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永远的丰碑 黄天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7日09:31 星辰在线-长沙晚报

  黄天,原名黄庭财,1908年生,江苏省崇明岛(今属上海市)人。1931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外文系。1935年在杭州组建“三五剧社”,排演了《雷雨》《湖上的悲剧》等,曾参加抗日救亡活动。

  全国抗战爆发后,他告别双亲和妻子儿女,抛弃富裕的家庭生活,奔赴延安,进入陕北公学学习。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陕公期间,由黄天执导,把苏联名剧《母亲》搬
上舞台,演出后获得很大成功。他率陕公剧团排演了一批地方色彩浓郁、配合当时斗争形势的抗日剧目,深入到边区农村、工矿企业、八路军驻地演出,深受观众喜爱。1943年黄天调冀察热辽军区“尖兵剧社”任社长。在艰苦残酷的战争环境中,他与今歌等合作,创作了十几个反映军民浴血抗战和人民群众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下痛苦生活的歌剧、话剧、活报剧剧本。1945年7月1日,冀察热辽军区副参谋长才山和黄天率“尖兵剧社”和“长城剧社”,在河北迁安联合演出黄天、今歌创作的大型四幕歌剧《地狱与人间》。在赴军区所在地玉田演出途中,于7月4日在遵化杨家峪村遭遇日伪军包围。在组织指挥突围的战斗中,他两次冲回到村中,解救被包围的同志,最后弹尽,壮烈牺牲,时年37岁。

  据新华社北京4月6日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