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老乡警察”异地管理农民工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1日03:17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 |||||||||
前年8月,应浙江诸暨市之邀,贵州省遵义县先后派出4名警察常驻该市店口镇,负责管理和服务在这里打工的1.4万多名贵州籍农民工。 “老乡管老乡”的这一公安管理模式运行一年多来,“老乡警察”已深得这一万多名农民工的信任,普遍对这种管理模式表示“服气”。
去年12月,公安部领导先后3次批示,要求总结经验,在有条件的地方试点这种新型管理模式。 “老乡警察”化解纠纷 就在前不久,浙江诸暨市店口镇一家快餐店被一群愤怒的贵州农民工团团围住。一些人高喊“把店砸了”,要往里面冲。 引起纠纷的原因,是这家快餐店打出牌子声称每人只需5元钱就“管饱”。当天中午,3名农民工在这里饱餐一顿后,老板觉得不划算,让他们多交一元钱。3名农民工未予理会,放下15元钱后走出店门。老板打电话叫人,追上农民工并进行殴打。随后,挨打者叫来数十人试图“报仇”。 闻听老乡要闹事,店口镇派出所外来人口管理警务组的朱国军和欧阳昌迅立即赶到现场调解。这两名民警来自遵义县公安局,是第二批外派到这里的“老乡警察”。在当地1.4万多名贵州农民工,尤其是其中5000多名遵义农民工眼中,他们威望极高。等两名警察一到,现场气氛顿时缓和了许多。老乡们说,有“老乡警察”在,事情一定会公正处理。很快,农民工相继散去,快餐店老板和3个当事农民工到派出所解决问题。 在调解中,老板当场认错,但3名农民工不愿就这样算了,提出赔偿要求———因为其中一名农民工胳膊被打伤,还弄坏了一部手机:“必须拿一万元钱来。” “赔多赔少,你说了不算,我说了也不算,要法律说才算数。”“老乡警察”的话让3名农民工服气,最后,快餐店老板赔偿了医药费、手机并补偿5天误工费,共计1000元。 就这样,矛盾化解了。“不管大事小事,老乡们都愿意来找我们。”朱国军说。 “老乡”平安功不可没 现任遵义县龙坑镇派出所副所长的黄光芒,是第一批到店口镇的“老乡警察”。“做这个工作,光靠老乡的面子不够,我们要急他们所急,想他们所想,真正为他们办实事。”他说。 在黄光芒到店口镇工作以前,当地农民工中有个“老大”———一个颇有声望的贵州老乡。大家一旦遇到问题,就去找这名“老大”解决。而“老大”往往会纠集一帮人以武力为同乡讨公道,这让当地警方非常头痛。 黄光芒和另一名警察文小林到达店口后,先后走进工厂、村寨,发放《致贵州老乡书》。“老乡们听到贵州话,感情一下子就近了。”黄光芒说。 从此,农民工们有事不再找“老大”,而是直接到派出所找他们。“我们说的,他们都信得过。那段时间,每月平均要发生十几起案件,老乡们都会来向我们报警。”黄光芒说。 在店口,黄光芒和文小林经常骑着自行车到村里和老乡一起吃饭、聊天,帮老乡维权。他们先后处理纠纷200多起,服务农民工60余次,抓获贵州外逃疑犯10多名,提供情报捣毁贵州人“姚老五”等为首的涉黑团伙两个。 据店口派出所统计,从2004年8月至今,“老乡警察”已成功地帮助“老乡们”调解了400多起纠纷,当地刑事案件下降了40%。 “更重要的是,至今没发生一起大的群体性事件。”店口镇党委书记徐国龙兴奋地说,“老乡警察”在农民工和政府之间搭起了一座信任的桥梁。 拟推广“老乡警察”模式 遵义县公安局政治处主任黄安禄表示,“老乡管老乡”的公安管理模式至少有三点明显效果:一是有效地加强了对当地外来人口的管理;二是有效地保护了贵州农民工在外合法权益和为他们提供及时服务;三是借鉴了发达地区的警务管理经验,形成了跨区域的警务合作、联动关系。 去年12月,公安部领导要求总结“老乡警察”经验,试点后推广。今年1月,相关部门专题调研后,认为在外来农民工相对集中的地区,可推行“外警协管外口”新模式。 对此,一些专家也提醒说,“老乡管老乡”虽然有不少正面效果,但也容易导致一些新问题的出现。贵州大学一位教师在接受采访时担心,此种模式,容易强化一个群体的“老乡意识”。而这些,可能不利于文化的交融。 采访时,还有人认为,各地都有公安部门,并且很多地方警力不足,外派警察管理可能导致重复使用警力。 记者了解到,目前遵义、诸暨两地已开始考虑治安之外的合作———把更好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提供给外来人口,例如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