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鲁迅游泉之说无从考证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7日00:00 东南早报

  ■受访人:孙立川(日本京都大学文学博士、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副总编辑)

  坊间曾有传闻,在厦大任职期间,鲁迅先生曾随厦大的一名泉州籍厨师到漳州、泉州一带游玩过。

  对此,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副总编辑孙立川表示,这一说法无从考证,“可能性
很小”。

  他告诉记者,当年,从厦门到泉州须先乘船前往集美,再从集美乘坐汽车数日才能到泉州,“如此舟车劳顿的旅行,在鲁迅日记里并没有见到记载”。

  周令飞先生也表示,这一说法很难成立,“如果是真的,鲁迅先生肯定要告诉许广平了,但在两地书里并没有看到有关的事项”。

  “我曾经有一个名叫杜煌的老师,当时在厦大读教育系,曾经和鲁迅合过影,如今这张相片被收藏在鲁迅纪念馆里。”孙立川说,可以肯定的是,鲁迅在厦大时期,曾有一批泉州籍的学生到厦大听鲁迅的课,“这应该也算是泉州与鲁迅先生的一个联系了吧”。

  孙立川先生是泉州鲤城区人,同时也是厦大校友,此次来厦正是受邀来参加厦门大学85周年校庆活动的。他和周海婴、周令飞父子认识多年,交往甚密。

  孙立川是在上海鲁迅纪念馆认识周令飞的。后来,听说周令飞还没去过厦大,他建议周令飞“应该到爷爷生活过的地方看看”,由此促成了周令飞的首次厦大之行。

  孙立川和鲁迅的“缘分”着实不浅,大约在1979年的时候,现代文学、戏剧方面的研究专家田本相曾到厦门拍过一个有关鲁迅在厦门的电视纪录片,正是孙立川带着他,雇了一个小舢板划往鼓浪屿,体验鲁迅先生当年在厦大的生活。

  他曾陪同周海婴和北京鲁迅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一起到日本仙台祭拜“鲁迅之碑”;在厦门大学中文系任职期间,他曾参与厦门大学鲁迅纪念室由“室”变“馆”的工作,还曾参与旧版《鲁迅全集》的注释工作;如今,他又出了一本名为《〈呐喊〉新编绘图注本》的新书,对丰子恺先生所绘的鲁迅著作的插图进行注解,该书面向青少年,意在以深入浅出的注释让香港青少年认识鲁迅。(苏丽艳)

  鲁迅精神有利完善教育

  ■受访人:陈瑞统(泉州市文联副主席)

  周令飞曾指出,鲁迅精神对于培养下一代有很大的帮助,他认为普及鲁迅精神是在希望工程之后的“心灵工程”,前者是让孩子们有读书的机会,后者则是让孩子们学到有用的思想。

  泉州市文联副主席陈瑞统对此表示赞同。

  他认为,鲁迅刚柔并济,“有铮铮铁骨,也有万丈柔情”。鲁迅精神作为一种民族精神,是一种财富,应该代代相传下去。在中小学中普及鲁迅思想,有利于培养青少年刚健、积极向上的精神。在方式上,除了在课本里选入一些经典篇目外,还可以将一些课文该成课本剧,这对于陶冶青少年的情操、青少年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都有很大的帮助。

  “社会总是需要一些像鲁迅先生这样为了民族的命运、为社会而奔走的斗士的。”陈瑞统说,此次厦门大学鲁迅纪念馆重修以及鲁迅国际研讨会的召开,让我们重新感到鲁迅精神的力量所在。(苏丽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