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顺着臭味摸进黑作坊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7日00:28 新晚报

  日前,部分读者向本报反映,哈市一些偏僻地区的食品加工小作坊没有工商营业执照和卫生许可,从业人员也没有健康证等相关证件,加工出来的产品存在严重的卫生问题。昨天,记者根据读者提供的线索对此进行了暗访。

  昨天上午,记者在知情人的引导下徒步来到道外区平安街。刚到铁路线旁的平安街,一股令人作呕的臭味就扑面而来。顺着臭气的方向,记者悄悄摸到一个隐藏在居民大院内
的黑作坊———“牛头加工厂”。记者推开院门,看到院内有两个年纪较大的人正在将百余条牛气管晾晒在院墙和柴禾垛上。见记者询问牛气管的作用,他们说可以卖给制药厂作“钙制剂”加工原料。

  记者再往里走,发现一条长长的通道,通道的地上摆放着几十个血淋淋的牛头,有的已经脱毛。穿过通道后,记者来到院子最里面的“加工车间”,不足8平方米的屋内卫生状况极差,地上全是血水,一些等待加工的牛头和牛蹄就堆放在血水中。2个工人蹲在地上,正在整理刚出锅的牛脸,难闻的臭味弥漫在狭小的空间内。另一个工人正在拔熟牛蹄上的毛,他身边堆放着刚刚掏出的牛粪和杂物。

  据现场工人讲,这个加工点的老板姓张,每天送出的货物至少一二百公斤。工人指着一个肮脏的托盘告诉记者,那是已经加工好待出售的熟食品,熟牛头肉、蹄筋每公斤可卖6.4元,主要送往一些食杂店、饭店、超市和农贸市场。随后,记者来到道口街附近一个30平方米的平房。进入屋内记者看到,一口铁锅里油正在冒烟,锅旁边放着已经加工好的部分烤鸭和油炸过的豆腐块,屋内烟雾缭绕,卫生状况极差,已加工好的烤鸭和豆腐块没有任何防尘罩。该作坊老板称,他没有食品卫生许可证,也没有工商营业执照。

  记者沿铁路线步行2公里发现,在这些偏僻地区有很多黑作坊。在一个黑作坊门口,记者刚扒开门缝,院子里的2条大狗立即“汪汪”叫起来。记者站在院外一个土堆上看到,院内有一个小推车,车上堆着很多猪肠肚,几个工人正在忙着装车。记者刚拿出相机拍照,院子里的工人发现后马上向记者喊叫,记者迅速离开。

  据道外工商分局一工商所负责人讲,道外一些平房棚户区位置偏僻,许多非法小作坊都在这里生产加工。这些黑加工点没有工商营业执照,往往是一间房、一个锅就能加工。他们经常跟管理部门“打游击”,今天被发现取缔明天就换个地方重新开工。市民如发现黑作坊,可以马上向他们举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