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百万善款没兑现认捐企业没影了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7日06:04 重庆商报

  

百万善款没兑现认捐企业没影了

  昨日,市红十字会,太易乳业3年前与市红十字会的捐赠110万元的协议如今成了一纸空文 记者 钟志兵 摄

  本市太易乳业有限公司3年前承诺捐赠110万元给市红十字会用于人道主义救助,这
笔捐赠也堪称当时市红十字会收到的最大一笔善款。如今,“太易”当初的承诺一分都未兑现,目前已停产的“太易”根本找不到人为当初的百万承诺负责。这是市红会首次遭遇的捐赠未履行事件,而此类尴尬在我市其它公益慈善机构却时有发生。

  “太易”承诺捐款百万

  2003年4月25日,本市“太易”代表袁某与市红十字会副会长冉茂民郑重签下协议:由“太易”向市红十字会捐赠110万元人民币,其中100万元用于城镇困难群众子女助学工程,10万用于捐助遭受人道主义灾难的伊拉克儿童。

  冉茂民说,“太易”的这笔捐赠是当时市红十字会收到的最大一笔善款。协议书上明确写道:“太易”从其乳品销售中提取一定金额直到110万为止。同时,“太易”须在协议签定的1个月后将首批捐款(不低于3万元)打入市红十字会捐款账户。媒体争相报道了“太易”捐款百万这一大手笔,“我们也很高兴,这笔善款对助学工程意义重大!”冉茂民说。据了解,“太易”当时是我市仅次于“天友”的牛奶品牌,它的主要业务放在“学生奶”市场。因此,捐赠100万来帮助我市助学工程,这无疑会为“太易”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捐款协议至今未兑现

  市红十字会秘书长赵幼渝说,新闻发布会没过多久,全国媒体都报道了辽宁海城3000学生豆奶中毒事件,“学生奶”被紧急叫停,这让“太易”销售受到沉重打击,一纸承诺至今未能兑现。

  “当初我们也曾多次催促‘太易’履行捐赠承诺,但对方表示没有能力捐赠。”赵幼渝谈及此事也非常为难,后来签订协议的“太易”负责人袁某跳槽,红十字会要想追讨这笔捐赠更是难上加难,这件让人尴尬的事情也就不了了之。

  纵深

  慈善不是作秀 慈善机构呼吁诚信捐赠

  市慈善总会去年10余万善款未能兑现,希望工程一年也要碰到几起类似事件

  除市红十字会外,市慈善总会和市希望工程促进会同样遭遇了此类捐赠承诺不兑现的尴尬。

  市慈善总会常务副会长冯秀文说,仅2005年该会就有10多万元的承诺捐赠未能兑现。其中一药品科技销售公司原本承诺捐赠3万元帮助贫困学生,当时还专门为此搞了一场颇具规模的捐赠仪式。可该公司拒不履行承诺,总会联系不下20次催善款,但该公司至今没把钱打入慈善总会的账上。冯秀文说,当然也有许多捐助企业诚信履行承诺,像重庆博赛矿业集团有限公司、民生能源集团公司等的捐赠就非常及时。而市希望工程促进会副秘书长牟童则说,希望工程一年也会遭遇二三起承诺未兑现的事件。牟童说,公益捐赠主要靠大家的爱心和善心,因此希望工程不希望通过司法程序追讨善款,给捐赠者太大压力。我国《公益事业捐赠法》中没有对不履行捐赠承诺的相关条款,这也让这些公益机构在处理此类事件时显得很无奈。

  冯秀文呼吁,慈善事业是一项爱心工程,扶危济困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慈善事业不是“做秀”,我们不希望有人借“爱心”名义来炒作,亵渎“爱心”,应当还慈善事业的纯净。本版稿件均由记者 陈瑜 采写

  捐赠协议受法律保护

  市维俞律师事务所丁维俞主任律师昨日明确表示:捐赠协议受法律保护。丁律师说,“太易”与市红十字会已经形成了法律上的赠与关系,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应该依据条约履行合同。如果企业确实发生经营困难或停产,其捐赠合同可以适当减免。

  “太易”已停产两年

  2004年4月9日,有媒体报道“太易”已于当年4月7日停产,此后“太易”再也没有恢复生产。记者昨日向市卫监所、沙区农业局、沙区经委等部门打听“太易”的现况,其相关负责人均表示“太易”已于两年前停产,其余情况则不清楚,记者也未能找到“太易”的相关负责人。然而“太易”负责人在2004年4月接受媒体采访时还表示,“太易”当时的月营业额有100万,收支平衡。

  红十字会要请律师追讨

  律师指出,如果“太易”确如其负责人协议签定一年之后接受采访时所说“收支平衡”,那说明它当时和之前是有能力履行合同却没有履行,市红十字会完全可以追究“太易”的责任。

  市红十字会目前已准备聘请法律顾问,打理该会一切法律事宜,也包括捐赠承诺不兑现的情况。市红十字会副会长冉茂民说,此举只是希望能够让今后的爱心捐赠能够受到法律的保护,让“诚信”的重要性得到充分体现。

  新闻链接

  2000万元捐赠变成“神话”

  2001年北京齐通康公司董事长董占义许诺向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捐赠2000万元人民币资助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建设。然而此后4年,董占义当初的承诺一分都未兑现,2004年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将齐通康公司告上法庭。法院判决齐通康公司履行当初承诺。但董占义根本找不到人,没法执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