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苏商为何格外看中“西部行”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7日07:27 扬子晚报

  “我们只是负责组织,企业去不去由自己决定。今天来看,第十届的规模是最大的,有将近1000名苏商啊!”省发改委一位负责人每年春天都来西安参加“西洽会”。让他喜在心里的是,这个“保留节目”如今是越演越活了。

  近500家企业千名苏商,这是江苏参加本届“西洽会”的阵容。而另一组数据则显示:前九届“西洽会”,我省与西部地区共达成各类经济合作和科技成果转让项目1225项,涉
及资金300.19亿元;同时,江苏贸易成交总额766.99亿元,形成了苏货走俏的重要平台。

  这么多企业在长达10年的时间里,为何对“西洽会”衷情不改?

  见到常州市副市长王正平时,他正在展会现场忙着接待一批洽谈者。“我只能忙中偷闲简单地说了。要说企业为什么来?我看关键是能够赢得自身的发展。比如常州纺织业发达,而棉纱质量是新疆最好,运过来又不合算。所以,我们天宁区的一家企业就到那里就地办厂纺纱。这样做,比困在我们当地好。”常州市发改委经济协作处黄金明处长补充:江苏的企业参与西部开发,是把西部的禀赋、需求和本地工业基础和经济发展优势合二为一了。常州的工程机械、输变电设备和轨道交通设备制造业都很发达,西部大开发就是我们的大市场。青藏线上,用上了常州生产的机车。一大批装载机、挖掘机源源不断地销到西部。如果不是主动到西部来,市场占领就不会像现在这么大。

  当然,西部独特的资源优势也是吸引江苏企业落户的重要原因。黄金明越说越起劲了:常州佳尔科集团生产医药原料,而我们对口合作的陕西安康市盛产黄姜,这恰好是我们生产中间体“皂素”的原料。企业干脆到这里投资1850万元办了厂,年生产能力达200吨,原辅材料价格吃了“定心丸”。一算,综合成本还是降低了。现在,全市在安康兴办的各类企业已有10多家。

  “依我看,苏陕企业间的合作已经单纯从资源型走向了技术型。”无锡代表团的周兵对记者说,到西部投资办厂,无锡的澄星磷集团远赴贵州开磷矿发展磷化工,还办起了电厂。这些条件,恰恰是省内所短缺的。现在,西部地区在能源开发上具有优势的科研机构如西南石油学院化工研究所,已开始与无锡生产防腐设备的企业联合攻关,研发生产防腐输油管道,这同样是江苏企业“嫁接”了西部优势求发展。

  苏州市发改委副主任刘庆龙认为:江苏的产业优势、资金实力与西部的资源等条件有效对接,使得“西洽会”释放出了持久的魅力,吸引着企业一拨拨地来。张家港澳洋集团早几年就到新疆开设了棉花种植和加工基地,不但利用了当地优质的棉花资源,也缓解了苏州本地在土地、劳动力方面的压力。这已经产生出了好的示范作用。苏州另一家大型纺织企业,也将到新疆开设原料基地型工厂,项目可望在本届展会上签约。企业家们还谋划着以西部地区边境贸易为“跳板”,开拓中亚几国庞大的销售市场。

  徐矿集团一位负责人说,陕西探明的煤炭储量有1600多亿吨,这对耗能大省和资源小省的江苏来说,自然有着强烈的吸引力。此次,徐矿正与陕西方面洽谈新的合作项目。

  用高科技产品的领先优势,抢先登陆西部市场,民营联创集团开发的“卫星应急通信车”长途奔袭1000多公里,开到了“西洽会”的室外展区。同创卫星营运总监沈晓东说,在建立公共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的背景下,我们的产品在西部的市场需求同样不可忽视。说实话,现在各种展会很多,没有效益或者成功率很低,我们是不愿来的。这台车子开到西安,路上走了近两天哩。

  企业是逐利的,无利可图,请他也不会来。一位政府部门的人士说,组织参展“西洽会”,既让企业在西部广袤的土地上投资发展,又推动了国家大的战略,在取长补短中实现“双赢”,正是我们所乐见的。陆峰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