取得联系。昨天,时德美和张炳松通过电话,再次回到了昔日枪林弹雨的抗美援越战场。 援越战场的生死兄弟 昨天下午,在郑州市农业路时德美老人的家里,时德美拨通了老战友张炳松的电话,在这之前,记者没有告诉张炳松已经找到了时德美。 “炳松,我是时德美啊,你现在过得好吗?”等了37年的问候真正传进张炳松耳朵的时候,话筒里传来的却是张炳松“太意外了,太意外了”的欢呼声。电话这边,时德美用手擦着眼睛,泪水蓄满了眼眶。 “我们参加过抗美援越战争,在枪林弹雨中结下的友谊,我咋能忘了呢?就是这么多年都联系不上你!”两位老战友,在电话中聊起了他们37年前的战斗生涯。 那时候他们都是工程兵,抗美援越的时候在越南战场修筑工事,呆了两年。那时经常有飞机在头顶上飞,不知道啥时间就有炸弹投下来,时德美是张炳松的班长,飞机来的时候,他经常招呼张炳松赶紧躲避。在一次战斗中,整个连就只剩下七八个士兵了,他和张炳松靠着互相照顾,都顽强活了下来。 “30多年了一直没你的消息,有时候做梦还梦到你,梦见你脊椎又疼了,躺在床上满头大汗!”时德美关切地说。 老战友相约见上一面 “我看到报纸上说,你想让我给你开个公伤证明,现在可能开不了了。”时德美说,“咱部队已经撤了,我1973年转业,听说1975年部队总队就撤了!” 张炳松“哦”了一声,笑着说,能见到战友已经很满足了,至于公伤证明,他以后不再考虑就是了。“班长,等身体好了,我一定去看看你,37年没见面了!”张炳松的笑声里夹杂着苦涩。 “张炳松是个硬汉子,要不是到了很困窘的地步,他是不会想着再去找部队的!”时德美说,他无法帮上战友的忙,深感愧疚,但他会想办法搜集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粉碎导致)的方法,希望能对战友的病有所帮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