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不花钱照样节能 能源合同管理叩开南京节能之门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1日11:18 龙虎网

  【龙虎网报道】企业不花1分钱,每年就能节省电费数十万乃至上百万元——这不是天方夜谭,而是一种基于市场化运作、由节能公司承担风险的节能新机制——能源合同管理,即由专业节能公司掏腰包,为企业节能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包括节能技术和设备更新换代,并从节电效益中获取回报的机制。

  能源合同管理,正在我市叩开节能之门。

  天上掉“馅饼”,每年增收80万元

  江苏银宝集团是南京可续能源技术服务公司的第一个客户。去年8月是银宝实施能源合同管理的第9个月,银宝按时把每月节约的7.3万元电费,汇到了南京可续能源公司账户上。此后,这笔款子银宝集团便尽收囊中,“一个月7.3万元,一年就是80多万元”,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银宝集团技改办相关负责人说。银宝过去年耗电约4000万千瓦时,需付电费2400万元。2004年9月,银宝与南京可续能源公司达成“节能服务合同方案”:由可续能源公司出资,提供项目设计、设备选型购买、安装调试、维修保养等一揽子服务,确保每月节约电费7.3万元。可续能源公司从节电效益中获取回报,持续9个月,收回投资及获益65万元。“这些节能设备的使用寿命约10年,这意味着我们不用掏1分钱,就可净赚后面9年多的节电费用。”这位负责人乐呵呵地算了一笔账。

  据悉,不仅是企业热衷于“能源合同管理”,市政部门也相中这块“馅饼”。江宁区路灯管理所与六合区环保节能有限公司于去年签订合同,为东山镇、科学园和开发区路灯三个片区“度身定做”节能方案,合同回报期为5年。据江宁区城建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仅东山镇一片,一个月就可节电1.9万元。

  合同节能,南京急起直追

  据介绍,“能源合同管理”是“舶来品”。1997年,财政部与世界银行和全球环境基金(GEF)共同实施了“世行/GEF中国节能促进项目”。北京、辽宁和山东成立了3个“能源合同管理”示范点,已用“能源合同管理”方式实施了300多个节能项目。

  尽管我市引进“能源合同管理”姗姗来迟,但目前正急起直追。据悉,我市一些钢铁、冶金等耗能大户,正与相关节能公司洽谈,竞相上马“能源合同管理”。市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透露,“能源合同管理”是一种全新的节能机制,潜力很大,如果全面推广,将使我市节能工作上一个新台阶。据悉,上海市经委初步打算利用1000万元贴息来支持能源合同管理项目,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与此同时,一种与能源合同管理相类似的系统——能源科学管理系统最近也已在我市试水。去年8月,南京浦镇车辆厂投资200万元,市经委提供技改扶持资金100万元,引进了该系统。

  浦镇车辆厂动力车间主任颜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说,这套系统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减少损耗,即对全厂电力网进行实时监控,以提高供电质量和电网运营效能。二是节约成本,准确了解大用电设备的用电量,将其调整到“谷时电价”时使用。从目前使用情况看,节电效果在5%—10%。据悉,该厂一个月耗电约200万千瓦时,即使按节电5%计算,两年就可收回投资。“不仅如此,这个能源管理系统也为企业进一步节能提供了技术平台”,颜俊说。其实,颜俊所说的“进一步节能”,也就是以“能源合同管理”进行全面改造。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