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换乘枢纽2009年底建成 客流总量可达50万人次徐家汇3条轨交地下碰头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7日09:44 东方网-文汇报

  ■文/本报记者张艳

  历经10年的酝酿,徐家汇地下3条轨道交通的换乘枢纽规划已于近日出台。

  设计师们妙计天成,在徐家汇港汇广场地下室内找到了近乎完美的“交汇点”,上海轨道交通网中最重要的3条骨干线——交通轨道1号线、规划建设中的9号线二期和从嘉定方
向来的规划建设中的11号线将在此“碰头”,到2009年底,徐家汇将形成一个三线换乘的交通枢纽。

  由于从莘庄到宝山的1号线、从松江到浦东的9号线、从嘉定到临港新城的11号线,都是穿越市中心直接连接郊区的骨干快速线,徐家汇站是这3条快速线唯一的换乘点,预计3条线在2010年全部通车并且正常运营后,每天地下轨道交通之间换乘、轨道交通和地面公交换乘,以及直达枢纽站的客流总数可达50万人次以上,其重要性、枢纽性相当突出。

  “规划酝酿超过10年”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刘伟杰告诉记者,“这个规划从酝酿到出台超过了10年。”设计人员前后设计了不下20个方案,直至2005年之后集中换乘、平面换乘相结合的“环港汇”方案最终出台。

  这个规划是使这一交通枢纽与1号线的区间段相交,9号线沿宜山路穿越交大新村后在港汇广场地下室设站,11号线则沿华山路经交大转至恭城路,在恭城路西侧设站。

  徐家汇无疑是这3条轨道交通线中最困难的节点。无论是华山路、虹桥路,都是徐家汇交通的大动脉,莫说地下的管线数以万计,地面上的交通也纵横交错,记者调查发现,徐家汇商圈共有12处较大规模的公交车停靠站,其中一站10条线路以上的共有8个,如果封交,对这一地区的经济将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如果不是采用环港汇方案,徐家汇起码要关3年!”刘伟杰说。这个方案的成功之处是在徐家汇这一复杂的交通、商业中心地带,避免道路开挖,使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吃肯德基吃出的灵感”

  说起这一方案的出台,总设计师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徐正良谦虚地笑了:“这是我带女儿吃肯德基时产生的灵感”。

  女儿喜欢吃肯德基,所以徐正良每个礼拜总要带她到徐家汇去吃一趟肯德基,在港汇广场地下停车库停车后,他总要在此转悠几圈。某一次,他再次在此停车后,忽然想到这偌大一个停车库似乎可以借鉴来做轨道交通的站厅和站台层,他忍不住拿出了尺子,认真地对地下3层停车库的层高、柱距开始了测量,并估测若用作地铁站台会有何负面影响,结果发现这些数据完全合适。“而在这一过程中,我有几次差点被不知缘由的保安赶出来。”

  事实上,这一创新理念产生了丰富的成果,形成了28册的专题,对今后上海地铁在设计、建设、管理等方方面面都带来了突破。这看似如有神助的创意,看似寻寻觅觅,得来全不费功夫,事实上却是来自于徐总工程师对香港以及国外的地铁设计经验的总结,以及自己多年设计经验的积累,在此之上,创新灵感一瞬间迸发。

  “人怎么舒服就怎么做”

  徐正良透露,按照目前的方案,在徐家汇枢纽建设时期,一号线将正常运营。同时,这一枢纽的建设,将吸取目前人民广场一、二号线换乘时的经验。以后,市民在徐家汇枢纽进行换乘时,不需要再走过长长的狭窄通道,而是通过港汇广场地下室的中央大厅进行换乘,换乘距离只有200米左右,这一点也得到了港汇广场方面的理解和支持。有关人士表示,这将为以后其他轨道交通线换乘枢纽建设起到示范作用。未来人民广场换乘枢纽,也将改造成这种中央大厅的样式,将换乘距离控制在乘客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总之,人怎么舒服就怎么做。”

  据悉,到2010年,上海将重点建设完善一批与轨道交通同步建设的换乘枢纽:东方路——世纪大道、龙阳路、宜山路——凯旋路、铁路上海站、中山公园、徐家汇、真如、虹口足球场、耀华路、嘉定新城、松江新城等80个大中型重要换乘枢纽,其中包括17个3线换乘点,实现多种交通方式之间的有机衔接和便捷换乘。

  右图为“环港汇”枢纽站平面示意图。

换乘枢纽2009年底建成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