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总体规划纲要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6日10:21 汉网

  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总体规划纲要

  第一章发展基础与发展环境

  第二章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第三章 加快结构调整,推进产业升级

  第四章 坚持建管并重,提升城市功能

  第五章 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六章 提高环境质量,凸现城市特色

  第七章 坚持自主创新,实施科教兴市

  第八章 扩大交流合作,拓宽开放领域

  第九章 深化体制改革,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第十章 发展社会事业,构建和谐武汉

  第十一章 完善工作机制,确保目标实现

  (2006年1月10日武汉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

  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2010年),是我市在实施中部率先崛起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重要规划。本规划纲要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共湖北省委八届九次全会精神为指导,依据中共武汉市委十届九次全会通过的《关于武汉市经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主要目标和措施的报告》编制,是未来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和总体部署,是全市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 发展基础与发展环境

   一、“十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就

  “十五”时期,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是硬道理,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抢抓国家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等发展机遇,妥善应对“非典”等各种风险和挑战,着力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就。

  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坚持以发展为主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不断加大工业强市、项目兴市力度,强化投资,促进消费,扩大出口,经济增长质量明显提高,经济实力日益增强。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2238亿元,“十五”年均增长13%;全口径财政收入389亿元,“十五”年均增长25.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55亿元,“十五”年均增长15.2%,五年累计完成3601亿元。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坚持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格局初步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钢铁、汽车、光电子等产业在全国的优势地位进一步确立,汉正街等都市工业园创新发展。200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30亿元,“十五”年均增长16.8%;高新技术产业产值800亿元,“十五”年均增长18.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28.6亿元,“十五”年均增长12.7%。三次产业结构由2000年的6.7∶44.2∶49.1调整到2005年的4.9∶45.5∶49.6。

  城市面貌显著变化。坚持规划先行,建管并重,优化城市布局,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彰显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功能。新建、改建、扩建道路1123公里,完成397公里长江、汉江堤防整险加固工程。建成白沙洲大桥、军山长江大桥、轻轨一号线一期、“川气入汉”工程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顺利推进两江四岸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完成环城森林生态工程。2005年,全市公路通车里程4781公里,比2000年增长29.4%;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7.6%,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9.22平方米。

  农村建设进入新阶段。坚持以农民增收为核心,紧紧抓住“特色、规模、品牌、效益”四个环节,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建设62.5万亩优质农产品正规化基地和85个畜牧养殖小区,现代都市农业发展初具规模。乡镇综合配套改革稳步推进,免征农业税、农业特产税,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积极化解村级债务,农民负担大幅下降。更新改造15座大型排涝泵站,整险加固大中型水库,全面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不断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农村面貌明显改善。

  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坚持以改革开放促发展,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民营经济发展迅速,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取得新突破,各项配套改革协调推进。国有中小型企业改革基本完成。依法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累计1321项,占全部审批项目的88.3%。养老保险、失业保险覆盖面扩大,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制度和公共财政框架初步确立。城市低保制度逐步完善,农村低保制度初步建立。国内外资本聚集武汉的趋势日益明显,对外贸易保持强劲增长势头。2005年,实际利用外资17.2亿美元,五年累计80.3亿美元;实现外贸出口25.4亿美元,五年累计79.9亿美元。

  社会发展取得新进步。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积极运用公共财政,充分整合社会资源,加大公共事业投入,全面推进社会进步。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计划生育等社会事业发展和公共设施建设步伐加快。电动汽车、水环境改善等十大科技专项取得阶段性进展。薄弱学校治理和优质高中建设成效明显。成功抗击“非典”等重大突发事件,覆盖全市城乡的四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基本建成。公共安全应急体系初步建立,城市应对突发事件和风险的能力不断提高。

  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明显提高。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使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通过实施“社区建设883行动计划”和农村“家园建设行动计划”,统筹城乡发展,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849元,“十五”年均增长9.9%;农民人均纯收入4341元,“十五”年均增长8.0%;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5.5平方米。“十五”期间,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下。

  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迈出新步伐。依法治市的基本方略进一步落实,政府依法行政、社区依法自治取得新进展,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的成效,贴近市民开展群众文化体育活动,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城市人文特色进一步彰显,社会文明和市民素质不断提高。“十五”计划圆满完成,使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的台阶,为我市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

  “十一五”时期,全市人均生产总值将从3245美元提高到5000美元以上。面向未来,我市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经济社会进入新一轮持续快速发展阶段: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承前启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工业化从中期向中后期迈进,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快速升级,投资和消费共同拉动经济增长的趋势更为明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面临新一轮发展的大好机遇。紧紧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十一五”时期既耽误不起,也失误不得。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进一步增强中心城市功能、实现在中部地区率先崛起的关键时期。宏观政策环境不断改善,一批支撑城市发展的功能性、枢纽性基础设施相继建设,现代城市基本框架加快成型,与周边地区联动发展的趋势进一步增强,中心城市聚散功能快速提升。实现在中部地区率先崛起,在扩大开放中互利共赢,“十一五”时期至关重要。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改革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和城市文明程度明显提高。推进总体小康向更高水平、更加全面、比较均衡的小康提升,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十一五”时期具有特别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我们必须正确认识我市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

  三、“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新形势

   “十一五”时期,我市仍将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的发展环境。

  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带动生产要素和产业转移加快的机遇。有利于我市充分发挥区位条件独特、科教商贸优势突出、工业基础雄厚、发展空间相对较大等比较优势,积极承接国内外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转移,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

  国家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机遇。有利于提升我市在全国经济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争取国家在经济政策、资金投入、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支持,加快在中部地区率先崛起。

  全省大力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的机遇。有利于进一步强化我市的腹地支撑,提升武汉区域经济中心的集聚辐射功能,推动我市与周边地区的联动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消费结构升级拉动经济增长的机遇。有利于我市拓展市场空间,在全国统一市场建设中进一步发挥得中独厚的优势,不断完善区域大市场体系,形成投资与消费双轮驱动的发展格局。

  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的机遇。有利于我市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促进农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转变,加快城镇体系建设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突破性地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同时,还应清醒看到,我市也面临着产业核心竞争力不强、城市功能不够完善、社会发展压力加重、资源环境约束加大、区域发展竞争加剧等困难和问题,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对外开放程度较低、体制性障碍较大、市场化程度不高等深层次矛盾尚未从根本上解决。

  不进则退,慢进亦退。我们必须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和发展意识,抢抓机遇,妥善应对各种挑战,开创城市发展的新局面,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努力使我市改革走在全国前列,经济发展走在中西部前列,尽快缩小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差距。

  第二章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十一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历史性机遇,深入实施工业强市、科教兴市、开放先导战略,加快推进体制创新、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环境改善和城市功能提升,着力提升城市竞争力,增强城市亲和力,塑造城市个性魅力,提高城市综合实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努力实现武汉发展的新跨越。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适应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必须抢抓“中部崛起”发展机遇,促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善于抓住和用好国家支持中部地区、全省支持武汉发展的重大机遇,突出工业强市,带动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强化投资的支撑作用,增强消费、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突出武汉“两江三镇”和“滨水生态”的城市特色,以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为基础,促进城市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推进新型工业化,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努力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必须全面推进改革开放,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不断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社会诚信建设,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着力提高质量和水平,形成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体制环境和人文环境。

  ———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大力推进科教兴市。充分发挥武汉的科教优势,着力培育持续发展的支撑点和增长点,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产业的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必须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要注重提升中心城区服务功能,又要注重增强远城区发展实力,着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深化改革,加大投入,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乡村城镇化进程,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切实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更加注重民主法制建设。深入实施“社区建设883行动计划”和农村“家园建设行动计划”,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完善社会保障,健全公共服务,创新社会管理体制,保持社会安定团结。

  二、发展目标

  综合考虑未来五年我市所处的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和发展条件,“十一五”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经过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的台阶,把武汉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科技教育基地、交通通信枢纽,中部地区的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中心,具有滨江滨湖特色的现代化城市,真正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进而为建设国际性城市奠定坚实基础。

  实现上述目标,必须遵循规律,体现特色,突出重点:

  ———坚持“两业并举”(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提升工业化水平。充分发挥科教人才优势,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定不移发展先进制造业,不失时机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产业层次和技术水平,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努力打造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产品和企业集群,形成以高新技术为先导,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新型产业发展格局。

  ———增强“两通优势”(交通、流通),夯实现代化基础。充分发挥区位交通和市场优势,以枢纽型、功能性交通设施建设为重点,提高基础设施水平。着力推进现代物流中心建设,强化商贸流通和交通通信比较优势,增强城市聚散功能,构筑现代化国际性城市基础框架,形成空间布局优化、功能分区合理、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良好、综合服务功能较强的现代城市发展格局。

  ———开拓“两个市场”(国际、国内),提升市场化和国际化水平。深化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强化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推进扩大内需和合理利用国外需求相结合、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相结合、“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增强武汉作为中部地区联结国内外市场和促进东、中、西互动的桥梁纽带功能,形成互利共赢和宽领域、多层次、全方位开放格局。

  ———实施“两大计划”,推进和谐武汉建设。坚持以人为本,把城市社区建设和农村家园建设作为基础工作平台,深入实施“社区建设883行动计划”和农村“家园建设行动计划”。统筹城乡发展,构筑和谐社会基础,切实做好就业工作,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努力改善人居环境,不断提高市民生活质量,形成全市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和谐社会发展格局。

  三、主要规划指标

  按照以上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十一五”时期,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和减少污染的基础上,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是:

  经济总量与结构。全市生产总值4200亿元,年均增长12%以上;人均生产总值5000美元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4%以上;全口径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4.9%以上;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比“十五”末提高1.4个百分点;服务业就业比重提高4.4个百分点。

  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城镇化水平提高到65%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下;五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60万人;五年转移农业劳动力30万人。

  科技教育。R&D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例2.4%;市民人均受教育年限11年。

  资源和生态环境。耕地保有量33.56万公顷;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90%以上;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122吨以下;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0.65;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比“十五”期末降低5%;森林覆盖率25%。

  人口与人民生活。全市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0‰以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500元,年均增长1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700元左右,年均增长8%-10%。

  公共服务。城镇职工基本养老覆盖人数190万人以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超过90%。

  第1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