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一个国际藏家的中国淘画录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8日12:38 财经时报

  □ 本报记者 胡劲华

  今日美术馆作为中国最大的民营美术馆,日前已调整经营战略,大举收藏当代艺术作品,这其实已经落后了很多年,因为像西克先生这样的国外藏家,他们自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系统收藏中国当代艺术品。《艺术财经》执行副主编王雪芹认为,不管国内藏家如何追,“西克收藏的中国艺术家的作品已经有1000多件,而且收藏的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当
代艺术的代表作,几乎垄断了中国当代艺术的一部分历史”。

  中国当代

艺术收藏第一人

  作为西克非常好的私人朋友,艾未未的描述则更为清晰:

  “西克当时是瑞士驻华大使,也是驻华

文化人中,或者说有政治和经济背景的人中第一个对中国当代艺术感兴趣的人。西克一开始就建立了很理性的逻辑,而对中国当代艺术进行系统的收藏应该是从1995、1996年开始。”

  西克在欧洲的首次“中国当代艺术展览”,艾未未是他的策展人,据介绍这次展览展出了西克收藏的1000多幅中国当代艺术品中的360幅,涵盖了中国140多个当代艺术家。

  艾未未说,“我作为在中国生活的人,同时也是对中国当代艺术比较感兴趣的一个人,我发现每次和西克在一起都比较尴尬,因为他去过中国几乎所有中国艺术家的画室,他认识很多艺术家,而我没有他认识的多。他知道那些艺术家的下一步计划,据他自己讲,他做外交官的时候是他最累的,每天只有4个小时的休息时间,到周末时,就赶快去艺术家的工作室里看看,他把这看作是对自己的回报。”

  “确实,不管是艺术批评家还是画廊老板或是艺术家本人,如果说不知道西克这个人必定被人笑话没入中国当代艺术的门。”

  艾未未给予西克的评价很高,“认为西克不仅是将中国当代艺术推入国际舞台的第一人,更是最后一人。”

  按照自己的标准

  到乡下淘画

  西克是非常有恒心的,他曾是国家队的运动员,每天训练长达7个小时,他一点也不觉得苦。他在中国不懂中文,现在回国了,却请老师教中文,他说他喜欢中国。

  艾未未称,“西克把自己的很多都投入到这个上面,他不放过任何展览,甚至到很多偏僻的地方去,他完全按照自己的标准,按中国这个社会变化的当代大背景来判断,不像大多数人按自己的情绪,书本上的美学标准来收藏。”

  “我问他为什么做这个当时看起来很不成熟的市场,他说中国是一个正在发生巨大变化的国家,当它有一天想发现自己的艺术家的时候,他的收藏就会有自己的价值。他说这话时是1996年,他在这一点上确实是个看在前面的人。

  当然他也遇到过很多挫折、很多困难,他是个瑞士人,在这一点上,他推广中国的当代艺术,完全是出于自己的热情,不是为了别的,没有他所做的一切,中国当代艺术在国际上的影响说什么也不会像现在这样,他引领很多国际上的人,陪着他们去上海、广州,直接到艺术家的画室,目前没有一个人像他这样。”

  不想用中国艺术品挣钱

  “他的一生很传奇,充满变化,先是做律师,后来没有兴趣,又去做企业管理者,后来又做记者,做外交,‘合资’这个词最早就是由他创造的,这也让他认识了当时的国家领导人,他始终担心在外交方面有什么影响,作为外交官,他当时还是很担心的,不过现在不会了。”

  艾未未表示,西克一个人能把中国的文化问题拿到世界上,让他成为一个小品牌,这是中国产品中没有的,其实当代艺术并不是一个人的事情。

  据了解,西克在当年收藏时给予的价格并不是很高,但即使是这些不高的价钱,也让当时的中国艺术家有了发展下去的希望,毕竟那时国内没有人关注这些艺术家。

  西克说 “我永远不会靠中国当代艺术品挣钱,我一直怀疑自己上辈子是中国人。”正如艾未未所说,西克一直在学习汉语。

  (041062)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