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博物馆游走于历史和未来之间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6日09:38 mangazine.名牌 | |||||||||
宝马博物馆 文/路军 图/杨学涛、路军 慕尼黑,春天。走出地铁U3线Olympiazentrum站,远远地就看到了那著名的由四个寓意为气缸的圆柱体构成的银白色大楼,这里便是宝马总部了,而旁边巨碗状的建筑便是宝马博物馆。当时的公众对这个另类的建筑造型颇有微辞,它的设计者、维也纳著名建筑大师Karl Schwanzer博士答曰:“我的设计是为21世纪准备的!”不知道是不是巧合,宝马首席
成也发动机,败也发动机 由于内部整修,自2004年起宝马博物馆暂时挪到了街对面奥林匹克塔脚下的一个临时展馆。进门处醒目位置放着一台9气缸的星形飞机发动机,它在提醒参观者不要忘记:这家成立于1916年的公司是以生产飞机发动机起家的。据说,宝马蓝白相间、被等分成四部分的圆形标志便是来源于飞行员驾机时的视野:蓝天、白云、螺旋桨把天空分隔。BMW是德语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巴伐利亚发动机厂)的缩写,也有人谑称它代表Business、Money和Woman,宝马品牌在人们心中的新贵形象可见一斑。 一号厅陈列的展品主要是早期汽车和摩托车。进门处是一辆Wartburg Type-1,它是1899年由后来被宝马收购的Eisenach汽车厂生产的。尽管只有4马力,但由于是宝马品牌汽车的超级老前辈,所以当仁不让地占据了展厅的入口位置。其后的绿色活顶汽车是1928年宝马生产的第一款挂有自己标志的汽车—BMW3/15PS,车厢的造型还明显留有马车的痕迹,车内空间极其有限,蓝白相间的宝马标志耸立在发动机水箱罩上。车如其名,斜杠后面的数字就是它发动机所具有的功率,而前面的3骄傲地告诉人们,它就是大名鼎鼎的宝马3系的鼻祖,只不过当时并不以这个序号称呼它。说起来这又算宝马公司的一大特色,即车型的演变是严格按照创始之初的谱系延续发展的,其间不论出现什么新技术都会应用到已有的产品系列中,从命名方式到变化很小的商标,德国人遵守秩序、讲究传统的国民性体现得淋漓尽致。 继续往前,传奇跑车1939年款BMW328出现了—银色的,没错。几个世界汽车强国的赛车几乎都有自己的代表色:英国跑车从Aston Martin到Super 7,甚至Mini Cooper的拉力版本都毫无例外地穿上了体现绅士风度的墨绿色外衣;意大利人热情似火的性格注定了他们的跑车会与红色结下不解之缘;而在德国,不论是现今的麦克拉伦F1赛车,还是眼前这辆328都运用了凸现科技感且永不过时的银色。1930年代的奔驰已经是名气很大的汽车界巨人,毫不夸张地说,当年的奔驰银箭车队在欧洲车坛是所向披靡的,而宝马当时还无法像今天一样与奔驰分庭抗礼。但即便如此,宝马凭借着这款328还是在1938年赢得了在意大利举办的Mille Miglia长途赛车和1939年勒芒24小时耐力赛的冠军,两次比赛的里程都超过了1000公里,328的最高时速达到了220公里—一个惊人的记录。这款赛车的外形设计明显应用了当时最新的空气动力学成果:阻力最小的水滴型车身,驾驶室以倒三角型的形式逐渐地与圆润的车身融为一体。不知道当年的宝马设计师是否从飞机的造型上受到了一些启发。值得注意的是,著名的双肾型进气隔栅自1936年起就已经在宝马车上存在了。 二战之前的宝马一直以向军方提供高性能飞机发动机而闻名于世,典型的例子就是二战中德军著名的Junk52运输机和Junk88战术轰炸机,世界上最早的喷气式战斗机Me262和He162等也都采用了宝马提供的冲压喷射动力系统,它们在初次交战中曾经创造了17比0的惊人战果,如果不是投入太晚也许会改变战争进程。同样出名的还有宝马R75型军用摩托车,被德军士兵视为最可靠的伙伴,现在更成为了收藏界的宠儿,中国的长江系列挎斗摩托便是以这款车为原型仿制的。 可是枪打出头鸟,在二战后期盟军对德国的大轰炸中,几乎所有的宝马工厂都受到了特别关照,变成了一片片废墟,唯一幸存下来的Eisenach汽车制造厂也被苏军占领接收了。“一穷二白”也许是形容宝马当时处境最合适的词汇了。 复苏岁月 战后,宝马所在的联邦德国在美国的援助下经济迅速恢复,在度过几年艰苦岁月后,人民的生活得到明显改善,汽车梦在很多德国人心中重新燃起。元气大伤的宝马虽然又重新开业了,但一时还拿不出甲壳虫那样物美价廉的车子来满足市场的需要,公司的财务状况岌岌可危。 转折出现在1955年,宝马从意大利引进了小巧可爱的Isetta在德国生产,并打上宝马品牌进行销售。这本是应对危机的权宜之计,谁知市场反应竟十分火爆,定单如潮水般涌来,直到7年后才逐渐停产。宝马战后最严重的一次财务危机就这样被化解了,这款廉价的Isetta也因此有资本和它昂贵的兄弟们在展馆中平起平坐。 第一眼看上去Isetta往往会被人误以为是一辆三轮汽车,其实只不过是两个后轮之间的轮距比较窄罢了。另外一个特色也很有趣,不熟悉它的人一下子还找不到从哪里才能上车,其实它那拥有可爱表情的前脸就是车门,从左向右整个打开,把方向盘和转向柱折叠起来后乘客才能坐进去。尽管只能搭载两人,尽管后置发动机只有245cc排量,但它的鲜明特色和传奇身世依然是宝马发展史上的浓重一笔。在展馆里,一位70多岁的老人骄傲地对我说,Isetta是他的第一辆汽车,他年轻时就是开着它去追求女友,结婚后两个人开着它去度假旅行,看到这辆车让他回忆起了过去的美好时光。 随着德国经济状况的持续好转,更大马力的豪华轿车又有了市场需求,度过难关的宝马终于可以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汽车的研发和生产中了。配备V8 2.6升引擎的BMW502就是这一时期的佼佼者,受同时期美国汽车的影响,车身上使用了更多的镀铬件,在浑圆的车尾,一个极度夸张的V8标志向外界宣告着它不俗的身份,宝马由此正式加入豪华汽车的角斗场。 1960年代,为普通人群设计的BMW1500为宝马确立了几个重要标杆:双肾造型的中网第一次与横向贯通的隔栅组合在一起,直到今天依然是人们识别宝马的重要标志;从这款产品开始,所有宝马汽车C柱靠近后窗的位置都有一个小小的折弯,这个延续了近半个世纪之久的宝马基因被根据当时宝马总设计师的名字命名为“Hofmeister拐角”。现在虽然有越来越多的厂家开始模仿这种设计,但是它们却不敢理直气壮地宣告:我有一个Hofmeister拐角。 新贵宠儿 二号馆中陈列的主要是1970年代之后的产品,现代意义上的宝马3系和宝马5系都是在这个时期设计投产的。此处不得不提到被称为“5系之父”的法国人Paul Bracq,他在担任宝马设计师期间用一种全新的造型语言诠释了BMW520,即大面积的车窗和低低的腰线配合极短的前悬使整车具有独一无二的挺拔感,这种特色使人们不会把5系与同时代任何一辆其它品牌的车搞混。这种运动风格在1975年正式推出的宝马3系身上得到了继承和发扬,德国一位业内人士曾经告诉过我3系在造型上的一些特定比例:以车轮直径为系数1,从发动机舱拐角到前轮罩的距离为0.33,而从后轮罩到行李舱拐角则正好是1,整车的高度为2.2。科学与艺术近乎完美的结合使3系在正式推出后的30年间始终如一地散发着纯正的运动气息。凭借着独特的造型设计哲学、发动机的强大性能和汽车前后重量分配的平衡,它使自己成为了驾驶乐趣的代名词,一直拥有极高的客户忠诚度和满意度。第一代3系推出后,2/3的客户表示下一辆车肯定还是宝马,80%的客户认为3系不需要进行任何改进。此时的宝马终于有资本向斯图加特的竞争对手发起强有力的挑战了。 二号展厅里还陈列着在历届汽车赛事中获胜的宝马赛车,乳白的车身上无一例外地采用浅蓝、深紫和洋红三色条纹涂装,这是宝马的M家族,即宝马量产车的高性能版本。现在宝马每一款量产车都会推出相应的M型来提供给那些追求更高驾驶乐趣和表现的顾客,即使是小巧的1系也不例外。其实如果你的钱包够鼓的话,宝马还有一个专门部门来针对顾客的个性化需求进行量身定做,从动力系统的调校直到门拉手上选用的皮革种类都是可以选择的。 记得在1990年代之前的中国,认识宝马的人并不太多,那时人们心目中的德国豪华车品牌非奔驰莫属。而如今,不论是在中国还是世界各地,宝马大有后来居上之势,越来越多的年轻新贵以开上一辆宝马为荣。宝马成功的原因其实很简单,那就是拒绝保守,不断创新,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近年来,宝马不论是在新车型那具有雕塑感的造型语言上,还是在内部如I Drive系统的应用上都是开风气之先,走在了时代的前面,尽管有时得到的不全是掌声。这是宝马和宝马的拥趸们向世界表达自己生活态度的方式,这在德国表现得格外明显,德国的奔驰车主平均年龄要比宝马车主高出许多,奔驰是地位、成熟、稳重的象征,而宝马则是年轻新贵的宠儿。 展示的结尾是投影屏幕上一部融合了历史感和现代气息的纪录片。画面上这些凝聚着一代代工程师们智慧和心血的结晶,此刻就在你身旁,默默讲述着发生在它们身上的传奇。2007年,一个宝马重金打造、面积达5000平方米的新展厅将正式启用,那会是车迷们的一个节日、慕尼黑的一件大事。离开这个临时博物馆的时候,正好遇见一个天真可爱的孩子,在父亲微笑的注视中把玩着新买的宝马汽车模型,嘴里还不停地模仿着引擎的轰鸣声,那表情陶醉得宛若在梦中。 相关专题:mangazine.名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