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知情人为何“失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6日04:33 深圳特区报

  知情者无一愿意出面作证,发生这样的事情令人寒心,发人深省。

  “雪中送炭”“舍生取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等,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道德领域的重要组成,“见死不救”“明哲保身”等行为历来被社会所鞭笞。近年来,类似在哈尔滨发生的这件事情,在其他地方也屡屡发生,反映了部分群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推而广之,既有社会风气、思想道德建设问题,更有制度保障问题。

  群众不敢举报,害怕报复是主因,这与政府有关部门保护举报人措施不到位有关系。在类似事件中,群众举报了,人身财产安全却得不到保障的情况不同程度地存在。

  群众不敢举报,缺乏政府奖励措施也是重要原因。一些地方、部门在经办案件时态度较为生硬,以“要求”的方式征询线索和意见,缺乏亲和力和必要的奖励措施,影响了举报人的积极性。

  群众不敢举报,正不压邪,使不法分子气焰更加嚣张,形成恶性循环;久而久之,挺身而出的人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知情者会“失声”。

  政府有关部门应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切实加大对举报人的保护力度,提高其举报积极性。福建省石狮市蚶江边防派出所推出“匿名举报密码制度”,让举报人在举报时为自己设定一个个人密码,凭密码领取奖金,举报者既不必透露任何个人身份信息,又可以有所回报。有关地区、部门可以借鉴类似的新鲜经验,因地制宜,探索建立奖励举报制度,以有效打击违法犯罪行为。(据新华社哈尔滨4月5日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