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经贸关系近期局部降温具有一定必然性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5日08:32 中国新闻网 | |||||||||
中新网4月5日电 最新一期《学习时报》载文称,近年来由于中国对外贸易和引进外资增长速度快于中日双边贸易和投资增长,中日贸易在中国整个贸易总额所占比例有所下降。2004年,欧盟和美国分别上升为中国的第一和第二大贸易伙伴,而日本下降为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而且日本对华ODA也逐年下降。出现这种状况,有多种原因,当然也不能排除“政冷”的负面影响。但如果仔细分析一下,出现这种现象也具有一定的必然性。
第一,从欧盟对华贸易上升来看,主要是由于欧盟东扩,从过去的15国增加25国,相应的对华贸易比重自然会上升。另外,欧盟是一个区域经济集团,而日本仅仅是一个国家。若从国别来看,欧盟的重要成员国德国是世界第二大贸易国,但2005年中德贸易仅为632.5亿美元,相当于中日贸易的1/3。 第二,美国上升为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按国别计算为第一位)。其实中美贸易额上升这也是很自然的事情。美国是世界最大的发达国家,而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成为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也是理所当然的。从具体数字来看,2004年中美贸易额为1696.3亿美元,仅比中日贸易高出17.4亿美元。中国欧盟贸易额为1772.9亿美元,比中日贸易高出94亿美元。但是,2005年中美贸易达2116.3亿美元,高出中日贸易272亿美元,中国欧盟贸易额为2173亿美元,比中日贸易高出329亿美元。差距明显高于上年。但就目前状况来说,也只能说欧、美、日不相上下,从长期着眼,中欧、中美贸易,特别是中美贸易还将有大幅度增长,而中日贸易的绝对量还会上升,但相对数会继续下降。 第三,由于中日贸易基数较大,受边际递减的影响,难以出现突破性的高增长。2002年以来,中日之间的贸易规模已经超过1000亿美元以上,相当多领域的贸易合作已经进入成熟阶段,在短期内不容易出现过快的增长。特别是在日本对外贸易增长5%左右的情况下,中日贸易仍然维持20%、10%的高速度,已实属不易。2005年日本对华出口增幅减少,也有许多经济原因,其一,日本经济复苏,收入有所提高,国内居民消费需求旺盛,吸收了国内企业的大量供给,因此对华出口相对减少;其二,由于中国对过热投资进行调整,相应减少对日本的钢材、机电产品的需求;其三,中国对香港贸易扩大,而日本对香港的出口增大,总体来看,中国(含香港)的对日贸易仍有很大增长,达到了25万亿日元,与美国进一步拉开了距离。其四,也不能完全否认反日过激行为,即“抵制日货”的影响。 第四,近年来日本对华ODA数额逐年削减,这固然有政治原因,但也存在经济原因,即与近年来日本的财政状况恶化也不无关系。ODA原本是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履行的一种援助义务,当受援国经济发展达到一定程度后,援助国减少,甚至停止援助,也不必大惊小怪。(张季风) 中日经贸关系处健康发展中 政冷经热未根本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