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失踪四年后 父女终团聚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0日08:37 大众网-齐鲁晚报

  本报4月9日热线消息四年漫长的等待,终于迎来了相聚的一刻。8日晚上,浙江父亲朱荷根不远千里来到济南,终于见到了失踪四年的女儿朱晓晓。

  女儿找到了,他喜极而泣

  为圆朱荷根寻女的心愿,近几天来,本报和浙江《金华日报》、《永康日报》联合
进行了跟踪报道。6日傍晚,本报接到了朱晓晓同学打来的神秘电话,对方称朱晓晓正在淄博出差,她表示将尽快和父亲联系。当晚,记者几经辗转把这个消息传到了浙江。朱荷根的养子吕勇贵接记者电话后,边跑着去找父亲边大声喊着:“阿爸,姐姐找到了!晓晓找到了!”

  四年的煎熬,四年的企盼,终于让朱荷根看到了希望。当晚,朱荷根辗转反侧,不断抽着烟,想起自己把女儿从小学到高中、大学抚养长大的一幕幕,想想就哭。妻子吕月芳被丈夫哭声感染,也跟着哭了起来。

  骑车60里,挨家借路费

  为了早点见到女儿,一辈子连金华都没有走出去的朱荷根,决定来济南走一趟。因为身体不好,妻子吕月芳决定一路照料丈夫来寻女儿。但是由于家穷凑不齐路费,老两口一时又犯了愁。

  儿子吕勇贵知道养父的难处,为圆养父的心愿,他当晚骑上自行车就出去借钱了。直到深夜11点半,他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跑了60多里路,吕勇贵终于从亲戚家借到了1000元路费钱。

  父女相见,一家人团聚

  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车,8日上午,朱荷根夫妇在《金华日报》和《永康日报》记者的陪同下赶到了济南。就在7日晚,记者接到了朱晓晓打来的电话,她告诉记者,她对不起她的父亲;四年了,她知道自己错了,但为什么不回家也有很多说不清的原因。当得知父亲第二天到济南时,朱晓晓表示明晚将尽快赶到济南与父亲团聚。

  入夜了,朱荷根每隔十多分钟,就走到招待所的走廊上呆望,他盼望着女儿的身影早点出现。8日晚9点半,朱晓晓在同学的陪伴下来到父亲住的招待所。没有记者想象中父女相见抱头痛哭的场面,反而是一场争吵。朱荷根狠狠拍着自己干瘪的脸,一声又一声质问:“难道你不认你这个从四岁就拉扯你的父亲了吗?”记者注意到,眼泪悄悄地从朱晓晓的深色眼镜片下滑落,但当她看到继母时,目光却变得如看陌生人般的冷漠。

  当得知父亲要来济南后,朱晓晓嘱托同学当天就租好了房子。她打算让父母在济南住两天再走。在记者和同学的劝说下,朱晓晓对继母吕月芳轻轻喊了声“妈妈”,然后挽起她和父亲朱荷根的手臂,肩并肩地走出了招待所。看到一家人团聚,记者和朱晓晓的同学都轻松地笑了。

  四年了,她为什么不回家

  朱晓晓4岁时,生母就抛下她和父亲离家出走了。几年后,朱荷根带着女儿入赘到吕家。其间朱晓晓与继母有过争吵,她独自一人回到原来的后宅村老宅独自居住。就在女儿考上大学回家过年的那个春节,朱荷根借故与妻子吕月芳吵了一架,然后跑回后宅村,给女儿买了一大块肉,让女儿改善一下伙食,而他自己却一口也舍不得吃。吕月芳说:“因为家里穷,平时都舍不得买肉吃。”

  但从此以后,朱晓晓就再也没有回过家。她告诉记者,与继母之间的矛盾只是她不回家的原因之一。她也知道自己这么长时间不给家里信有些过分,但是因为工作压力太大,冲淡了她回家的念头。开始一直找不到工作,工作后又有诸多不顺心的地方,其实她都想和父亲哭诉。可拿起电话后自己突然又不知道说什么,后来真打电话时,邻居家的电话却始终是无人接听。2005年春节,朱晓晓已经打好行李包准备回家,却又因为工作上的事情再一次耽搁了。


记者 杨传忠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