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松江“百姓戏台”:好戏演到家门口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7日08:59 解放日报

  本报讯(李君娜)阳光四月,文化春风吹拂松江。昨天,随着一曲悠扬婉转的《紫竹调》,由松江区委宣传部主办的“百姓戏台,让松江百姓看好戏”活动在松江剧场拉开帷幕。

  据介绍,该活动将一直持续到年底,全部演出场次将达200场。这也是上海文艺界积极响应党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进一步落实市委市府“把优秀民族文化送到基层”、“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文化阵地”的精神,开展的一项重要文化演出活动。

  不愁没戏看了

  昨天的松江剧场,800多个位置座无虚席。上海京剧院、上海越剧院、上海沪剧院三大院团的戏曲联唱,让观众席中响起一次又一次的热烈掌声。

  “心潮如浪急翻巷,难掩肺腑万千言……”当著名京剧演员尚长荣在舞台中央唱起《贞观盛世》的经典选段时,观众席里的马大伯忍不住也轻声哼唱起来。

  和马大伯一起来看戏的,还有他86岁的老母亲。老人家很高兴,连声说:“住得离市区太远,看戏毕竟不方便。现在好了,一出家门就可以看了。”与她有同感的还有许多人。一对从松江茸北镇赶来的胡姓姐妹告诉记者:“我们都是戏迷,今年不愁没戏看了。”

  一年演足200场

  此次“百姓戏台”活动,建立在松江区一直以来坚持“文化下乡”的基础上。松江群众的文化生活得到极大丰富的同时,活动本身也受到国家广电总局表彰。

  活动从昨天开始将延续至今年年底,已确定的演出达200场,其中上海京剧院将演出《廉吏于成龙》、《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杨门女将》等京剧34场,上海越剧院将演出《早春二月》、《打金枝》、《十八相送》、《蝴蝶梦》等越剧45场,上海沪剧院将演出《江姐》、《雷雨》、《芦荡火种》等沪剧60场。此外,松江区越剧、沪剧沙龙队将演出61场。

  “文化购买”新理念

  成功的“百姓戏台”,需要成熟的运作理念。此次,松江区采取了“文化购买”的方式,即以政府购买文化服务为主,鼓励社会各界参与购买文化服务。同时,通过推出低票价专场、学生专场、企业专场等,培育和引导市场消费。

  目前,“百姓戏台”200场戏曲演出的票价为10元。“百姓戏台”活动相关负责人介绍,群众对高价票的承受力有限,久而久之会导致文化市场的萎缩。与此同时,一些低票价却低俗的草堂班子也有了“乘虚而入”的机会。

  “百姓戏台”在节目运营上实行专业院团和本区业余文艺团队相结合的方式。前者由区文广局与上海京剧院、越剧院、沪剧院三大院团签约,确定全年演出任务,统一安排到全区各镇、街道、园区演出;后者针对松江区越剧沙龙队和沪剧沙龙队,提出明确的排练要求和演出任务,并对他们的每场演出给予一定补贴。这样,既把专业戏曲的演出内容送下乡,同时也促进了本地文艺团队的发展。

  

松江“百姓戏台”:好戏演到家门口
松江“百姓戏台”:好戏演到家门口

  左图为尚长荣在演出京剧《贞观盛世》选段;右图为当地居民在喜滋滋地观看演出。

  本报记者 金定根 摄

  本报讯(李君娜)阳光四月,文化春风吹拂松江。昨天,随着一曲悠扬婉转的《紫竹调》,由松江区委宣传部主办的“百姓戏台,让松江百姓看好戏”活动在松江剧场拉开帷幕。

  据介绍,该活动将一直持续到年底,全部演出场次将达200场。这也是上海文艺界积极响应党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进一步落实市委市府“把优秀民族文化送到基层”、“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文化阵地”的精神,开展的一项重要文化演出活动。

  不愁没戏看了

  昨天的松江剧场,800多个位置座无虚席。上海京剧院、上海越剧院、上海沪剧院三大院团的戏曲联唱,让观众席中响起一次又一次的热烈掌声。

  “心潮如浪急翻巷,难掩肺腑万千言……”当著名京剧演员尚长荣在舞台中央唱起《贞观盛世》的经典选段时,观众席里的马大伯忍不住也轻声哼唱起来。

  和马大伯一起来看戏的,还有他86岁的老母亲。老人家很高兴,连声说:“住得离市区太远,看戏毕竟不方便。现在好了,一出家门就可以看了。”与她有同感的还有许多人。一对从松江茸北镇赶来的胡姓姐妹告诉记者:“我们都是戏迷,今年不愁没戏看了。”

  一年演足200场

  此次“百姓戏台”活动,建立在松江区一直以来坚持“文化下乡”的基础上。松江群众的文化生活得到极大丰富的同时,活动本身也受到国家广电总局表彰。

  活动从昨天开始将延续至今年年底,已确定的演出达200场,其中上海京剧院将演出《廉吏于成龙》、《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杨门女将》等京剧34场,上海越剧院将演出《早春二月》、《打金枝》、《十八相送》、《蝴蝶梦》等越剧45场,上海沪剧院将演出《江姐》、《雷雨》、《芦荡火种》等沪剧60场。此外,松江区越剧、沪剧沙龙队将演出61场。

  “文化购买”新理念

  成功的“百姓戏台”,需要成熟的运作理念。此次,松江区采取了“文化购买”的方式,即以政府购买文化服务为主,鼓励社会各界参与购买文化服务。同时,通过推出低票价专场、学生专场、企业专场等,培育和引导市场消费。

  目前,“百姓戏台”200场戏曲演出的票价为10元。“百姓戏台”活动相关负责人介绍,群众对高价票的承受力有限,久而久之会导致文化市场的萎缩。与此同时,一些低票价却低俗的草堂班子也有了“乘虚而入”的机会。

  “百姓戏台”在节目运营上实行专业院团和本区业余文艺团队相结合的方式。前者由区文广局与上海京剧院、越剧院、沪剧院三大院团签约,确定全年演出任务,统一安排到全区各镇、街道、园区演出;后者针对松江区越剧沙龙队和沪剧沙龙队,提出明确的排练要求和演出任务,并对他们的每场演出给予一定补贴。这样,既把专业戏曲的演出内容送下乡,同时也促进了本地文艺团队的发展。

  

松江“百姓戏台”:好戏演到家门口
松江“百姓戏台”:好戏演到家门口

  左图为尚长荣在演出京剧《贞观盛世》选段;右图为当地居民在喜滋滋地观看演出。

  本报记者 金定根 摄' name=brief>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