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三峡外迁移民,你在他乡还好吗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8日11:11 中国三峡工程报

  三峡外迁移民,你在他乡还好吗

  恩施日报记者 谭举先 通讯员 黄家绿 向锐 邓清平

  带着对移居他乡的三峡移民牵挂,记者从3月6日到15日,奔走潜江、沙市等地,对三峡外迁的巴东县移民跟踪采访,所见所闻,感触尤为深刻。

  以“三峡”命名,是荣誉更是责任

  在中国的版图中以“三峡”命名的行政村,可以说只有外迁的三峡移民才能享受到这一殊荣。当记者来到号称三峡第一村的湖北省沙洋范家台农场“三峡村”时,立刻被这里整齐的移民一条街所吸引。

  走进那几个挂着“三峡”大红灯笼的餐馆前,见我们来自三峡移民库区,一顾客便一见如故:“这里的腊肉别有风味,巴东移民开的酒店让我们饱了口福。”在酒店,巴东三峡酒厂的酒也随着移民来到了这里,浓郁的包谷酒香,让置身异乡的我们也能闻到故乡的气息。原沿渡河镇移民,现三峡酒厂的特约经销商钟开敏说:“三峡酒在这里好买得很,一年下来,毛收入有60几万!”在餐馆旁边的房屋门前,停着几辆“东方红”悬耕机,一打听都要4万多元,它们的主人却说:“铁牛能帮我们轻松的完成农活,帮其他人种地,节约出来的时间还可以去挣钱,是个发财的东西,我们一点都不觉得贵。”

  移民村党支部书记张家义感叹地对我们说:“2000年4月14日刚来时天公不作美,记得第二天清晨,刮起了大风,移民的家具、生活用品被吹得七零八落,公路两旁到处是移民的衣物、洗脸帕子、漱口杯子……好多人流着泪要回去。可到底还是被移民干部的真情感动了。巴东县委书记于德海、副书记马燕峰、县政协副主席谭文森、副县长刘太可、县移民局局长向大甲等来了,农场党委书记番建生来了,他们找脸盆,搬桌椅,支炊具……挨家挨户看情况,半夜2点多了还没回去。”

  “当时的情况真是始料不及,我们场长的电话一直拿在手上,不停地催促各方来人帮忙。为了国家的利益,移民们舍弃了家园,不容易。为了让他们尽快拥有新家,我们举办了‘移民供货会’,20多家建材企业参与竞标,最终选定了3家物美价廉的建材供货厂家。”副场长张峰说。

  为了把房子修漂亮,建成规模,沙洋农场设计院免费为移民们设计了图纸,并由沙洋农场建设局派出工程师、技术员进行质量监督管理。在巴东修房子,下地基很简单,可江汉平原的地质特点与巴东山区的地质条件相差很大,地基要求宽1.2米,有十几户人家没有按要求做,只做0.8米,技术员要求移民返工时,遭到拒绝。经过反复讲道理做工作,移民才明白其中的奥妙。东瀼口的移民向勇颇有感触:“开始我以为和在老家修房子一样,觉得这里的地势平坦,地基搞那么宽不是浪费吗?技术员说这里的地层比山区要薄,十几米以下就有水层,现在想来,当时冲他们发脾气真是不好意思。”

  一条宽敞的柏油公路,排列在两旁的房子白砖红瓦,在阳光下分外耀眼。这是记者所到的另一个采访点——潜江总口农场“三峡”村见到的景象。在总口农场党委书记李金萍、移民办主任杜彪的引导下,我们走进了移民家中。一杯绿茶,一支香烟,几句寒暄,浓浓的乡情就充溢在我们中间。沼气灶上旺旺地燃烧着蓝色的火焰。屋后便是移民家的农田,田垅由近及远,几条纵横交错的机耕道把大片的土地写成几个硕大的“田”字,一台台拖拉机在准备种棉花的地里来回奔忙着。(连载一)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