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施小计女经理吓跑小情人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1日02:09 现代快报 | |||||||||
一名36岁的保险公司女经理,与一名25岁的男下属有染后,分手不成,男下属要她支付25万青春补偿费。 万般无奈之下,女经理找人调查男下属的“弱点”:男下属是个孝子。最后调查人员建议,她假意要与男下属结婚,然后再告诉男下属的父母,其儿子要与一个年纪比他大,而且有孩子的女人结婚。男下属的父母非常生气,大骂儿子是“孽种”。父母命难违,男下
昨天,这名女经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几次感慨:“现在我相信了:婚外情就是毒药!” 丈夫外派安徽了女经理出墙了 36岁的陈某是南京某保险公司的一名业务经理。在别人看来,受过高等教育的陈某不仅做事干练、业务出众,平时更是保养得当、仪态万方。 陈某的丈夫在某合资企业工作,2004年11月被单位外派到了安徽某企业任项目负责人,年仅10岁的儿子被夫妇俩送到了南京郊区一家寄宿小学读书。 2005年4月初,陈某所在的保险公司招聘了一批业务员,身为业务经理的陈某自然要给这些新员工上课。其间,一名来自安徽全椒的25岁男青年李某吸引了陈某的注意。陈某发现,李某虽然衣着朴素,但思想却非常前卫,更重要的是他敢于表达。陈某觉得,李某这样的性格非常适合去当保险业务员,所以对李某格外重视,还带他参加了几个应酬。 2005年6月底的一个周末,陈某在送儿子回学校后,突然接到李某的电话。陈某回忆说:“那天他在电话里的声音非常消沉,我一听还以为他生病了,就问他是不是哪里不舒服,他回答说‘是心里不舒服,太想家了!’我心里想,他小小年纪一个人在南京打拼,的确也不容易,就请他到我家去吃了个晚饭,我还亲自给他烧了一大碗番茄汤。”从那以后,李某经常提出到陈某家里“改善伙食”,成了陈某家的常客。 2005年8月的一个星期三晚上,李某再次在陈某家饱餐了一顿美食后,躺到了陈某的床上…… 丈夫要回南京了她想甩情人了 从那以后,李某便成了陈某家的“编外男主人”,平时工作日的晚上基本都到陈某家过夜,每到双休日他就会很“懂事”地离开,所以陈某的孩子和丈夫一直没有发现。2006年春节时,陈某的丈夫聊天时随口说:“我过完春节,可能就能调回南京了。”这让陈某心里突然“咯噔”了一下。当晚,她就给李某发了条短信:“以后不要到我家来了,我丈夫要调回来了。”但李某却回答说:“那怎么可能!” 长假结束后,李某来南京上班,见到陈某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可舍不得离开你”。当晚,陈某把他约到珠江路一家茶社去,几乎是哀求他,说:“你要懂事,这事如果让我丈夫知道了,可是要出人命的。”李某听罢,看了陈某好一会儿,才低声说:“让我考虑考虑。” 情人不乐意了想要25万补偿费了 第二天下午四时许,李某主动约陈某一起吃晚饭,并将自己的考虑结果告诉了陈某:“我才25岁,在你之前从没接触过任何女人,还是个处男。现在你要分手,那你怎么说也要给我点青春补偿费啊。” 陈某几乎是下意识地问:“多少钱?” 李某答道:“不多,一年补偿我一万,我25岁,你就给25万吧!” 陈某听罢,当时就失态地尖叫道:“那么多钱?你到底想干什么呀?!”李某说:“嫌多你可以不给,那我们就继续这样交往下去!”“我根本拿不出那么多钱,就是有也不敢给啊,谁知道他会不会是个无底洞!”直到这时,陈某才不得不承认,自己“看人看走眼了”。 怎样才能摆脱李某的纠缠,同时又不让丈夫知道这事?那几天,一向开朗的陈某变得愁眉不展,最终想到了调查公司。“如果我能查到他(李某)的短处,那不就可以‘以牙还牙’了吗?”于是,陈某找到南京一家调查公司。 女经理有办法了设计把情人逼走了 接受了陈某的委托后,这家调查公司派出三个女调查员,连续跟踪了李某半个月,发现李某的确没有与其他女性有染,他每到双休日都是回安徽老家,看望已经六十开外的父母双亲。调查人员还听李某老家的邻居说,李某是个孝子,一直对他父母说自己快要结婚了,还说以后一定会接他的父母到南京去过幸福晚年。根据这个情况,几位女调查员给陈某出了个主意:“你可以‘欲擒故纵’,把李某吓回去。” 于是,陈某从今年3月2日起,每天只要一有空就缠着李某,说要与丈夫离婚,然后跟他结婚,并提出要登门拜访李某的父母,“连丑媳妇都能见公婆,更何况我还不丑。” 她这一招,还真把李某给搞懵了,他一时不知道陈某葫芦里究竟装的是什么药,便处处躲着她。 3月21日下午四时许,陈某又谎称是李某的大学同学,打电话给李某的父母,告诉他们:“听说你们的儿子很快要和南京一个比他大十几岁、还有个小孩的女人结婚了。”气得李某的父母当时就给李某打电话,大骂他是“孽种”,让他“如果不处理好这件事,这辈子就不要进家门了”。李某虽然明知这些都是陈某干的,但此时他知道,自己如果不放开陈某,陈某就会缠上他的父母,一向孝顺的他最终选择了离开。 3月28日,李某向单位递交了辞职报告,离开南京回了家乡。在车上,他给陈某发了条短信:“这段经历,你我都应该不会忘记。” 快报记者丁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