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130个新农村试点将确定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9日00:35 新文化报

  7日15时30分,数百名省直部门、各市(州)以及县(市、区)负责人阔步走出省委党校。过去四天中,这些党政官员思想受到了一次洗礼。社会主义新农村究竟该怎样建设?在他们的心中已初具雏形。尤其是7日下午副省长杨庆才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结业式上一番深入浅出的讲解,更让他们坚定了建设新农村的决心。

  全省即将确定约30个镇、100个村开展新农村建设试点,今年10月底前要完成试点村
阶段性改造,2年内完成试点镇改造计划,“十一五”期间要完成1/3新农村改造任务。

  我省新农村建设到2010年的预期目标,也基本符合这一观点。届时,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要达275亿公斤,农民人均收入要达4350元,人均居住面积要实现22平方米。

  共同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与质量,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杨庆才总结时提出,“新农村建设必须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使他们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人”。杨庆才指出,要真正赋予农民平等的国民待遇,让农民与市民一样,共同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使他们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健康权、就业权、发展权。

  让农民变市民、工人和商人

  “我省要结合实际,不但要发展粮食生产、农产品加工业和精品畜牧、园艺特产,而且还必须大力发展劳务经济。”今年我省要转移农村劳动力330万人,到“十一五”末期实现50%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离粮、离土、离乡目标,促进农民向市民、工人和商人转变。

  建设新农村要结合实际

  杨庆才特别强调,要注意区分“试点示范”和“面上推广”的关系,千万不能将那种“好是好,就是学不了”的典型到处硬性推广。建设新农村要结合实际,乡村规划和建设,应该突出乡村特色、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尊重各地的传统习惯和风土人情,不能把典型的地域特征搞没了,把鲜明的民族特色改掉了,把优秀的文化传统弄丢了。

  杨庆才说:“切忌用一张图纸、一个式样、一种格调搞村庄建设,切忌用大拆大建、强制拆迁、随意撤并村来树新样板。”(新闻编辑:)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