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十一五规划将给农村带来什么变化(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5日17:06 经济日报农村版
十一五规划将给农村带来什么变化(组图)

农村孩子都能上得起学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十一五规划将给农村带来什么变化(组图)

村村通上水泥路


十一五规划将给农村带来什么变化(组图)

公共财政更加覆盖农村


  让农民“钱袋子”更鼓

  规划目标:未来5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5%,到2010年将达到4150元。

  近年来,农民收入在经历多年低速增长后,去年终于实现突破,人均纯收入达到3255元,实际增长6.2%。这是自1997年以来的农民收入第二个高增幅年份。但促进农民持续增
收仍然很艰难。统计显示,2005年一些主要农产品价格呈下降态势,同时农资价格居高不下。从长期趋势看,我国农户农业经营规模小,农民从事农业的收入增加潜力不大。目前,农村富余劳动力高达1.5亿人左右,今后每年还将新增600多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增收难度非常大。

  为此,“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国家将着力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采取综合措施,广泛开辟农民增收渠道。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扩大养殖、园艺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和绿色食品的生产,努力开拓农产品市场。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引导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带动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发展。继续完善现有农业补贴政策,保持农产品价格的合理水平,逐步建立符合国情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素质,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开辟增收途径。

  年均增长5%,这预示着今后5年,农村居民收入将继续稳步提高。

  农村孩子都能上得起学

  规划目标:国家安排资金100亿元,新建和改扩建7700所农村寄宿制学校。

  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马丽告诉记者,在他生活的小镇,小学辍学的孩子不是很多,但是初中辍学的就比较常见了,主要是由于这些孩子的家庭经济条件较差,他们大多在初中毕业之前就不得不外出打工了。

  “十一五”期间,中央和地方政府将共同安排资金100亿元,为中西部地区3.75万所农村初中学校建设计算机教室、为38.4万所农村小学配备卫星教学接受设备、为11万个小学教学点配备教学光盘播放设备和成套教学光盘,新建和改扩建7700所农村寄宿制学校。同时,将推动未纳入“两基”攻坚计划实施范围的中西部地区农村初中校舍改造,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学生巩固率和寄宿率。

  “有了中央对农村教育的支持,相信农村的办学条件会很快好起来,相信我们的孩子在不久的将来就能够接受到良好的小学教育,我们的孩子不会再输在起跑线上。”陕西省安塞县农民王建平满怀信心地说。

  农民看病更方便

  规划目标:到201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提高到80%以上。

  “小病忍、大病挨、重病才往医院抬。”“辛辛苦苦几十年,一病回到解放前。”这些顺口溜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农民无钱看病,因病返贫的无奈与辛酸。

  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本号镇黎跃村的村民,一提起看病难、看病贵,个个都深有感触。村里一位妇女说,村里至今没有一家卫生所,就连一个卖药的都没有。要是生了病,就得走上半天到镇上卫生院诊治。全村人最盼望的是村里能有一家条件稍微好一点的卫生院,村民有病就不用再跑十几里的山路了。

  “十一五”规划提出,到201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将从目前的23.5%提高到80%以上,让农民基本能享受到这一政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普及将让农民不仅看病更方便,而且可以和城里人一样,住院看病也能报销了。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更趋完善

  规划目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河北省定兴县北田乡党委书记张晓峰告诉记者,北田乡所辖的21个村中,因为电网建设跟不上,有18个村还在靠柴油机浇地。这种状况延续至今已有几十年了,始终没有得到改善,由此带来两个不良后果:一是费钱耗时,用柴油机浇一亩地需5个小时,而用电只需一个小时,用柴油机浇一亩地成本是25元,用电只需5~8元;二是导致劳务输出滞后。张晓峰告诉记者:“我们乡靠近北京,交通便利,但是基础设施落后把劳动力全拴在了这一亩三分地上。”

  近几年来,一些乡村对农业基础设施疏于管理,大部分水利设施年久失修,抗旱和排涝能力大大减弱。农民希望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但是一家一户力量分散,县、乡财政又拿不出钱来。为了进一步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加强农业设施建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确保国家粮食生产安全。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大力发展畜牧业,保护天然草场,建设饲草基地。积极发展水产业,保护和合理利用渔业资源。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造中低产田,搞好土地整理。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快农业标准化,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动植物病虫害防控体系。积极推行节水灌溉,科学使用肥料、农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村村通上水泥路

  规划目标:全国将新改建农村公路120万公里,基本实现全国所有具备条件的乡镇、建制村通公路,95%的乡镇和80%的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

  在各地采访时,记者多次听到农民感慨地说:“公路对农村太重要了!”他们表示:“苹果、桃子、蔬菜要运出去,化肥、农药、种子要运进来,没通路时只能靠手拉肩扛。要是能村村通公路就好了!”如今,广大农民的这一迫切愿望正在逐步变为现实。

  “十一五”期间,全国将新改建农村公路120万公里,基本实现全国所有具备条件的乡镇、建制村通公路,95%的乡镇和80%的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同时加快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以及粮食主产区农村公路建设;加强农村公路渡口、渡船改造,大力发展农村客运。

  其实农村道路的畅通,不仅能给农民带来出行上的便利,也为农民提高生活质量带来了便利。不少地方依靠便捷的农村公路网络,建立起了各种规模的日用品超市、农资超市、品牌连锁店等消费场所。老百姓想买啥,在乡镇的超市里便能满足需求。农村公路的修通还带来农民思想观念的急剧变化,许多农村地区从事饮食、垂钓、休闲的农庄如雨后春笋般兴起,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可以想见,到2010年,我们驾车走在全国的乡乡镇镇、村村寨寨,暴土扬场、崎岖不平、打滑泥泞的情形将越来越少。

  让农民“钱袋子”更鼓

  规划目标:未来5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5%,到2010年将达到4150元。

  近年来,农民收入在经历多年低速增长后,去年终于实现突破,人均纯收入达到3255元,实际增长6.2%。这是自1997年以来的农民收入第二个高增幅年份。但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仍然很艰难。统计显示,2005年一些主要农产品价格呈下降态势,同时农资价格居高不下。从长期趋势看,我国农户农业经营规模小,农民从事农业的收入增加潜力不大。目前,农村富余劳动力高达1.5亿人左右,今后每年还将新增600多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增收难度非常大。

  为此,“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国家将着力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采取综合措施,广泛开辟农民增收渠道。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扩大养殖、园艺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和绿色食品的生产,努力开拓农产品市场。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引导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带动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发展。继续完善现有农业补贴政策,保持农产品价格的合理水平,逐步建立符合国情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素质,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开辟增收途径。

  年均增长5%,这预示着今后5年,农村居民收入将继续稳步提高。

  农村孩子都能上得起学

  规划目标:国家安排资金100亿元,新建和改扩建7700所农村寄宿制学校。

  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马丽告诉记者,在他生活的小镇,小学辍学的孩子不是很多,但是初中辍学的就比较常见了,主要是由于这些孩子的家庭经济条件较差,他们大多在初中毕业之前就不得不外出打工了。

  “十一五”期间,中央和地方政府将共同安排资金100亿元,为中西部地区3.75万所农村初中学校建设计算机教室、为38.4万所农村小学配备卫星教学接受设备、为11万个小学教学点配备教学光盘播放设备和成套教学光盘,新建和改扩建7700所农村寄宿制学校。同时,将推动未纳入“两基”攻坚计划实施范围的中西部地区农村初中校舍改造,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学生巩固率和寄宿率。

  “有了中央对农村教育的支持,相信农村的办学条件会很快好起来,相信我们的孩子在不久的将来就能够接受到良好的小学教育,我们的孩子不会再输在起跑线上。”陕西省安塞县农民王建平满怀信心地说。

  农民看病更方便

  规划目标:到201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提高到80%以上。

  “小病忍、大病挨、重病才往医院抬。”“辛辛苦苦几十年,一病回到解放前。”这些顺口溜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农民无钱看病,因病返贫的无奈与辛酸。

  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本号镇黎跃村的村民,一提起看病难、看病贵,个个都深有感触。村里一位妇女说,村里至今没有一家卫生所,就连一个卖药的都没有。要是生了病,就得走上半天到镇上卫生院诊治。全村人最盼望的是村里能有一家条件稍微好一点的卫生院,村民有病就不用再跑十几里的山路了。

  “十一五”规划提出,到201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将从目前的23.5%提高到80%以上,让农民基本能享受到这一政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普及将让农民不仅看病更方便,而且可以和城里人一样,住院看病也能报销了。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更趋完善

  规划目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河北省定兴县北田乡党委书记张晓峰告诉记者,北田乡所辖的21个村中,因为电网建设跟不上,有18个村还在靠柴油机浇地。这种状况延续至今已有几十年了,始终没有得到改善,由此带来两个不良后果:一是费钱耗时,用柴油机浇一亩地需5个小时,而用电只需一个小时,用柴油机浇一亩地成本是25元,用电只需5~8元;二是导致劳务输出滞后。张晓峰告诉记者:“我们乡靠近北京,交通便利,但是基础设施落后把劳动力全拴在了这一亩三分地上。”

  近几年来,一些乡村对农业基础设施疏于管理,大部分水利设施年久失修,抗旱和排涝能力大大减弱。农民希望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但是一家一户力量分散,县、乡财政又拿不出钱来。为了进一步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加强农业设施建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确保国家粮食生产安全。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大力发展畜牧业,保护天然草场,建设饲草基地。积极发展水产业,保护和合理利用渔业资源。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造中低产田,搞好土地整理。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快农业标准化,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动植物病虫害防控体系。积极推行节水灌溉,科学使用肥料、农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村村通上水泥路

  规划目标:全国将新改建农村公路120万公里,基本实现全国所有具备条件的乡镇、建制村通公路,95%的乡镇和80%的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

  在各地采访时,记者多次听到农民感慨地说:“公路对农村太重要了!”他们表示:“苹果、桃子、蔬菜要运出去,化肥、农药、种子要运进来,没通路时只能靠手拉肩扛。要是能村村通公路就好了!”如今,广大农民的这一迫切愿望正在逐步变为现实。

  “十一五”期间,全国将新改建农村公路120万公里,基本实现全国所有具备条件的乡镇、建制村通公路,95%的乡镇和80%的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同时加快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以及粮食主产区农村公路建设;加强农村公路渡口、渡船改造,大力发展农村客运。

  其实农村道路的畅通,不仅能给农民带来出行上的便利,也为农民提高生活质量带来了便利。不少地方依靠便捷的农村公路网络,建立起了各种规模的日用品超市、农资超市、品牌连锁店等消费场所。老百姓想买啥,在乡镇的超市里便能满足需求。农村公路的修通还带来农民思想观念的急剧变化,许多农村地区从事饮食、垂钓、休闲的农庄如雨后春笋般兴起,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可以想见,到2010年,我们驾车走在全国的乡乡镇镇、村村寨寨,暴土扬场、崎岖不平、打滑泥泞的情形将越来越少。

  公共财政更加覆盖农村

  规划目标: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不断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

  “免除农业税,我们真是高兴,但是在高兴之余我们也感到有些担心,主要是基层的各项资金能否保证到位,基层政权会否以其他名义向我们收取各种费用。”河北省泊头市农民张巨岩道出了自己的担心。

  “十一五”期间,国家将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确保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增量高于上年,新增教育、卫生、文化财政支出主要用于农村,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重点要放在农业和农村。改革政府支农投资管理方式,整合支农投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鼓励、支持金融组织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积极发展小额信贷,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农业和农村。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指出,今年的中央财政支农资金将达到3397亿元。

  规划目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河北省定兴县北田乡党委书记张晓峰告诉记者,北田乡所辖的21个村中,因为电网建设跟不上,有18个村还在靠柴油机浇地。这种状况延续至今已有几十年了,始终没有得到改善,由此带来两个不良后果:一是费钱耗时,用柴油机浇一亩地需5个小时,而用电只需一个小时,用柴油机浇一亩地成本是25元,用电只需5~8元;二是导致劳务输出滞后。张晓峰告诉记者:“我们乡靠近北京,交通便利,但是基础设施落后把劳动力全拴在了这一亩三分地上。”

  近几年来,一些乡村对农业基础设施疏于管理,大部分水利设施年久失修,抗旱和排涝能力大大减弱。农民希望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但是一家一户力量分散,县、乡财政又拿不出钱来。为了进一步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加强农业设施建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确保国家粮食生产安全。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大力发展畜牧业,保护天然草场,建设饲草基地。积极发展水产业,保护和合理利用渔业资源。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造中低产田,搞好土地整理。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快农业标准化,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动植物病虫害防控体系。积极推行节水灌溉,科学使用肥料、农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村村通上水泥路

  规划目标:全国将新改建农村公路120万公里,基本实现全国所有具备条件的乡镇、建制村通公路,95%的乡镇和80%的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

  在各地采访时,记者多次听到农民感慨地说:“公路对农村太重要了!”他们表示:“苹果、桃子、蔬菜要运出去,化肥、农药、种子要运进来,没通路时只能靠手拉肩扛。要是能村村通公路就好了!”如今,广大农民的这一迫切愿望正在逐步变为现实。

  “十一五”期间,全国将新改建农村公路120万公里,基本实现全国所有具备条件的乡镇、建制村通公路,95%的乡镇和80%的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同时加快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以及粮食主产区农村公路建设;加强农村公路渡口、渡船改造,大力发展农村客运。

  其实农村道路的畅通,不仅能给农民带来出行上的便利,也为农民提高生活质量带来了便利。不少地方依靠便捷的农村公路网络,建立起了各种规模的日用品超市、农资超市、品牌连锁店等消费场所。老百姓想买啥,在乡镇的超市里便能满足需求。农村公路的修通还带来农民思想观念的急剧变化,许多农村地区从事饮食、垂钓、休闲的农庄如雨后春笋般兴起,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可以想见,到2010年,我们驾车走在全国的乡乡镇镇、村村寨寨,暴土扬场、崎岖不平、打滑泥泞的情形将越来越少。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