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天津武术20年少了7个流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7日08:02 每日新报

  众所周知,天津曾经是全国闻名的武术之乡,一代宗师霍元甲,就是咱天津人。世人熟知的“迷踪拳”,就是由霍元甲吸收各流派的精髓后,一手创造的。那么,“迷踪拳”到底还有没有人在练呢?

  带着这些疑问,记者找到了霍元甲的第四代曾孙霍自正先生。霍先生说,他们这个大家族中,几乎每个人都练过武术。“迷踪拳不单单是一种拳法,而是包括霍家擒拿法、短
打、霍家刀等。如今,这套拳谱还在,它包括各派武术精华,可谓出神入化、奥妙无穷,没有深厚的武术功底根本练不了。所以,我这代人及我的下辈,都没掌握迷踪拳的。”

  记者调查中发现,除迷踪拳外,其他门派的武学精髓也在流失。从天津市武术运动协会了解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天津市有关部门曾经做过一次调查统计,那时,曾在本市广泛传播的拳种,包括少林、形意、八卦、八极、太极、通臂、劈挂、象形、蛇形、戳脚、翻子、燕青、五子、无极、拦手、三皇炮、螺旋拳、掌师门、太祖、周身会一、功力、迷踪等22个。

  然而,如今武术运动协会掌握的武术流派,已经由22个缩减至15个,像蛇形、燕青、五子、螺旋拳、掌师门、周身会一、迷踪等7个流派的传人,武术运动协会已经找不到他们的身影。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调查资料显示,当时这些拳种的代表人物,年龄都在60岁以上,甚至有些代表人物的年龄已超过80岁。也就是说,20多年后的今天,当年的代表人物,很多可能已经逝世。武术运动协会的工作人员分析,这一原因,可能是拳种流失的主要因素之一。第二,由于个别拳法门派的弟子相对较少,一旦代表人物过世,有些弟子难以承担重任。第三,由于个别门派缺少完整的拳谱,而老师父传武的方式,仍是言传身教这样的老办法,一旦老师父逝世,该门派的武学就难以继承发展。

  <责任编辑:刘星>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