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国新办主任蔡武建议中国澳大利亚媒体加强交流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1日10:24 中国日报网站
国新办主任蔡武建议中国澳大利亚媒体加强交流

  4月11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蔡武在悉尼举行的中澳媒体论坛上发表题为“共同开拓中澳媒体交流的新局面”的主旨演讲致辞。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环球在线消息: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蔡武率中国媒体代表团一行正对澳大利亚进行友好访问。4月11日,蔡武在悉尼举行的中澳媒体论坛上发表题为“共同开拓中澳媒体交流的新局面”的主旨演讲致辞。

  蔡武说,中国的发展需要得到澳大利亚媒体的关注。中国人民希望澳大利亚媒体能深刻了解中国关于建设和谐社会、推动建立和谐世界的主张,积极向澳大利亚人介绍这些信息
,帮助澳大利亚朋友了解一个和平、稳定、繁荣、负责任的中国。

  他说,中澳国家关系在过去这些年内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发展和成果。刚刚结束的温家宝总理对澳大利亚的访问,使双边关系达到了新的高度,也开启了两国友谊合作的新阶段。现在是中澳关系的最好时期,也是中澳媒体合作的有利时机。中国的传媒发展需要学习和借鉴包括澳大利亚在内的世界同行的有益经验,特别是传媒业的先进管理经验和经营理念。

  为进一步开展中澳媒体交流合作,蔡武建议中澳媒体应该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交流对话。他说, 中澳两国社会制度不同,这是两国人民根据各自国家的具体情况做出的选择,也是两国不同历史发展进程的结果。中澳两国媒体应使两国在政治上相互尊重、求同存异、扩大共识,使之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

  他还建议,中澳媒体为推动两国经贸合作、实现两国共同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中澳两国媒体要关注中澳两国经济的互补性和依存性。中国市场广阔,劳动力资源丰富,社会政治稳定,发展势头良好,为包括澳大利亚在内的各国经济的发展提供越来越多的商机和动力。澳大利亚资源丰富,科技发达,经济繁荣。中澳两国媒体都有责任对这些给予全面、客观、准确的报道,发挥媒体传播、交流、沟通的作用,为全面推动中澳两国经贸领域合作的扩大和深化,开创中澳经贸合作的新局面提供良好的信息服务。

  蔡武说,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担负着向世界说明中国、让世界更加准确地了解中国的任务。积极而广泛地开展与各国政府和新闻媒体的交流与合作是国务院新闻办的一项重要工作。

  他说,中澳媒体应该成为传播两国文化的纽带和传播友谊的使者。文化交流历来是中澳两国人民增进了解、加深友谊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中澳媒体为积极传播两国文明,加深两国人民的交流与交往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近年来,中澳文化交流频繁,澳大利亚在中国上海举办了“文化周”,中国文化艺术也走进了悉尼歌剧院。2006年初拉开序幕、现在正在进行的“中国文化澳洲行”系列文化活动给更多的澳大利亚民众创造了体验中国、感受中国的机会。同时,两国的民间文化交流也越来越频繁。

  以下为蔡武主任的演讲全文:

  共同开拓中澳媒体交流的新局面

  ——在中澳媒体论坛上的致辞

  (2006年4月1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 蔡 武

  尊敬的肯普部长、尊敬的麦克·约翰逊议员以及来自澳大利亚各重要媒体的领导人,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早上好!

  这次论坛以探讨中澳媒体的交流与合作为主题,这充分体现了中澳两国媒体对双方合作发展前景的关注,也表达了中澳两国媒体为发展两国关系发挥积极作用的良好愿望。我相信论坛必将为加深中澳两国媒体和商界的交流合作发挥积极的作用。

  六年前,澳大利亚成功举办了悉尼奥运会。悉尼奥运会之所以成为当时世界关注的焦点,我想,澳大利亚的媒体和世界各国的媒体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两年后,在我的祖国首都北京也将举办奥运会,我们当然希望使之也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正是为了这样一个目的,我和中国新闻媒体的一些重量级人物来到这里,参加这次论坛。因为我们需要向澳大利亚的同行学习,如何做奥运会的传播奥林匹克精神,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繁荣是我们两国人民、两国新闻界的共同追求。

  随着

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传媒业在过去的二十几年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据初步统计,目前中国出版报纸1900多种,期刊9400多种,通讯社2家,出版社500多家,电台280多家,电视台300多家,互联网用户已超过1.2亿,网站总数近100万个。中国的外文媒体也有了很大发展,初步形成了以CCTV-9、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日报》、中国外文局、中国网、人民网、新华网为主体的比较完整的外文传媒体系,正以多语种多媒体实现全球覆盖。当然,中国的传媒业也面临挑战。与世界同行相比,中国媒体在世界市场所占的发行销售份额较低,在资本实力、管理体制、经营理念及人才素质上还有不小的差距。

  中澳关系在过去这些年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发展和成果。刚刚结束的我国总理温家宝对贵国的访问,既是我们双边关系所达到高度的又一例证,也开启了两国友谊合作的新阶段。现在是中澳关系的最好时期,也是中澳媒体合作的有利时机。近年来,中澳之间的信息交流量也在不断增长。我们相信,信息的双向流动有助于加深中澳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为两国关系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社会基础和民众支持。中国政府重视信息传播,重视促进中国媒体与包括澳大利亚传媒在内的国际传媒界的合作,希望中国媒体在向包括澳大利亚在内的国际社会提供及时、全面和客观的中国信息时,积极开展与包括澳大利亚媒体在内的世界各国媒体的合作。

  中国的发展和未来走向需要得到澳大利亚媒体的关注。我们希望通过澳大利亚媒体的报道,促使澳大利亚人民能深刻了解中国关于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推动建立一个持久和平和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主张,积极向澳大利亚人介绍这些信息,帮助澳大利亚朋友了解一个和平、稳定、繁荣、负责任的中国。中国的传媒发展也希望学习和借鉴包括澳大利亚在内的世界同行的有益经验。我们希望学习澳大利亚和世界传媒业同行的先进管理经验、经营理念,进一步推动中澳两国信息的交流,加强与各国媒体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进世界传媒业在

信息化时代的健康发展。

  为此,我就进一步开展中澳两国媒体的交流合作,提出如下建议:

  中澳媒体应该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交流对话。中澳两国历史文化传统不同,社会制度与价值观念也存在差异,这是两国人民根据各自国家的具体情况作出的选择,也是两国不同历史发展进程的结果。这些差异的存在不应该羞为彼此交流与合作的障碍,恰恰相反,正由于存在这些差异,更彰显出加强彼此交流与合作的必要。中澳两国媒体应使两国在政治上相互尊重、求同存异、扩大共识,使之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

  中澳媒体应该为推动两国经贸合作,实现两国共同发展作出贡献。中澳两国媒体要关注中澳两国经济的互补性和依存性。中国市场广阔,劳动力资源丰富,社会政治稳定,发展势头良好,为包括澳大利亚在内的各国经济的发展提供越来越多的商机和动力。澳大利亚资源丰富,科技发达,经济繁荣。中澳两国媒体都有责任对这些给予全面、客观、准确的报道,发挥媒体传播、交流、沟通的作用,为全面推动中澳两国经贸领域合作的扩大和深化,开创中澳经贸合作的新局面提供良好的信息服务。

  中澳媒体应该成为传播两国文化的纽带和传播友谊的使者。文化交流历来是中澳两国人民增进了解、加深友谊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中澳媒体为积极传播两国文明,加深两国人民的交流与交往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近年来,中澳文化交流频繁,澳大利亚在中国上海举办了“文化周”,中国文化艺术也走进了悉尼歌剧院。2006年初拉开序幕、现在正在进行的“中国文化澳洲行”系列文化活动给更多的澳大利亚民众创造了体验中国、感受中国的机会。同时,两国的民间文化交流也越来越频繁。这些都大大增进了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加深了两国关系的社会基础,促进了两国关系的全面发展。作为连结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桥梁和纽带,中澳两国媒体应该继续发挥更大的作用。中澳两国媒体应该加强彼此间自由而轻松、平等而友善地交流,努力寻求共同点,成为中澳两国间沟通的桥梁。

  两国媒体高层和企业界要积极发挥协调的作用,调动和整合中澳两国的媒体资源,突出各自优势,加大合作力度,丰富合作内涵,拓宽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方式,提高合作的质量和水平。两国媒体间要全面开展平等互利合作。我要特别提到的是希望两国青年一代媒体工作者要加强交流合作,以增进中澳两国青年的友好感情,以使中澳两国的友谊、交流、合作长期、持续、稳定的发展。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担负着向世界说明中国、让世界更加准确地了解中国的任务。积极而广泛地开展与各国政府和新闻媒体的交流与合作是我们的一项重要工作。这些年来,我们与包括澳大利亚在内的国际传媒集团,各个国家的主流媒体、传媒机构建立了相对稳定的沟通、交流渠道,推动了中国媒体与各国媒体在不同层次上的合作,促进了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了解和互信。我们重视澳大利亚媒体在向澳大利亚人民介绍中国时所发挥的积极而独特的作用。我们希望加强与澳大利亚新闻机构和媒体集团的沟通与联系,并愿意为澳大利亚媒体同中国媒体的交流合作提供支持和帮助,也祝愿澳大利亚媒体在中国的发展能越来越好,特别是在2008年奥运会的合作中取得更多的成就。让我们通过各自的努力,共同开拓中澳媒体交流与合作的新局面!

  谢谢大家。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