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海搏击真英雄——记奋勇扑救安宁“3·29”森林火灾的参战官兵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1日09:48 云南日报 | |||||||||||||||||||
胜利的喜悦新华社发
火场战斗王祖锐摄
向火场投掷灭火弹新华社发
整理灭火装备
扑灭火灾后睡上一个放心觉 安宁“3·29”森林火灾发生后,参战森警官兵、武警官兵、解放军驻滇部队指战员、公安干警、消防部队、民兵预备役部队6500余人与昆明干部群众奋力扑救。在这场战斗中,部队充分发挥主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对取得扑灭这场森林大火的决定性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广大官兵10天的灭火战斗中,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 父子齐上阵 4月9日,火场前线指挥部里,一名满脸烟尘的武警战士兴奋地跑到森林武警昆明市支队副支队长甘维新跟前,“爸爸!”“儿子!”两人紧紧地拥抱在一起。战士名叫甘铁,去年12月份入伍,是森警昆明支队石林中队的一名新兵。“3·29”火灾发生后,他所在的森警石林中队奉命参加扑救。按规定,中队没有派新兵参加救火。甘铁急了,打电话给他的父亲:“爸爸,让我上火场吧!”甘维新沉默片刻,答应了儿子的请求。 甘铁在火场上很勇敢。3月29日,他随部队上了火场,临走前,他父亲打来电话:“你要注意安全,我们火场上见!”随后,甘铁随部队先后在东瓜箐保卫战、棕树园村攻坚战中参加扑火。直到4月8日,部队完成扑火任务来到前线指挥部时,父子才得以相见。甘铁向父亲汇报说:“在4月5日夜里,我和战友们一块参加扑火,背了一夜的‘水枪’,虽然很苦,但在大火中得到了磨练。”战友们激励他说:“多亏你爸爸给你取了一个钢铁般的名字,你还果真像一块小‘钢铁’”。听到中队长的汇报,甘维新欣慰地笑了。直到此时,大家才知道,甘维新和甘铁原来是上阵父子兵! 巾帼显身手 在西山区团结镇的东瓜箐、小妥吉、大妥吉、石板沟和锁奔多5个扑火现场穿梭着一个美丽的身影,就是西山区金碧街道人民武装部部长和润仙,是此次参加扑火战斗中唯一的女性。 和润仙身材不高,头带迷彩帽,身着迷彩服,英姿飒爽。就是这一个柔弱女子,前后带领178名民兵7天7夜奋战在扑火一线。每天只能休息4个小时左右,工作劳累,她根本忘了自己生活中的不便。“作为武装部长,参加扑火是我义不容辞的职责,我没有把自己当作女性来看待,扑火任务紧急,一上前线什么都忘了。” 在整个采访过程中,和润仙多次说:“苦中有乐!岗位有限,奉献无限。”可是,当提到她读中学的儿子时,坚强的和润仙忍不住眼泪在眼眶中打转。“想、想儿子,真的想回家,太想吃一顿团圆饭了!” 新兵的答卷 与其他部队不同的是,驻滇某部司训大队在参加灭火的官兵中有3000余名新兵。这些新兵刚刚来到部队一个多月,就赶上了灭火实战。在10天10夜的扑火中,他们经受血与火的考验,在这关键时刻,没有一人退缩。 来自祥云的朱永新说,“刚出发,我很激动,可一到火灾现场就激动不起来了。那火好大,烟好大,没有路,我们只能自己用刀砍,手脚被树枝划破了好多处,眼睛被烟薰得直疼,鼻子被呛得出不了气,特别难受。这一切考验着我们,但人民的需要比什么都重要,这是一场战斗,就是拼上命,也不能退缩。”“就在趴下的那一瞬间,背部一阵滚烫,巨大的火球从头上‘呼’的一声窜过。好像电影里面的镜头。”19岁的陕西兵李军讲到这里,情不自禁回忆起扑火时惊心动魄的情景。当时风助火威,大火飞速向战士们扑来,就在这紧急关头,安全员吹响哨子:“快跑”,但我们跑的速度怎么也赶不上风的速度,为了紧急避险,安全员急中生智下命令:“趴下”。 在这群新兵中,记者还听到“一个馒头”的感人故事。4月3日凌晨4时,部队赶到温泉邑尾里箐执行扑火任务,由于山高路险,后勤给养保障不上,到下午4时,只有班长张兴排身上还有一个馒头,“来吧,每人吃一口,补充一下体力。”但是,8名战士没有一个听班长的话,一直互相推让,最后,这一个珍贵的馒头还是没有谁动一口。在大人眼里,这群刚刚离开父母的新兵,还是一群孩子,但通过参加这次实战扑火,我们看到了他们的成长,看到了未来和希望。 英雄团本色 “我是英雄团的兵,这点伤算不了什么。” 刚满18岁,入伍还不到四个月,一脸稚气未脱,这就是来自某英雄团的扑火勇士四川籍新战士龙昱昊。 4月4日18时,某部英雄团接到上级关于向西山区团结镇增援兵力,协助当地政府扑灭山火的命令,并要求立即赶到现场灭火指挥部。在开挖防火道中,龙昱昊人虽小但力气大,表现异常勇猛,防火道在脚下快速的延伸。衣服被刮烂,撕开了口子,浑然不觉;手上磨起了血泡,带上手套继续干。在经过一段比较陡峭的地段时,由于精力集中,没注意到一截手腕粗的树枝落下,头部被击中出血,他用手一抹继续坚持战斗,离他不远处的班长都未发现他受了伤。 “战地尖刀”是官兵们亲切称呼三连连长姚茂兵的美誉。4月5日下午14时25分,姚茂兵背着一桶25公斤的水桶正向海拔2560米的状元山山顶前行,经过一处弯道时,侧后方350米的地方一缕烟尘引起了他的高度警觉,他迅速放下水桶和战友奔向火点。凭经验判断可能会有较多的暗火点,他果断组织人员用树枝刨开腐蚀层,果然发现了地下的大片暗火。他们立即组织扑灭,消除了一处较大火患。这位曾代表全军参加“爱尔纳·突击”国际侦察兵比武竞赛中成绩突出、多次立功受奖的英雄,在扑灭“3·29”安宁森林大火中再度显现英雄本色,带领全连出色完成了扑火任务,再立战功。 火线联勤兵 驻滇某部管线大队是这次灭火战斗中唯一一支解决后勤保障的联勤部队。森林火灾发生不久,部队就做好了随时投入战斗的准备。4日11时50分,部队接到命令,火速赶到西山区团结镇妥吉村,参加扑火战斗。14时40分,部队的120名官兵赶到了集结地,接受了指挥部下达的保障森警总队直属队和森警昆明支队灭火用水的任务。当晚,兵分两路,一路由大队政委邹晓波带队,连夜向锁奔多火场开进;另一路由大队长庄国云带队奔赴麻炭高。 25公斤一桶水,就是在平地搬运起来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更何况是在深山密林里。特别是在锁奔多和麻炭高一带,林茂树密、山高坡陡,人走路都困难,没办法,官兵们只好手脚并用“爬着走”,战士们运水往返一趟最少也要1个小时。就这样,在接下来的两天多时间里,每人每天单兵负重行程约15公里,为火场搬运了50多吨灭火用水和1000多发灭火弹,给兄弟部队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6日下午,锁奔多、麻炭高和大妥吉的明火扑灭后,指挥部命令管线大队守线,严防暗火复燃。为此,部队把责任区分为四片,责任到人,形成一个网格化的管理,每个区域都进行拉网式清查。部队还总结出在责任区内的重点部位有序摆放扑火工具等灭火方法,被指挥部作为经验推广。在清理暗火中,战士们发现,不少有烟地方,反复浇水,还会有烟。为确保清理干净,战士们付出艰辛,硬是把有可能复燃的树根从土里刨了出来。 消防出击快 在麻炭高山顶上,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旗杆下一辆红色的消防指挥车密切地注视着四围群山,一旦发现火警,消防官兵们准是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4月8日凌晨4时许,石板沟再次发生明火,昆明公安消防官兵快速出击,副支队长王梁波率60名官兵抢先来到火场,在解放军驻滇某部管线大队的配合下,经过7小时的艰苦奋战,将明火彻底扑灭。 一贯以城市建筑消防为己任的昆明市公安消防支队,在这次森林火灾扑救中,主动请求参战,先后承担起保护村庄、运送灭火弹、清理余火、围剿暗火、守护隔离带、看守火场7大任务。运送灭火剂是一项相当艰苦的事情,不像在城市那样方便。昆明消防支队承担了云南森警总队大理支队、思茅支队和保山支队400名官兵运送灭火弹的任务。他们每人每天要肩扛一箱20多公斤的灭火弹,人均在山里转一天要跑近百里路,从山上到山下,从这个山头搬到另一个山头,最终才能送到各个灭火点。很多官兵肩扛肿了,脚跑破了,脸上、脖子上被树枝和藤刺刮破了,但他们硬是凭着平时练就的过硬本领和顽强的作风将一批又一批灭火弹送上山去,为扑灭火灾创造了较好条件。 4月3日,由于风向突变,火场风力增大,多次发生跑跳火现象,跳火距离最远达1000余米,大火先后冲破3道防线,向第4道防线逼近。此时,位于第5道防线的团结镇小乐居村受到严重威胁,在这紧要关头,撤离已经来不及,为了确保小乐居村27户110名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消防支队临危受命严防死守小乐居村。他们立即调集50名官兵、7辆水罐消防车、20台手抬机动泵、30支多功能水枪,拦住小乐居村箐沟取水,占据有利地形设置20个水枪阵地,此时,昆明消防指挥学校也前来增援,小乐居村在来不及撤离的情况下安全度过危险期。4月6日,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杨崇勇在接见消防支队总指挥洪利川支队长时称赞他们:“消防部队反应迅速,执行任务坚决,完成任务出色。” 将军与士兵 在开挖隔离带和清理余火的战场上,武警云南总队总队长王佐明少将、政委于建伟少将率领1500名武警战士,自接到命令后,在火场上与官兵吃住一块,连续奋战六个昼夜被传为佳话。 由于机械设备严重不足,王佐明、于建伟两位将军身先士卒,带着战士们在锁奔多的大山脊上,硬是靠着两只手和一把砍刀,开辟出了一条10多公里长的防火隔离带。特别是在组织开挖第三道防火线时,发现部队开挖的地段离火线太近,火头来势较猛,就主动向防火指挥部建议集中力量进行重点突破。政委于建伟还多次深夜前往一线看望慰问官兵,及时摸清官兵思想脉搏,对个别官兵执行任务多次受挫产生厌战心理和急躁情绪等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两位将军的表率作用,极大地鼓舞了官兵的士气。在六天六夜的奋战中,部队始终保持着高昂的士气和斗志。在开挖隔离带和清理余火任务中,战士们有的手打起了血泡,有的脚被尖树桩扎破,有的脸上烫出了伤痕,但没有一人喊一声苦,叫一声累。虽然白天面对炽热的太阳、黑夜置身在寒冷的火场上,大家都毫无怨言。 第三支队七中队一级士官岩空恩在扑火现场连续作战34个小时,因疲劳过度晕倒在地,醒来后他不顾身体虚弱,又投入了战斗。玉溪支队一中队战士郑威参战前患了重感冒,中队安排他在宿营地休息待命。但他几次向中队支部请战,带病冲在了扑火最前沿。支队一大队副大队长何山,妻子只有几天就要临产了,接到命令后,他义无反顾地加入到灭火队伍行列。临行前妻子只提了一个要求,让他每天给家打个电话或发条短信,可到了火灾现场,何副大队长一连几天都顾不上打电话问候一下临产的妻子。支队三级士官周绍金,3日晚上开了整整一夜车,按规定第二天驾驶员可以休息,可他却悄悄拿起了灭火工具和战友们一起上了山。他说,自己即将退伍,多参加一次扑火,算是给自己退伍留个纪念。一中队新兵李洋,由于连日劳累,不慎得了感冒,领导和战友们劝他回去休息,可他说什么也不肯休息,硬是咬牙坚持着和战友们一起干。 在两位将军的指挥下,经过连续六个昼夜奋战,参战的武警云南总队的官兵,共开辟、拓宽了约25公里长的防火隔离带、清理火场约16平方公里,协助地方安全转移群众660人,运送各类灭火物资器材20吨。参战官兵无一人伤亡,也未出现非战斗减员。 民兵也是“兵” 4月10日,来自富民县的民兵马鸣、段红启等一批民兵说起在山里扑火、坚守火场的日子,他们只说:“累极了,困极了,但为了自己的‘家园’,值得!” 安宁“3·29”特大森林火灾发生后,接受云南省军区的指示,昆明警备区民兵应急分队、预备役部队共960多人,立即开赴火场投入扑火及后勤保障工作。5日,安宁大火跳过防火隔离带蔓延到西山区境内的状元山,情况万分危急。富民县民兵接到指挥部命令后,凌晨1点紧急赶往火场,尚未到达指定火场,就发现一处大火正向山下的“705所”逼近,报告指挥部后,随即投入扑火战斗。他们用拖把、水枪与火魔搏斗,马鸣、段红启等不畏艰险,冲到灭火第一线,阻止火势的蔓延,直到凌晨5点才将大火扑灭。由于自我保障能力差,坚守火场的5天5夜,民兵们没有帐篷、没有大衣,又不能生火,天当被地当床,风餐露宿,但没有一个人喊苦,没有一个人离开,指挥部评价他们不是军人胜似军人。 在崎岖陡峭的后勤保障线上,民兵队伍担当主力,背水、送饭、运送扑火物资,每人负重25公斤,一天往返几十公里山路,累、难以想象的累,但他们没有让战斗在扑火一线的官兵挨饿受渴,被誉为“累不垮的运输线”。 4月10日,扑火大军已经撤离,但民兵的战斗还在继续。3000多民兵接防火场,消失在茫茫林海,继续清理火场、护卫绿色。 刘云 张锐 周杰 李竞立 孙伟 余红(云南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