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名人博客 拿什么回馈“博民”——关于博客现象的思考之四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9日09:14 东方网-文汇报

  ■文/本报见习记者樊丽萍

  有人说博客也是个江湖,其中自有深浅,此话不假。名人开办的名博客,是眼下众多“博民”(热衷博客的网民)关注的焦点。说到名博客,有人“博”得得意,赚足了人气与口碑;有人也“博”得够呛,或“闭关”谢客,或抛“博”而去。

  对公众开放、平等接纳“博民”是博客一大诱人之处,但博客“与人共享”的天性也对“博民”提出了要求:若不想博客“早衰”、“夭折”,还须有“真材实料”可供他人分享才行。即使是那些“口里含着金钥匙”而诞生的名人博客,要求长生,还得耐看。

  诽闻吵闹不长久

  “名博客”为啥要“长生”?除了有助于维护名人本身的人气之外,恐怕更多是出于众多网民的现实需求。以新浪博客为例,排名前10位的人气榜上,当红影视明星和歌星占据了大半。现实中的名气、人气与博客的访问率、点击率成正比,“名博客”具有得天独厚的吸引眼球的优势。

  打情骂俏、吵吵闹闹、声色犬马……这些都是很多名博客的看点所在。满足好奇心与偷窥欲,不可谓不好看。但即使精彩之至,如“韩白之争”者,随着硝烟散尽,看客们也自会散去。若是追溯起那些原本就依托网民追捧而扬名的网络红人们,其博客如昙花一现般的命运,更证实了博客江湖异常现实的一面:拿不出吸引网民的新看点,就得惨遭遗忘。

  真知灼见才受欢迎

  在“名博客”走马观花,有时难免看得人头晕眼花。如周国平和曹天予这般学者,也以他们之间的官司纠纷考量着“博民”的看客智慧。两人之间的官司早先就被媒体披露。初审之后,周国平在个人博客上贴出了审判书,向众人宣告他的胜利,表明其没有侵权。曹天予日前也在博客上贴出他对败诉的看法,放话“继续上诉”,似乎欲告知网民,好戏还没完呢。诚然,周、曹二人炮制的“好看”博客满足了部分网民对于侵权官司案本身的知情权。但周国平先生似乎忘却了,更多“博民”可都是抱着受教诲之心而来的。读着他博客上若干年前的旧作,看着哲人与昔日同窗的纷争,难免让一心来求学、求教的“博民”扫兴而回。

  当然,闯荡博客江湖,长袖善舞的高手也不少。三联周刊主编朱伟前一阵与陈丹青之间也较真了一回,也算闹得沸沸扬扬。但朱伟的博客《日知录》,不失为“耐看”的一例。把个人读的书、知晓的事,与众多博民分享,写博客,如行云流水,抒发见解,有理有节。按照一种传播学理论,“知识本身不是力量,除非与人分享”。朱伟授予博友的,是对己对人都有益处的点滴知识、感受,作为回馈,他的博客地址被加入了很多博友的收藏夹。

  总之,名人效应用于博客只是一时。名博客若是长久时,还靠名人常写常新。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