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江西制定“十一五”规划解读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7日04:25 大江网-江西日报
江西制定“十一五”规划解读

于都县对农村女青年进行技术培训。本报记者宗欢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十一五”开局伊始,阅读政府各部门制定的“十一五”规划,聆听开局之年的工作打算,解读一组组关注民生的目标数据,一种务实和温馨的感觉扑面而来。

  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从过去有形的项目转到无形的工程,这是我省“十一五”规划的一大亮点。让上学不难,看病不贵,让更多的弱势群体得到社会关爱……一桩桩、一件件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事情,写进了“十一五”规划。日前,记者来到教育、劳动保
障和卫生等部门采访,强烈地感受到一个共同的信息,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放在了更突出的位置。我们有理由相信,伴随着“十一五”蓝图的实施,人民群众将得到越来越多的实惠,明天的生活定会更加美好。

  关键词: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目标解读

  “十一五”期间,我省教育事业的战略重点以农村义务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高校内涵建设为重点,努力完成普通和巩固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三大任务。其中,“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100%,小学、初中适龄少年儿童入学率分别达到99%以上和98%左右,2007年实施对全省农村学生免费义务教育。

  主要举措

  ●以农村义务教育为重点,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建立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和改造的长效机制。继续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大中专院校支援贫困县乡农村中小学结对帮扶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组织实施农村中小学改水改厕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等,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

  ●以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其中,建设100所县级中等职业学校,100所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100个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和100个重点专业。

  ●以高校内涵建设为重点,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创造条件建设好研究型大学1所,教学研究型大学11所,特色鲜明的本科院校18所左右,专业结构合理的高职高专院校50所左右。

  百姓实惠:

  教育是民生之基。当前,教育发展中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群众和现代化建设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与现有教育发展水平不高,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为此,我省在“十一五”期间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努力提高教育发展水平。在推进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我省开局之年新增3亿元用于农村困难中小学课桌椅更新和饮用水及公厕建设,同时,安排1.4亿元用于困难家庭学生的“两免一补”,安排4000万元用于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和省定贫困乡的“一费制”补助,安排4000万元用于农村学校危房改造配套,安排4429万元用于发展农村远程教育工作配套,使农村学校的覆盖面达到69%。可以预料,“十一五”期间,我省农村和城镇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将有一个十分明显的改变,在城乡中小学校宽敞明亮的教室中,祖国花朵天真的笑容必将更加灿烂。

  关键词:增加百姓就业机会

  目标解读:

  2006年,全省劳动保障事业发展的主要目标为:新增城镇就业42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8万人,其中“4050”人员再就业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养老保险参保职工300万人,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90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240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220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120万人。

  主要举措:

  ●以小额贷款为抓手,推动新的就业政策的落实。全省新增小额贷款确保5亿元、力争6亿元,新增担保基金1亿元。做好创业与小额贷款工作的衔接,进一步激发劳动者的创业激情。

  ●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完善覆盖城乡的就业管理服务组织体系,为失地农民及进城登记求职需要安排就业的务工人员提供培训和职业介绍补贴。积极推行职业培训、就业服务、维护权益三位一体的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工作模式。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确保社会保险扩面征缴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增幅。根据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进城务工人员、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收入特点,设计相应的制度。

  百姓实惠:

  就业是民生之本。面对全省城镇平均每年有100万人需要就业,而每年新增城镇就业岗位只有40万个的现实,我省在开局之年就采取措施扩大就业。今年我省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开局良好,截至2月底,全省累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9.33亿元,设立担保基金2.47亿元,扶持和带动就业13.46万人,回收到期贷款3.4亿元,还款率为97.5%。其次,举办大型就业和再就业招聘洽谈大会。2月6日至9日,我省举行了以“进城求职、帮您解难”为主题的省市县三级联动的就业和再就业春季招聘洽谈大会,入场求职人数达到107.6万人,报名登记应聘人数51.3万人次,达成就业意向20.1万人次,现场录用12.6万人,其中“4050”人员9402人。3月5日,我省又举办促进妇女创业就业“三八”专场招聘会,吸引广大下岗失业女工和女大学生入场求职。当天入场求职人数达到5000多人,达成录用意向914人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关键词:完善医疗服务体系

  目标解读:

  到2010年,我省将建立健全适应我省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健康需求及承受能力的比较完善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保障体系,提高卫生服务水平和质量,保证医疗卫生安全,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不同人群之间享有基本卫生服务的差距,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的健康水平。

  主要举措:

  ●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体系国债建设项目的监督、检查和考核,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建设进度,年内务必全面完成医疗救治体系项目建设任务。

  ●加强重大急性传染性疾病监测和处置工作,将全省重点传染病监测哨点增至200个,扩大监测范围,强化监测质量。

  ●切实抓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扩大试点工作,积极推进城市卫生人才、技术、智力支援农村,提高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的队伍素质和服务水平。

  ●加快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力争2006年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覆盖全省80%以上的城市街道、社区卫生服务网络覆盖全省80%以上城市居民的目标。

  百姓实惠:

  我省是农业大省,从整体上看,农村卫生落后面貌仍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农民“看不起病”、“吃不起药”的问题突出。我省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以来,力度大、措施实,政府得民心、农民得实惠、卫生得发展。截至去年,全省11个试点县(市)参合农民达到318.53万人,参合率80.66%。试点县(市)累计补助参合农民门诊及住院159.46万人次,补助经费9809.76万元,获万元以上补助的达585人。“十一五”开局之年,我省切实抓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扩大试点工作,截至2月8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增加到40个,1091万农业人口参加了合作医疗,占试点县农业总人口的74.71%。

  南昌市东湖区彭家桥街道青山湖社区卫生服务站,是南昌190多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的普通一员。在社区卫生服务站就医:一是边拉家常边看病,少了些许紧张,多了几分亲切;二是看病便宜,服务好。居民们说,希望每个社区都有一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都能提供24小时服务。今年,我省加快了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步伐,“小病去社区”、“大病去医院”必将给城市居民带来极大的方便。

  专家观点:

  周利生(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授、副院长)

  关注民生,是加强党的群众基础与执政之本的必然要求,是建设和谐平安江西的关键所在。关注民生,必须致力于加快发展,着眼于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只有经济发展了,就业渠道拓宽了,物质财富增加了,才能更好地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方面的困难。

  “十五”期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新阶段,经济结构明显改善,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比过去有了较大提高。但是,需要清醒地看到,江西欠发达省份的地位尚未根本改变,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等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健全,低收入群众的住房、医疗和子女就学等实际困难还相当程度地存在。

  令人欣慰的是,我省“十一五”规划以及各部门在开局之年的工作打算,把对民生的关注放在了突出位置,提出了一系列关注民生的任务、目标和措施。随着我省新一轮发展热潮的来临,赣鄱大地将更加生机勃勃,人民群众将更加幸福安康。本报记者李文亭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