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江宁彭福村,“福”从哪里来?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6日07:10 南京报业网-南京日报

  【南京日报报道】 本报记者梁圣嵩本报通讯员廖启源胡小平

  “有女不嫁彭福村。”这是45年前江宁区禄口镇彭福村贫穷的真实写照。

  “我们比城里人日子过得好!”如今,彭福村多位村民异口同声地对记者说。

  彭福村交通、资源并无优势,为何能在我市乡村中脱颖而出,面貌一新?它的经验,对我市其他乡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无启发?

  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近日与市委办公厅调研处同志一道入驻彭福村,进行了广泛的调研、采访。所见所闻,令人鼓舞,发人深思。

  见闻篇:“我们比城里人日子过得好!”

  车到彭福村口,一个二十多米高的门楼耸立眼前。门楼上,“彭福村”3个大字非常醒目。

  穿过门楼,我们穿行于彭福村的村前村后,一条条平整、干净的水泥路环绕整个村子,一排排大树沿路伸展,一幢幢楼房立于花草之间;看到这里的“村民活动中心”室外有假山、小径、流水,完全是一座公园的模样;“村民活动中心”室内有图书室、电脑房、健身房……我们还看到,3000亩“双岛水库”水波浩淼,“双岛”之上绿透春浓;这里的医院、养老院、幼儿园已经竣工……

  是主城小区,还是远郊乡村?令人一时难辨。在田头,在村民家,是一位位怡然自得的村民。他们告诉记者,彭福村地处苏皖交界处,十分偏僻,交通不便,资源贫乏,以前人称“江宁的西伯利亚”。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以前,彭福村村级资产为零,人均收入不足40元,满村茅草盖房、煤油点灯,老百姓为了柴米油盐,整天愁眉不展。当时,十里八乡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有女不嫁彭福村”。如今,彭福村成了远近闻名的文明富裕村。2005年底,彭福村村级资产达2.5亿元,集体纯收入528万元,农民人均收入8500元。

  彭福村老百姓腰包越来越鼓。年产值过千万元的有6户,500万元以上的有10户。村自来水、液化气、程控电话、有线电视、太阳能、广播入户率分别达100%、90%、85%、98%、55%、100%,合作医疗保险、计划生育、幼儿入托、学龄儿童入学率均达100%。

  50多岁的村民张永凤家住彭福村井头村小区10号。她对记者说,她的丈夫、孩子们都有事做,“现在的日子好啊!我们喝自来水、看有线电视,走水泥路,一桩烦心事都没有。”

  在田头,我们遇到了正在干农活的耿兆华老汉。这位花白头发、身体健康的70岁老人和我们越聊越起劲,“现在这里比周围都富了,空气好,路好,小偷也少,”他说,“我觉得我比城里人日子过得好!”

  我们设计了一份含有“人居环境、邻里关系、生活质量”等6项幸福指数的书面问卷调查表,随机选择了30户家庭进行测试,结果,村民的幸福满意率达到100%。“比城里人日子过得好!”在我们随后的采访中,这句话从其他村民口中反复说出来。

  探究篇:彭福村快速发展的“秘诀”

  谈起彭福村的快速发展,每一位村民都会说起该村党支部书记、全国劳动模范沈庆喜。在彭福村,他是第一名人,也是传奇人物。他今年70岁,任该村党支部书记45年。彭福村的发展,与他多年的努力密不可分。

  沈庆喜坐在了我们面前。他魁梧,黝黑皮肤,不识字,一口当地方言,喜欢别人叫他“老沈”。

  彭福村这些年快速发展的“秘诀”是什么?老沈的经验是:为官要有境界,创业要有劲头,为民要有诚心,发展要有办法。

  为官有境界。老沈:“村里的能人大都外出发财了,担子就落在我们肩上。”

  老沈是“村官”,“官”很小,可境界不低。“无论如何当干部不能自私。”他说。

  几年前,在老沈带领下致富的村民中,出现了百万富翁、千万富翁。有人劝老沈“跳出来自己干”。老沈不答应,他说:“这村里能干的人都忙着自己发财去了,余下不能干的人怎么致富?他们什么时候才能过上好日子?别的能人走了,担子就落在我们肩上。”

  老沈认为,这世上,各人想法不一样。有的人觉得人这一辈子自己挣了大钱,高档享受,100块钱当10块钱用,这就顶好。他的想法是:“我这一辈子,如果能帮助别人,就是最最高兴的事,比什么都好。”

  为此,他一次次在领奖金时自打折扣。1997年,上级政府考核后,给他批了11.3万元的奖金,他只拿了1.9万元;第二年,批了7.6万元,他只拿了2.1万元。去年,禄口镇政府奖励他1万元,他在村里找了10个困难户、病号户,每户送去1000元,自己一分不留。

  创业有劲头。老沈:“为得到一个项目,我跑了28趟。”

  如何带着彭福村的村民致富,让村民们过上好日子?老沈一上任就开始思考这个问题。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他带领大家筹办麻袋厂、采石厂等等,都因大气候不好而夭折。

  1991年初,政策障碍没了,老沈也坐不住了。他带了20多名村民,带着炉子和镐,进了南京城,在凤凰西街驻扎下来。开始,20多天找不到事做。不少人都灰心了,说回家算了。他指着附近一排排平房、一块块菜地说:“你们相信我,这些地方,将来要盖高楼、搞绿化,事情很多,多得我们做不了。现在为什么找不到事做?因为我们跟人家不熟,等处熟了,就会好起来。”

  后来业务真是一天天多起来。他们掏粪池、清窨井、拆旧房,从长干桥干到三元巷,从中山陵干到城西干道,从江北高新区干到江宁开发区,当年就挣了10多万元。

  说起老沈的“盯劲”,不少跟他打过交道的人都会赞叹不已。为了给村里找业务,只要认识了一个相关的人,他就牢牢记住,一次一次找上门去,光南京城就来了上千次。因为过度疲劳,他摔断过鼻梁、跌断过腿,吃过数不清的闭门羹,但他百折不挠。“一条路走不通走另一条”、“办法总比困难多”,沈庆喜经常重复这两句话。

  老沈总有办法打动对方。为了得到一个项目,他曾整整跑了28趟。还有,他们从本村小河里捞的野生鲫鱼,自己舍不得吃,而是专程拿到上海送给管工程的人。就是靠着这股劲头,彭福村如今仅建筑队已发展到33支,其中仅属于集体的几支队伍,去年就上缴村里200万元,成为村集体经济的“饭碗”与支柱。

  为民有诚心。老沈:“老百姓吃水是个大问题,我三去南大,拜回了‘找水大王’。”

  村集体有了钱,彭福村党支部一班人一门心思想着为百姓办实事。

  村民以前喝的是塘水,污染严重。第一步,他们打井。打了两口井,没成功。沈庆喜打听到南大有个教授,是“找水大王”。他去了3次,用他的话说,把教授给“拜来了”。教授来了,井打了153米深,有水了,可是水压太低,不够用。到了2000年,村党支部下决心,建了一个可蓄水30万立方米的蓄水池——“双岛水库”。2003年,又花25万元搞了净化设备,这才把吃水问题彻底解决。“现在,我们的水一点问题都没有,我专门带到南京化验过。”老沈说。

  水的问题解决了,他们想老百姓下雨走泥路的问题不解决不行。从1995年开始,村里年年修路,到去年一共修了13.4公里,把全村环绕起来了。

  老百姓的住房是顶大的事情。去年,村里盖了几十幢别墅,卖给老百姓,一平方米500块钱,一幢房子几万元就够了。他们盖房子一分钱不赚,还倒贴修下水道、道路和搞绿化的钱。

  类似的事情还有:老百姓要看病,彭福村建了医院;老百姓要养老,彭福村建了养老院;老百姓要娱乐,彭福村建了公园和“村民活动中心”……该建的建好了,为了村民们的健康,彭福村去年开始在整治环境上下大功夫。

  不少村民住进了新房,破旧屋子却一直留着,就是舍不得拆;有的村民门口的草堆,一堆几十年,里面脏得不行也不清干净。为这些事,去年彭福村里开了几十个会。老沈在会上态度特别强硬:“碰钉子就碰,反正事情要做成!”去年一年,他们搬掉了230多个草堆、几十个猪圈、120多个鸡棚,拆了几十间上世纪50年代盖的旧空房。拆了、搬了,他们就赶紧种树、栽花,巩固“阵地”。同时,村里又建了十多个垃圾箱,成立保洁队伍,专门清运垃圾。

  发展有办法。老沈请村里的老板们吃饭说:“我不找你要钱,但是请你跟我们一起赚钱。”

  下一步,彭福村怎样继续发展?沈庆喜有办法。这些年,彭福村外出赚了大钱的老板,也有二十多位了。今年正月十八,沈庆喜把他们请了回来,在村里摆了3桌,请他们喝酒。他在酒桌上讲:“你们现在有钱了,怕人家找你们要钱,我不找你们要钱,村里也不找你们要钱。但是,我们可以谈合作,一起再赚钱。怎么赚呢,三条。第一条,现在外面的生意也不好做了,你们回来投资办厂。找准了项目,你们赚钱,村里解决了劳动力就业,双赢。第二条,你们回来办厂如果资金不够,村里可以参股,大家一起赚钱。第三条,你们在外面都有关系,你们找人回来办厂,不需要掏钱,又为村里做了贡献。”

  老沈一席话,老板们不反感,有的积极性还很高。近来,他们带回来的几个项目,已经在洽谈中。

  彭福村想出的第二个办法,是搞大棚蔬菜。今年要搞100亩,已经起步。在家种地的村民钱不多,胆子不大,不敢搞,村里为带动他们致富,就拿钱补贴,一亩地补贴400元。确保村民们不赔。

  老沈告诉记者,这几年,他们计划扩大规模,把大棚蔬菜逐步种到300亩、1000亩。蔬菜种多了,就在村头建一个蔬菜购销站,把村里生产的蔬菜统一收购对外卖。

  彭福村还有什么打算?老沈一一道来:“今年我们已有十几个项目在谈,目标是集体经济收入500万。这些钱准备做一些项目,包括修进村的11公里道路、装路灯、盖两三千平方米的超市、盖2000平方米的标准厂房拿来出租……”

  思考篇:富有时代意义的彭福之路

  建设美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所有立志改变农村面貌探索者的希望与梦想。彭福村经过近半个世纪的艰辛奋斗,走出了一条具有彭福特色的新农村建设之路。追寻彭福村的发展轨迹,彭福村巨变的图景令我们信服、赞叹,彭福村的成长实践令我们探究、深思。

  彭福之路——是苦字当头干出来的。劳动创造历史,苦干创造财富。彭福人战三夏斗酷暑,战三九斗严寒,取得了农业粮食产量的大丰收;彭福人吃别人不吃的苦,出别人不出的力,做别人不做的事,创出了属于自己的村级经济体系;彭福人时不我待狠抓农田基础建设,只争朝夕推进村级规划建设,绘制出了一幅“花园式”新农村画卷。彭福村的成长与发展昭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没有模式可套,没有经验可循,没有捷径可走,靠的就是苦字当头,干在实处。只有吃大苦、耐大劳,大胆试、大胆闯,才能在实践中闯出一条新路。

  彭福之路——是锲而不舍拼出来的。凡是游过泰山的人都知道,欲登玉皇顶,必须拾阶而上,循序攀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犹如攀登泰山,通过千辛万苦的跋涉,百折不挠的奋斗,最后才会“一览众山小”。彭福人在建设新农村的征程上,分享过成功的喜悦,也饱尝过失败的苦涩;拥有过创造辉煌的荣耀,也经受过跌入低谷的考验。但从未停止前进的脚步,坚定不移地朝着新农村的目标而奋进。彭福精神告诉我们,新农村建设不是一喊就富、一干就成的,需要一代人甚至几代人朝着既定的目标,不断确立新起点、新坐标,在挫折中奋起,在曲折中前进,在探索中发展,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和沉淀。

  彭福之路——是强村富民走出来的。“建设新农村的钱从哪里来?”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沈庆喜的话一针见血:“集体手中有了钱,才能为老百姓办更多更好更实的事;集体手中没有钱,就是想办事也没有这个能力。”集体经济是彭福人的“金饭碗”,也是彭福人建设新农村的坚强保障。沈庆喜用集体经济创造的收入建设基础设施、改造彭福老村、扩建锦绣新村,用集体经济创造的价值回报村民,巩固和提升农村党组织的服务功能。毋庸置疑,发展壮大新型集体经济是建设新农村的客观趋势和必然选择,只有让新型集体经济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助推器”,才能更好地构建农民创业平台,发展农民根本利益,促进农民共享成果,实现农民共同富裕。

  彭福之路——是战斗“堡垒”带出来的。一个地处江宁区边远地带的农村如何发展成为一个集体年收入几百万元的富裕村,村民们的答案惊人地一致,那是因为我们身边有一个最努力、肯吃苦的村党支部。村民们的“答案”蕴含着一个朴素的道理:农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在班长。乘风破浪正当时,直等诸贤齐聚来。建设新农村呼唤发展经济的带头人、“三农”政策的执行人、村民自治的引路人、和谐新村的创建人。

  (编辑叶子)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