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一位退休工人和他的《左联史》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0日05:10 浙江日报

  再过两个月,中国第一部《左联史》将由光明日报出版社正式出版。这部70余万字的著作,填补了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一个空白。令人感动的是,这部著作不是出自哪所大学或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之手,而是由嘉兴毛纺厂退休工人姚辛所撰。

  今天,记者慕名来到姚辛家。姚辛正在对《左联史》进行最后的校对。这部书稿有90多万字,详尽地介绍了“左联”的活动、人物、刊物、事件、作品及研究,涉及人物近30
0位。在写这部书稿前,姚辛已经出版了一部58万字的《左联词典》和有1000多张图片的《左联画史》两部书,但他最看重的是这部《左联史》,他说,前两部是为这一部打基础的。

  “左联”由鲁迅、瞿秋白、茅盾等著名作家于1930年在上海发起成立,虽然只存在了6年,但它在各文学社团中影响最大,成员最多,作品也最丰富,是中国革命文学的播种者。“左联”盟员有近400人,可在中国文学史上有记载的仅五六十人,许多盟员被长期湮没。

  从小喜欢中国现代文学的姚辛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搜集整理“左联”资料,可是在“文革”中,几十万字的成果被付之一炬。1980年起他又重起炉灶。这时候,活着的“左联”盟员全国仅剩100多人,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姚辛走南闯北,凡是能找到的都一个个登门拜访,与96位“左联”盟员取得了联系,从他们那里获得了许多宝贵的资料。今天,当这部书将要出版的时候,他访问过的盟员大多已去世了。

  姚辛这个从小在保育院长大的孤儿,甚至没有上过一天学,他的文化底子全是靠勤奋自学得来的。而当时健在的“左联”盟员,都是文化名人,有的还担任着重要职务。可是他们都深深地被姚辛的执著精神及他对“左联”深入的了解所打动,热情地接待了这个无名小卒。著名作家聂绀弩和身为全国政协常委的夫人周颖,甚至留他在家里吃住了好几个月,并把他介绍给夏衍、阳翰笙、周而复等其他盟员。夏衍和原上海市老领导夏征农分别为他的两部书作序,夏征农还帮助他解决了《左联画史》10万元的出版费用。

  为了写《左联史》,姚辛跑了无数个图书馆、档案馆、民政局、党史办,查找的资料不计其数。发现一点线索,他都要尽可能地去实地考察了解。有一次,他了解到有一位名叫伍石夫的“左联”盟员,在1939年死于抗日战场。为掌握更多信息,他专门到烈士的家乡四川仁寿县寻访遗迹。可当地文化部门都不知道有这么个人。姚辛几经查访,最后在当地民政部门的烈士花名册上找到了伍石夫的名字,然后又走了几十里的山路,赶到烈士的家乡,为烈士曾经生活过的家拍了照。十几年里,姚辛自费到过沈阳、长春、西安、哈尔滨、昆明、四川、河南等地,光是北京就跑了30多次。

  (下转第六版)

  (上接第一版)

  作为一个工人,姚辛那时每月只有三四十元的工资,去一趟北京,光车票就得25元,每次去都要向朋友借钱。在外地住不起旅馆,就住浴室,有时浴室也舍不得住,就到火车站的候车室去坐一宿,还常常在半夜里被人赶出来。几十年来,姚辛把所有的时间和积蓄全部花在了左联史的研究上,还欠了一屁股的债,至今他的家仍四壁空空,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除了10只装满了现代文学史资料的高矮不齐的书柜,唯一值点钱的是一台14英寸的电视机,就连日常换洗的衣服也没一个衣柜可放,统统被塞在一只只编织袋里。妻子因为忍受不了他的穷困潦倒,婚后8年离他而去。

  别人看来如此难以忍受的生活,姚辛却无怨无悔,从来没有动摇过。现在姚辛成了左联研究的权威人物,上海左联纪念馆开馆时馆长三顾茅庐请他去帮忙整理资料、陈列馆藏,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国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汉学家也时常来向他讨教。他拥有的“财富”独一无二。

  说起今天的收获,姚辛最忘不了的是曾关心和帮助过他的人。他当年所在的毛纺厂,每年都准许他请假两三个月外出查资料,工资照发。他在北图柏林寺分馆查资料时,素不相识的附近居民刘敏学一家留他在家中食宿,分文不取。他出版《左联词典》时遇到资金困难,素昧平生的广东江门市城建局慷慨解囊,赞助他5万元。如今出版这本《左联史》,浙江省社科联出版基金支助他5万元,40多位左联盟友的家属及有关学者也你几百他一千地给他寄来3万多元,使得这本著作终于得以出版。他感慨地说:“没有这些好心人的帮助,我将一事无成。”

  (本报嘉兴4月9日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