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仨月逛五省救助站40次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7日08:50 安徽在线-安徽商报

  本报讯(丘庆安乔剑左伦)短短三个月时间,跑遍五省一市,40余次进救助站骗助,同一家救助站最多去过四次。近日,灵璧县这个年仅19岁,戴着金丝边眼镜,说话文绉绉的跑站者“跑”进了安庆市拘留所。他也是新的《治安处罚法》实施以后,职业跑站者被我省行政拘留的第一人。

   自称是职业跑站的

  4月1日,记者见到了在行政拘留期间的刘某。他的第一句话是,“我就是跑站的”。

  刘某告诉记者,他家住灵璧县,高中文化。2005年下半年他经老乡介绍到江苏省常熟市打工,但没想到第一次外出打工就遇上了“黑厂”,干了两个多月,工资分文未发。由于拿不到钱,身无分文的他便拨打了110求助,接警后110就让他去了当地的救助站求助。就是这次偶然的救助经历,让刘某走上了疯狂的跑站之路。

  有吃有住还能赚钱

  在常熟市救助站住宿的夜里,刘某吃惊地发现,睡在同一房间的七八名流浪者,谈论的话题居然是某某救助站给了我100元,那位仁兄去年跑站赚了多少,明天一起去那个救助站看看……

  “这些人原来都不是需要救助的”,“原来跑站也是一种赚钱的渠道”,涉世未深的刘某那一晚辗转反侧,最后作出一个大胆的决定,和他们一起学学跑站的经验。第二天,常熟市救助站给了刘某20元的路费,在“站友”(跑站结识的朋友)的指点下,他花了几元钱就到了苏州救助站,在那获得了到南京的火车票,后又从南京救助站要到了回老家灵璧的车票。

  不花分文有吃有住,而且还赚到了10多元钱,尝到了甜头的刘某似乎从中看到了这一行当的美好前景。2005年12月,在家休整了一个多月的刘某出发来到杭州,从这里开始了他历时三个多月的职业跑站生涯。

  杭州、萧山、嘉兴、苏州、无锡、徐州、上海、南京、昆山、镇江、温州……短短三个月时间,刘某马不停蹄,平均每一天半时间跑一个救助站,足迹几乎遍布了除山东省外的整个华东地区,先后跑了40余次救助站,有个救助站他就去过四次。

  “关键要有厚脸皮”

  漫长的跑站生涯,刘某逐渐地“老练”起来,从最初的胆怯、不好意思,发展到后来的死皮赖脸,甚至报警强行骗助。

  有一次在镇江市,刘某遇见了四位正在找工作的老乡,已是职业跑站者的他,“做东”邀请几名老乡到当地的救助站吃住,临别时热情的他还不忘帮每位老乡在救助站要了10元车费。“救助站要靠闹,民政局要靠耗。”刘某语出惊人地向记者总结他的跑站经验。

  刘某说,要想成为一名职业的跑站者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要有一定的文化知识特别是地理知识;二是要会洗票(用特制的药水洗去火车票上“政府救助不准退卖的印章)这样才能尽可能地多赚到钱;三是要会说多种地方方言。“当然最关键的还是要有一张厚脸皮。”

  “其实我是假聪明,我认识的几位山东的职业跑站者才是高手”,刘某说,从前他跑站虽然人很勤快但总是赚不到钱,原因是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的路费开销太大,后来经他们指点才知道了一点名堂。最省路费办法是混上火车,但这个不容易,常用的办法是先花几元钱买张距离出发地最近站点的火车票,上车后在票上写上“政府救助人员”几个字,这样就没人管,你想在哪下就在哪下。

  刘某还说,过去跑站的,差的一年也能赚个两三万元,现在跑站的人太多,生意也大不如从前。老跑站的,现在都不一人跑站了,往往带个残疾人,也不是光跑救助站了,民政局也去闹闹。

  跑站被抓十分意外

  跑站被拘留,用刘某的话说是“大大地出乎了意料”。“跑站者闹救助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苏州救助站我就去过四次,第三次去时,救助站的工作人员认出了我,并拒绝救助,我报警后,救助站还是不得不给了我20元的车费”,刘说。但这一次被拘留,让刘某认识到原来跑站也是违法的。刘某告诉记者,他原本是想外出好好打工赚钱,但是却误入了歧途,他想出来后结束这段不光彩的生活,“做人还是要踏踏实实工作好。”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