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读者讲述收藏背后的感动与震撼(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7日09:21 西安新闻网-西安晚报

  

读者讲述收藏背后的感动与震撼(图)

  记者周媛

  

读者讲述收藏背后的感动与震撼(图)

  编辑李斌

  

读者讲述收藏背后的感动与震撼(图)

  记者张勇

  

读者讲述收藏背后的感动与震撼(图)

  编辑郭兴文

  

读者讲述收藏背后的感动与震撼(图)

  编辑庞进

  坚持阅读一份报纸,是源于一份感动与信赖;坚持收藏一份报纸,则源于一种公信与权威。昨日,接听本报读者热线的编辑记者们在与几十位坚持常年订阅和收藏本报的老读者的交流中,深切地感受到了读者们一颗颗真诚、炽热的心,更感动于读者与报纸之间这种难得的情缘。

  收藏民俗收藏感动

  “我是读着晚报长大的!”来自科研单位的王女士在热线中介绍自己的父亲是晚报几十年的老订户,从小她就看晚报,尤其喜欢看文娱新闻。她评价晚报的文娱新闻“姿态摆得正”,不过多的追求花边新闻和明星隐私,相当有品位。她讲这些年自己剪贴了不少本报关于抢救民间民俗文化的报道,她认为这些报道都是记者花费很大精力挖掘来的资料,具有很高的价值,同时也体现了报纸保卫传统文化的使命感,令人感动和钦佩。第四军医大学的程医生则代表他们科室喜爱晚报的同事打来热线,表达对晚报文化报道的偏爱,他们总结晚报的文化报道“精、实、雅”,既传统又不失活泼,他们建议晚报的文娱报道多刊登一些对文化现象进行评论的文章。

  令文化记者周媛感动的是,许多文艺工作者昨日都专门打来电话表示对文化报道的关注。原易俗社社长、著名戏剧专家冀福记在电话中称赞晚报多年来为推动文艺事业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他说自己是受周围一群文化名人之托,代表大家来表达对晚报的祝贺和感谢,并祝愿晚报越办越好。另一位文艺工作者张先生也打来电话,对本报长期关注本市文艺团体活动表示感谢,他建议本报文化新闻版面增加文艺体制改革方面的内容,并通过征文、影评等形式引导青少年对文化现象分析思考。

  昨日打进热线的不少读者都是体育爱好者,他们对于本报的体育记者和他们报道的项目类别都相当熟悉,一位年轻的读者竟通过热线兴致勃勃地与记者张勇聊起了当下热门的赛事。对于体育报道如何适应年轻人的口味,这位读者的建议是增加报道篮球项目的内容,他认为篮球项目在市民中更普及,更受青少年喜爱,他还提议本报的体育报道在挖掘深度方面下工夫。还有一位王先生对本报的体育报道提出了三条建议:一、体育报道不应该只关注运动员和赛事,应该把报道的视野扩大到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上;二、西安是文化古城,要多宣传和培养高素质的球迷;三、体育新闻不仅要关注运动员在赛场上的表现,还要多关心运动员退役后的发展及生活保障问题。

  收藏《漫笔》收藏震撼

  “晚报的副刊最有深度、最有品位、也最有文化味儿。”读者程三快在热线中评价本报副刊版面拥有的专家型记者资源是其他报纸无可比拟的,他建议副刊在彰显城市文化方面应进一步挖掘西安的历史文化,通过专题征文等形式,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与西安的本土文化结合起来进行宣传。

  交流中,不少读者都对本报副刊《曲江漫笔》专栏刊发的系列评论文章给予很高的评价,认为理论水平高、评判性强。来自外语学院的经济学教授韩文采在与副刊编辑郭兴文进行交流时,评价他曾编发的一系列批判经济学家的文章“比经济学论文还有分量”,尊重事实不跟风,能一语打中要害,受到经济学专家的一致好评。韩教授提到,去年西安经济学会开会时,专家们都不约而同地带着《曲江漫笔》的剪贴本。还有一些老读者表达了对《城市语言诊所》、《市井聊斋》等副刊专栏的喜爱。认为这些贴近生活、市民化的栏目与《曲江漫笔》等具有深度的栏目相互呼应,使得晚报的副刊版面雅俗共赏。

  收藏专刊收藏品位

  喜爱收藏的读者刘先生尤其钟爱本报的《收藏》专版,他夸奖编辑李斌每期的专题都做得很有特色,尤其对本报组织专家定期举办的讲座活动评价甚高,认为是服务读者的贴心之举。作为《收藏》版的收藏者,刘先生希望每期的《收藏》版都能做成彩色版面,并建议《收藏》能加强中外文化艺术遗产藏品挖掘,并着力介绍陕西出土的文物。另外,《收藏》版的编辑李斌在交流中还得知,一位王先生从《收藏》版创办之初就开始收藏该版,至今已经珍藏了200多期。对于他来说,厚厚的剪贴本已是一份永恒的记忆。

  曾经,我们一路同行;今后,我们还将同行;一路上,读者的鼓励和建议犹如加油站,将陪伴我们迈向更高更远的目标。本报记者接听热线的活动虽已结束,但更多的与读者互动活动还在继续,敬请关注。读者有关于报纸改进与发展方面的建议可拨打报社各部门的电话与记者进行交流,也可以通过邮箱chenying@xawb.com传递给我们。记者陈颖整理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