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心的献礼——记支宁支边42年的老教师冯志远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9日15:53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4月9日电(记者邱红杰、孟昭丽、马扬)

  “祖国,收下吧,我心的献礼!

  曾有过多少啊,你的儿女,爱你胜于自己。

  为了你,他们

  驰骋天上,战斗地底!

  把缤纷的花束向你举起。

  可惜我——你的一个无能为力的儿子

  不会歌,不会舞

  不能工,不能农

  全身什么与人相比

  只有一颗炽热的心啊

  祖国,母亲

  我高高地捧出,

  收下吧,这份献礼!”

  当记者轻轻在一位老人的耳边读出这首写于20年前的诗作时,他的手指颤抖、嘴角也轻轻抽搐,已黯然无光的双眼,泛出晶莹泪花。

  这位老人就是这首《献礼》的作者,他叫冯志远,今年78岁。我们不久前在吉林省长春市“一汽”家属区的一幢普通居民楼中第一次见到冯志远老人,他静静地躺在床上,面庞清癯,双目失明,刚刚经历的一次脑血栓和骨折让他体力异常虚弱,每说一句话都上气不接下气,但可以明显感受到他心潮依旧澎湃。

  他的经历听上去非常简单,1958年响应国家号召从上海远赴宁夏支边支教。不简单的是,他这一去就是42年。他的青春挥洒在了黄土高原,大西北的风霜雕刻了他满脸的皱纹。

  “学生把我当成朋友对待,能把我知道的东西都告诉他们也是我最高兴的事情”

  “我愿意!”1958年,宁夏方面请求上海支援一批教师,当组织上找冯志远征求意见时,他就这样答应了。

  其实那时他有充足的理由可以拒绝。他刚新婚一年,更主要的是他的眼睛早就被确诊为视网膜色素变性,病情正无法阻挡地一天天恶化。可人怎么能在困难面前说不,那是一位热血青年,那又是一个热血奔腾的年代。

  当年10月,冯志远就带着自己的喜欢的书籍和简单生活用品登上了西去的火车,那次和他同时走的还有300多个年轻人。从当年留下的照片可以看出,时年28岁的冯志远挺拔英俊,意气风发。他1930年生于吉林双阳县新安堡村,1949年考上东北师大中文系,1953年分配到上海市,先后在市南中学和上海第一速成师范任教。从肥沃的黑土地到繁华的大都市,冯志远从没想过自己一生要和荒凉的西部难以割舍。

  “街道很窄,房子低矮,一幢楼都没有。”40多年前的银川让冯志远印象深刻。下车伊始,按照那个年代的惯例,他们先参加了两年的劳动。直到1960年4月,他来到距银川以南120多公里外的中宁县鸣沙中学。这位喜欢写诗的年轻人所以选择这里,“因为那里的沙子都会唱歌”。

  事实上,距县城20多公里的鸣沙中学刚建校不久,有很长一段时间,学校老师的口粮都要自己想办法解决,菜也要自己种,地下挖三丈多深还见不到水,人住的是土坯房,睡的是土炕,连当地的老师都不愿意到这里来。然而,从大城市来的冯志远很快就站在了讲台上。

  曾在上世纪60年代担任过鸣沙中学校长的苏忠深老人说,在那样的条件下,冯志远提过两个要求,一是他走路看不清,希望住到靠近伙房、水房的地方;二是视力不好,不太适合当班主任。除此之外,他再也没有别的要求。

  作为一名本科中文系大学生,冯志远很快在语文教学方面显示出独到之处。

  鸣沙中学1968级学生张永祥回忆说,冯老师把教学重点放在了作文上,每次上课前几分钟,他都先把大家造的好句子、写的好文章读给全班听。每次讲到戏剧作品时,他就把剧中的角色分配给学生,让大家演一遍。

  现在的鸣沙中学英语教师、1973级学生刘世德说:“冯老师的情景教学法至今仍然影响着我的英语教学。”他清楚地记得冯老师讲到《海燕》这篇课文时,就让学生扮演海燕,他在一旁踏着风琴配上小调。讲到古文《黔之驴》时,他就在课堂中间穿插表演一些驴、狼的动作,一节课上完,大部分学生能根据形象记忆把课文背下来。

  还有不少学生记得,冯老师一节课从头讲到尾,可以不看讲义,更有意思的是,到了冯老师课讲完的时候,学生们差不多也可以背下来。他上课从不用维持秩序,也不骂学生,下课时大家有什么问题也可以随时去问他。他还花大量的时间指导学生学习课外读物,所以他的教学质量很高。

  “下课铃响的时候,同学们不让我走。”一提起当年课堂上的情形,欣慰的笑容就会洋溢在冯志远的脸上。他还记得在讲闻一多的《最后一次演讲》时,课文中间标有括号,显示当时演讲到那里时有掌声。每当讲到这些地方,班上的同学们也都自发地热烈鼓掌。下了课,同学们围在讲台前不肯离去,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

  “学生把我当成朋友对待,能把我知道的东西都告诉他们也是我最高兴的事情。”冯志远说。偏远西部地区来了冯志远这样的老师,那里的孩子们第一次知道了普希金、高尔基,那些激动人心的诗篇,经他之口朗诵显得更加热情洋溢。

  “我愧对学生,教学生还是教得太少了”

  “那个穿着中山装,深一脚浅一脚走路的老师总是特别显眼,有时还会成为调皮孩子捉弄的对象。”今年50岁的秦鹏笙,1970年到鸣沙中学就读时对冯志远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看不清道路造成的“深一脚浅一脚”,在冯志远到达宁夏不久后就成了他的走路方式,视力的恶化虽然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但西部的条件让视力恶化速度大大加快。

  在1971年以前,鸣沙中学还没有通上电,老师们备课都是点着煤油灯,一个晚上下来鼻孔都熏得黑黑的。冯志远总要在备课上下很大功夫,因为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达到最好的效果。但在这样的灯光下,他需要用放大镜才看得见字。因为视力差,他宿舍的灯光总是亮得很久。经年如此的恶性循环,他的视力每况愈下。

  苏忠深说,冯志远也可以要求到城市里去,但他从没有提过,他把农村的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

  刘世德回忆说,有一次他刚锻炼完身体,满头大汗地跑到冯老师的房间,拿起勺子舀起凉水就要喝。冯老师厉声制止了他,正在他诧异时,老师已给他端出了凉白开。这样的情景留在许多学生的记忆中,当时学校里的水井一晚上才能积一点水,连做饭都不够用。有时要用人力车到外面拉水来,专门供给教师用。冯老师就打上水,自己烧开,用小盆盆小罐罐装着给学生喝。

  刘世德至今还珍藏着一支黑色的钢笔。那是1972年,冯志远把这支“长虹”牌钢笔送给他,勉励他努力学习。这支笔伴随刘世德读完了高中和大学,并激励他在毕业以后回到鸣沙中学当了一名教师。“看见笔,就想起了冯老师。”刘世德说,鸣沙中学的孩子大部分是农村娃,有时连吃饭都是问题,学习上的困难更大,而冯老师给学生买个本本,买根铅笔,是经常的事。

  学校的食堂有老师灶,他却很少去吃,偏喜欢到学生灶打上一大盆饭菜,和几个学生围在一起吃,有时冯志远还没有去食堂,学生们就打了饭菜到他的宿舍去找他了。

  “我和学生的关系特别好,学生们帮我提水打饭扫地做煤饼子。我眼睛不好,学生就每天扶着我去教室,吃饭时学生自己还没有吃就先给我把饭打来了。”一提起这些往事,病床上的冯志远老人有了精神,脸上泛起了红晕。

  1973年,组织安排把冯志远从鸣沙中学调到了黄河对岸的关帝中学。在那里,已逾不惑之年的冯志远以自己的刻苦和努力,延续着学生对他的爱戴。

  “他的学问底子好,知识面宽,讲课有趣,学生都爱听他的课。他教学民主,课堂上学生也可以站起来讲,不是老师的一言堂。”当年与冯志远隔壁居住的同事殷思齐老师说。

  博学,这几乎是接触过冯志远的人们众口一词的评价。现在听人们谈起他时,经常可以听到诸如:“有时我们故意从字典里找些生僻字词也难不倒他。”“学校组织宣传队,他拉二胡伴奏,和学生一起表演,十里八村的百姓都说那个眼睛有问题的老师演的杨白劳真好。”“他的宿舍里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大部分是资料,炕上和书架上都是古汉语方面的资料。”“他能用俄语唱歌。”……40余年,冯志远渐渐老去时,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老师形象却长留在人们心里。

  然而,冯志远自己对此并不满意,他总是想着尽可能多地把知识教给学生。鸣沙中学杨安国老师回忆说,1995年,鸣沙中学老三届毕业生在银川聚会时,冯志远有些内疚地说:“我愧对学生,教学生还是教得太少了。”

  “这一辈子没白活”

  2005年12月11日,长春一家报纸编辑部接到一位名叫冯宝珍的老人打来的电话,说要表扬一下上海的4位学生,他们知道自己的老师卧病在床,就寄来了1万元钱。这位冯宝珍正是冯志远的妹妹。她在无意之间提供的新闻线索让人们发现了一位支边支教40余年,无声无息无欲无求地生活在我们中间的老人。

  72岁的冯宝珍非常认真地保存着冯志远各个时期的照片。发黄的照片中,一个意气风发的青年,慢慢地须发斑白,满脸皱纹。他远离都市,数十年如一日地扎根农村教育,把爱与智慧毫无保留地奉献给西部那片古老而贫瘠的土地……

  关于冯志远支边支教40多年到底教过多少学生,曾经有过异议。有人说他前后教过上万名学生,也有人说那个年代的农村中学没有这么多学生。但人们渐渐地发现,数字已经不再重要。冯志远自到宁夏就一直坚守在宁夏,他教书教到了看不见,干工作干到干不动,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哪怕只教了一个学生,他都是一个了不起的教师。

  1984年的一天,站在讲台上的冯志远感觉眼前黑暗一片,他知道最不幸的一天终于来到,他失明了。在此之前,考虑到他的情况,学校只给他安排了历史、地理这些没有什么作业的副课。在失明之后,冯志远基本上告别了讲台,但他还是不断地争取回到讲台上,偶尔遇到其他老师有特殊情况请假时,他都要求代一两节课,给学生讲历史、地理,那是他在失明的日子里最高兴的时候。

  1990年,60岁的冯志远退休了,彻底告别了讲台,他却坚决“不离开学校,不离开孩子”。为了照顾他的生活,关帝中学把他那间20来平方米的宿舍改造成里外两间,里面给他装上了坐便器。学校还成立了学雷锋小组,专门派出两三个学生轮流住在外间,帮他打饭洗衣。而在冯志远看来,这又给了他一个教书育人的机会。

  今年33岁的孙斌从1988年开始照顾冯老师。他学习不太好,打饭买菜之余,冯老师就给他派了一个任务,让他用硬纸板剪成各个国家的形状,写上首都和国家名称。孙斌把这些地图装在口袋里,随时拿出来记忆。“为了提高我的语文水平,冯老师让我每天读一首诗,然后再一字一句地解释,直到我听懂为止。”1991年,孙斌被评为中宁县十佳青少年。

  “说是我们照顾冯老师,实际上是冯老师在照顾我们。”1992年到1994年负责照顾冯志远的王泽娟和白燕玲说,我们做的最多的事就是给老师念书,念诗,念课本,然后他给我们辅导。他告诉我们学外语要背诵,要讲究发音。有一天,王泽娟发现书桌上放着两套大连外国语学院的英语教材和6盘磁带。后来知道那是冯老师从收音机里听说了这套教材,找人汇款邮购来的。后来王泽娟考上了宁夏大学外语系,毕业后成为一名英语教师。

  1990年,关帝中学准备把冯志远安排到银川的敬老院生活,在那里有专人照顾,条件比学校要好很多。没想到这件事情和冯志远一商量,他却发火了,说什么也不愿意去。他后来跟自己的学生刘天龙说:“我现在虽然不能上课,但还可以辅导学生。让我离开学生,那我在宁夏呆着还有什么意思。”

  刘天龙说,冯老师的一生没做什么大事,他太平凡了,但他从来无怨无悔,待学生比对自己的孩子还好。现在好多同学去看他,他在人家头上一摸就知道是谁。

  2000年6月,由于身体的原因,冯志远不得不离开宁夏,回到了老家吉林。随着他的经历为人所知,社会各界纷纷向他表达敬意和帮助。当有人问他还有什么愿望时,他说:“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再教书。讲课让我愉快,培养孩子让我有成就感,这一辈子没有白活。”(完)

  相关新闻: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