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百姓、商家、政府代表座谈菜场建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0日07:45 扬子晚报

  “农贸市场该怎么建”已经过了2个多月的讨论。昨天,本报就此召开了一个小型的座谈会,邀请了农贸市场的主管部门南京市商贸局市场处顾处长,国家级绿色农贸市场东箭道农贸市场、宁工集贸市场、香铺营菜场,以及市绿色市场进香河菜场的有关负责人,还有苏果超市、麦德龙超市、家乐福超市的蔬菜生鲜区有关负责人,另外,还有部分市民参加了座谈会。众位与农贸市场息息相关的人士,就“南京农贸市场该怎么建”展开了热烈讨论。在会上,有关主管部门透露,新街口华侨路一带和明故宫一带的居民有望在家门口敞亮的菜场里
买菜了。

  市民七嘴八舌提意见

  

  “新街口西北角,也就是华侨路一带市民的买菜真是‘老大难’。”华侨路的沈老先生说,买菜对于老百姓来说可不是一件小事情,民以食为天呢。他住在华侨路已经有6年了,可是附近一直都没有一个干净的、管理有序的农贸市场。豆菜桥市场可以说是个“围墙菜场”,是在围墙上搭上了一些棚子,就成了菜场,可不足3米宽的通道只能容一人过,还有些不自觉的市民会把自行车、三轮车也骑进去,使得环境越来越恶劣。即使是晴天,地面上也总是湿乎乎的,让人感觉很不舒服。他说,除了卫生条件不好之外,该农贸市场缺乏管理也是个大问题。因为没有专门的人员管理,遇到小商贩缺斤少两的也只能“忍气吞声”。沈老先生很希望每天去买菜是一种享受,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完全是在受罪。

  沈老先生居住的华侨路,属于老城区,农贸市场的不如意,有多种原因。那住在新城区的居民应该就没有买菜的烦恼了吧。可住在月牙湖附近的张先生说起农贸市场,也是一脸苦闷。他们家从2002年搬到月牙湖的长巷小区后,就“买不到”菜了。当初购买该新城区的房子时,规划里是有菜场的,可由于种种原因,菜场没有办起来。这就苦了这里3万多人了。有些流动菜贩子瞄准了这一带的商机,可市容抓得紧,于是买菜就像打游击战一样,一些菜贩先躲在商店门口,等到5点钟市容工作人员下班后,便一拥而上。张先生认为,这一现象与新小区的规划和整体形象极度不配套。

  市民谢先生是准备投资菜场的,为此他摸遍了大半个南京城的农贸市场。可一圈调研后,他还是下不了决心去投资,因为他觉得农贸市场主管部门的调控力度不够。他希望报纸在舆论上能进行呼吁。

  农贸市场要“一分为二”地看

  

  南京宁工集贸市场的盛丽琴总经理认为,农贸市场的建设应该分新城区和老城区两块来考虑。老城区的农贸市场,是特定环境下的产物,当时实现了从“马路市场”到室内菜场,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存在的问题是在选址方面考虑欠周全。目前不少农贸市场基本上都是由非农贸市场用地改成的,可能是地下室或厂房等改造的,因此它们在上下水、通风、采光等方面不太齐全,属于“残疾儿”。不过这几年,经过一系列的提档升级改造,改善了菜场的环境,引进了绿色食品专卖。

  而在新城区建设农贸市场,千万不能“穿新衣,走老路”,不能延续老城区菜场的“脏乱差”。盛总介绍道,宁工集贸市场在奥体中心对面新开了一家菜场,采用全新的“农加超”模式,4月29日开业,可谓是“奥体第一菜场”。

  另外,怎么来建农贸市场,她觉得要强调一个“设”字。政府要重视,不能采用“洒香水”的形式。说到选址方面,她认为,需要买菜的时候,人人都希望菜场就在家门口,可是不需要买菜的时候,又希望离自己的小区远远的。这就需要政府和规划部门进行协调。此外,她还认为,随着社会日益发展,农贸市场应该配备“前后场”,如停车场。举例来说,宁工集贸市场占地5700平方米,可每天配送蔬菜、肉类的车辆有很多,而且目前很多市民都是开着车来买菜的,停车场的捉襟见肘十分明显。

  其他如东箭道菜场、香铺营菜场和进香河菜场的有关负责人也认为,农贸市场的经营环境正在与超市的距离缩小,它应该既保持传统农贸市场的特色,又引进超市的经营业态,实现“农加超”的模式。

  食品安全是命脉

  

  目前,与农贸市场存在竞争状态的就是超市和大卖场的蔬菜生鲜区。昨天的座谈会上,苏果超市清凉门社区店、麦德龙超市、家乐福超市的有关人士也指出,超市的生鲜柜台越来越受年轻人的青睐。南京家乐福发展部经理倪培斌认为,超市与农贸市场可以互为补充,满足不同消费层次需求,市场有分工分类,都要建设好,但食品安全这一条,目前农贸市场很难达到超市卖场的水平。麦德龙质量经理刘慧介绍,叶菜水果等生鲜商品超市凌晨进货,卖一整天仍然新鲜,因为场内恒温控制使得商品水分不流失,连锁经营加上规模采购使得成本降低,价格往往比农贸市场还便宜。苏果超市清凉门社区店的张经理介绍,从今年的统计数据来看,每天有6000人次光顾生鲜柜台,比去年的3000人次上升了一倍。他强调,农贸市场应注意培养诚信度,与农贸市场相比,超市经营的生鲜商品都有可追溯性,比如肉是哪里供应的,菜是哪个基地的、豆制品是哪家的,遇到任何问题都能层层问责。而在农贸市场,因为经营主体的差异,遇到纠纷最多吵几句嘴,吃亏的还是顾客。

  20多个部门要分工合作

  

  南京市商贸局市场处顾处长指出,南京市农贸市场的管理可以用“前三年后三年”来介绍。1996年到1998年是前三年,政府投入了5个亿,2003年到2005年是后三年,投入了3.5个亿。前三年里,南京的农贸市场从占道经营的马路摊转向“入室进棚”,这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当时全市新建和改造了农贸市场103个。1998年之后,农贸市场的总体环境有了很大地改善,进而转向自由发展。后三年里,完成了70个目标,其中新建了57个农贸市场,新增网点面积达12万平方米。

  他认为,农贸市场的建立不能就事论事,这是一个很庞大的系统问题,布局、选址和市场内部各个部门都要分工合作,算下来可能牵扯20多个部门。实习生 董扬慧 本报记者 施新亚 孔小平

  

百姓、商家、政府代表座谈菜场建设

  农贸市场里经常为老百姓所诟病的就是“占道”现象。图中菜场虽然干净明亮,但菜篮子几乎占了半幅通道。 孔小平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